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战国长城-〉齐长城
齐长城示意图


[ 返回首页 ]


齐长城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莱章遗址
  莱章遗址是指莱芜市和济南章丘市境内的齐长城遗址。
  莱芜境内有两条齐长城:主线由蒿滩东山入境,先后沿与章丘、博山交界线前行,至双堆山南崖出境,长56390米;复线从青石关西侧的梯子山,至东侧的炮台顶,长4350米。合计60740米,历经200座山头,其中有遗址者46885米,占总长度的77%。总长度约合60公里。
  章丘境内城址,从泰安郊区、历城、章丘交界处的四界首入境,先后沿与泰安郊区、莱芜交界线前行,至霹雳尖山出境,长60040米,历经192座山头,其中有遗址者49825米,占总长度的83%。
  泰山东侧的齐鲁要道关口是两国交战的必经之路,两市境内的齐长城更显重要,多交战争均于此出出进进,最著名的长勺之战、夹谷之会、艾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
  莱芜、章丘段齐长遗址自西而东主要有长城岭遗址、天门关遗址、疙瘩岭遗址、北门关遗址、锦阳关遗址、北栾宫山遗址、九顶山遗址、瓦岗寨遗址、青石关遗址。

长城岭址
  章丘城址从四界首山入境后,沿与泰安郊区交界线前行,穿越长城岭,至蒿滩东山,全长6700米。其间,岳滋与双腰子村之间的长城岭上有古建筑遗址及残碑;蒿滩之北的长城岭上有连续不断的较完整的双面墙体,长610米,宽1米,高1.5米~2米。
  齐长城从蒿滩东山沿莱芜与章丘交界线向东南,经芭麻峪北山、三平山,至鸡爪东山脚有断断续续的遗址,长4625米;左经大射垛,右经芭麻峪村。其中,芭麻峪东山有规整墙体,长410米,宽4.7米,高2.5米。
  三平山海拔924米,三峰突起,巍峨峻拔,山脊最窄处1米~1.5米,只有手脚并用方能通过。其上残留三五块叠起的条石,又有就势开凿的石壁墙、雉堞等,高1.5米左右,虽已苔迹斑斑,但仍可见人工劈削之痕。
  鸡爪顶海拔896米,更是奇伟险峻。其巅怪岩遍布,远望似罩,又名鸡罩山。传说古时附近有个金鸡窝,每天金鸡引颈报晓,一个贪心的人欲夜盗,金鸡怒啄其目后即飞来此"罩"中匿藏,并吞掉穴居于西侧槽栏大沟内的蝎子精,为民除害,因此,至今沟内与对面山坡上均无蝎子。

天门关址
  从鸡爪顶东山脚向东,左经南麦腰,右经后关、独路村,至天门关东790高地有整齐的墙体,长1825米,高2米~3米。
  天门关,又称后关,位于章丘垛庄乡麦腰村与莱芜大槐树乡独路村的边界上。关设在东西两座海拔八九百米山峰中间山口处,地位险要。
  关门为石发碹,门洞高3米,宽4米,进深5米,关门上方有80厘米×40厘米的"天门关"石刻扁额。关墙与西侧鸡爪顶、东侧陈草洼山的城墙相连。现在天门关西侧尚有五十多米长石砌城墙,残高2米~3米。关南首自然村名"后关",属独路行政村。此处原有唯一南北相通的羊肠小道,故村名"独路"。1960年左右,为国防工程修路时关被拆除,现为泰安至章丘公路所经。

疙瘩岭址
  从790高地向北,经羊肉锅山至北山脚无遗址,长2350米。自此向北再转东,经疙瘩岭、安子山、大铜顶、小铜顶,至阎王鼻子山连接出现整齐高大的墙体,长8520米。
  其中,疙瘩岭至安子山一带有墙体,长2000米,宽4米,高3米~3.5米;胡家庄北大顶子山有城堡,东西长28米,东端南北宽15米,西端宽8米,墙高1.3米;望米台北大铜顶有城堡,面积达6000平方米,双重残墙,内有石屋、水井等;大铜顶一带有墙体,长850米,宽6米,高3.7米。
  从红哨子西山到胡家庄北山一带,山脊较平阔,沙土层较厚,城址底部为夯土层,宽约3米~5米,其上垒石;或在右沿用薄层灰岩砌筑单面墙,再在右侧填沙土夯实;或取沙土筑基,然后在右侧用石护坡而成。

北门关址
  铜顶山与阎王鼻子之间的山口处为北门关,也叫鬼门关,是齐鲁要道之一。
  北门关位于章丘垛庄乡与莱芜鹿野乡的边界上。关西有铜顶,关东有阎王鼻子,两山之间山口处即为北门关遗址。
  关门为石发碹,门洞高2.5米,宽3米,进深5米,关顶有平台,台上有城墙和垛口。
关东150米阎王鼻子山坡城墙上有一便门,虽不完整,但遗址清楚,门宽5.5米,两侧石墙残高2米。阎王鼻子山下是鹿野乡毛家林村,便门内阎王鼻子山陡坡上是人工凿成的曲折的一脚盘山道,道旁石崖上尚有两处石碑座槽,可惜碑已无处寻找。据称,当年北门关不常开,城墙内外人们往来多经过这道阎王鼻子下的鬼门关,由于爬越艰难,有的甚至拽着毛驴尾巴向上攀登。
  北门关东北4500米处又有一座便门。便门西800米是海拔603.2米的曹曹峪顶,东520米有胡多萝寨,城门就坐落在两山之间山垭处,门宽3米,进深5米,门两侧城墙残高2米。山垭北是章丘下秋林村,山垭南为莱芜胡多萝村,之间现有便道来往。

锦阳关址
  锦阳关,位于上游乡娘娘庙村北,又名通齐关,是齐鲁南北要道上的重要关隘。
  锦阳关位于文祖镇三槐树村与上游镇娘娘庙村之间的章丘、莱芜边界上。
  锦阳关也叫通齐关,是齐长城上三大重要关隘之一。原为石发碹拱形门,高6米,门洞宽4米,进深8米。门上方在长2米、宽50厘米的青石上阳刻40厘米×35厘米的"锦阳关"三个大字。关上平台四周筑有垛口,平台上有关帝庙,内彩塑数尊。两扇关门为铁箍木制,用直径15厘米门杠横锁。
  锦阳关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寨,故在周围的险峻山峰或制高点上修筑城堡、烽燧,居高临下,扼其咽喉。其西南及西北方有三座古城堡,耸然壮美。自西而东,当跨越俏丽的四指山、胡多萝寨,即可看到抬头山城堡:筑于勺形峰巅,寨墙沿崖而建,宽1米~2米,高2米~5米;辟东西寨门,均有双重城墙加护;东门宽1.5米,墙厚1.3米,西南门在勺把把端;城内东西长70米,南北宽38米,较平坦的勺把长30米,内有多处房屋遗址。
莱芜齐长城遗址,墙身和垛口系清代重修 [成大林摄影]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为抵御"★寇"入侵,将锦阳关一带齐长城重新加修,现在关西至大厂村北山一段有756米城墙较完整,高5米~6米,垛口、瞭望孔都较完整。关东2200米城墙保存也较好,残高2.5米。
  锦阳关于1938年日寇侵华时毁于战火,关址现为莱芜至章丘公路占用,路边有章丘县立"齐长城"标志碑。
  关之东700米处的山头上有烽火台遗址,俗称烟火台。山头周围有环墙遗址,东至鲁地村北,有保存较好的锦阳关东便门,为齐鲁百姓往来而设。门为石砌拱形,高2.8米,内宽2米,进深3.3米。便门两侧有城址,长1150米,西侧高1.2米,宽2米~4米;东侧高2.5米~4.2米,外墙宽0.8米,内设站台,总宽度为4.2米~6米。关之西北,章丘境内的十字岭西山有团城式城堡,内径55米,外墙高5.2米,内墙高3米,宽2.5米,站台高1米左右,台阶清晰可见;城门向东南,隐于城墙交错的拐尺门之内,高1.6米,宽1米,进深2.1米;拐尺门向南,高3.1米,宽1.3米,墙厚1米。
  远望之不见其门,极为隐蔽。其城堡之西北千余米处的半岛状石灰岩险崮上也有城堡:前崖宽18米;后崖赫然突起,南北长50米,东西宽25米~30米,沿崖边筑墙,宽2米,高4米~6米;城内依墙建石屋;城无门,仅在面南的高墙上设两上瞭望孔,可观察长城内山坡上的动向;山膀上有石屋及烽燧遗址。

北栾宫山
  从道士帽南山脚向北,经磨池崖至秋水峪顶无遗址,长1700米;又向北转东,经东田广至南北栾宫新村北山有遗址,长1150米,其中有双面墙体者450米,宽5.1米,高1米~2米;又东北至北栾宫西山无遗址,长1200米;又北转东,经牛排顶至上龙子路口及朱公泉南山路口有遗址,长3150米,其中有500米的墙体;又东北,左经朱公泉,右经龙子村,至九顶山无遗址,长900米。
  北栾宫北山顶有圆形城堡及便门遗址等。

九顶山址
  从九顶山向东南,经马头崖、考池崖、西尖山、北寨山,至莱芜称北顶子、章丘叫南顶子西坡有遗址,长10310米;其间,马头崖西北有1330米的墙体;考池崖下有双面墙体,外侧拐弯处附加半截墙体,长150米,宽4米,高3米;北寨山至北顶子有1100米的墙体,宽4米,高2米左右。
  九顶山海拔834米,上有城堡,仅存几间圆形石屋,内径1.8米~2米,高1.6米;西尖山上有烽燧,内径15米×4米,墙高1.5米~2.5米,宽0.7米,上设6个瞭望孔,孔径0.28米×0.20米,北寨山上有面向黄石关口的马蹄形城堡遗址。
  黄石关为峡谷口,被沙河及章丘与莱芜的普(集)雪(野)公路所占两百多米,今唯山溪潺潺流和隆起的"孟姜女坟"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霹雳尖山,海拔836米,自此向东南沿与博山的交界线经摩去山至双堆山南崖有遗址,长3050米,左经夹山村、龙堂,右经卧铺、逯家岭。莱芜境主线城址至此结束。
  从顶子西坡向东北,经顶子、瓦岗寨、王大安山,至两市与博山交界的霹雳尖山无遗址,长3540米,左经白秋,右经法山。章丘境内城址至此结束。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