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贺兰县、银川市、永宁县、青铜峡市辖长城

  贺兰、银川、永宁、青铜峡两市两县之地,为八百里银川平原之主要地段,享有“塞上江南”的盛名,两县两市依次南北相毗邻,都是引黄灌区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久经干燥剥蚀,十分险峻的贺兰山脉,巍然耸立于贺、银、永、青两市两县之西,是一道极难逾越的天然屏障。长城在这两市两县西境,时尔盘桓于贺兰山崇山峻岭之间;时尔蜿蜒于由贺兰山山洪积物淤积而成的山前平原之上。
  银川,为明长城九镇中宁夏镇总兵所驻地。元朝时,银川为宁夏府路,同甘肃行省。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府。五年府废。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七月置卫。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四月罢。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五月复置。”1宁夏卫领灵州、兴武、韦州、平虏等四个守御千户所。
  贺兰县、永宁县、青铜峡市,明时无行政及军事建制,其地属于宁夏卫辖。
  长城由平罗县大水口向南,沿山入贺兰县。在贺兰县,因贺兰山势险峻,故依山为险,仅在插旗沟口、贺兰口、苏峪口、白寺口等沟口通道处,设几段石砌障墙,以堵往来。今多坍塌成堆状,有些已无迹可寻。
  在贺兰口、苏峡口、白寺口,均有摩崖石刻。
  由贺兰口村,向西北进贺兰沟仅数十米,在沟谷两侧的山崖上,各嵌有摩崖刻记一方。北侧的刻面高约一米,宽零点八九米,竖刻题记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钦差大臣巡视贺兰山边防时所刻;南侧的刻面高零点六五米,宽零点五米,上距地表一点一四米,为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五月重修贺兰口时所刻。
  苏峪口内原有摩崖石刻,在修苏峪口至宁夏自治区磷肥厂的公路时开石所毁。
  白寺口的摩崖石刻较为独特。由白寺口村进沟行约五华里,在沟谷内有一块高宽各两米的大石横于路旁,其石面上刻有一首律诗。因风化字不可辨,仅诗后署:“大明进士侯廷囗题。”
  白寺口,山口北的台地上,有东西对峙的两座正八边形砖砌西夏古塔,两塔间距不足百米,塔为密檐式,高十三层。
  长城过白寺口继续依山为险向南进入银川市郊区,又经小水渠口、马蜂口、黄旗口、小口子、大口子、黄莲口、春树口等地,沿山至永宁县境的三关口。长城在银川境内的沿山各沟谷通道,筑有简单的石墙,多圮毁,少数地方残存遗址。银川境内诸口,如大、小水渠口,马蜂口,春树口等仅是沟口,而不是长城关口之意。
  宁夏永宁县与内蒙阿拉善左旗交界处的贺兰山三关口,古称赤木口,是贺兰山上最著名的关口。三关口位于贺兰山中部,东北距银川约八十华里,今有银巴公路由三关口通过。三关口自古便是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到三关口才平缓下来,关口处地势开阔可容百马。据史载,入贺兰山“谿径可驰入者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易”。
  《嘉靖宁夏新志》载:赤木口关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于五月初二日,会委游击将军傅钟、架梁都司吕仲良领军修理”。2赤水口,从东向西设有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头道关为主关,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口向南蜿蜒不断。关口建筑设施荡然无存,关口北的城墙仅残存,关口南的城墙保存较好。过头道关顺路向西约五华里为二道关,今仅存关口南侧山头上的一座土筑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五华里后成为两壁相夹的一线天,十分险要。过此后为第三道关,在修银巴公路时,把此关的最后一些遗迹毁掉了。
  过三关口向南,夯土城墙保存的较为完整,墙存高六至八米,基宽六米,顶宽三点五米,有几处尚残存有土筑女墙,约高半米左右。
  由三关口经高石墩至永宁县和青铜峡市交界处的磨石口,除个别小段有石砌墙外,全为夯土筑墙。城墙基本在山的东侧坡地或山脚下,连绵不断,只是有些地段残圮稍重。
  磨石口,向西是磨石沟。沟口前,长城里侧有两座土筑墩台。过磨石沟后,沿沟设有数道障墙,以堵沟谷通道。
  长城过磨石口继续向南,出永宁县界而入青铜峡市境。青铜峡市所辖长城的大体走径为:沿宁夏、内蒙交界线继续向南经红井子、北岔口、钻洞子、小口子,然后抵海拔一百五十七点九米的大柳木高山东侧。过大柳木高山,长城继续向南经红涯、井沟、四眼井至芦沟湖。长城由芦沟湖向南约五华里,折向正西至芨芨沟止。青铜峡市所辖长城长约一百五十华里。
  由磨石口向南至北岔口段长城,自然保存较好。这段长城建筑坚固,形式亦较为独特。城墙距地面一米五以下部位为石砌基础部分,上部为黄土夯筑。有几处保存完好的地段,有土筑女墙残存。这段城墙保存好的地方高约八至十米。由北岔口北侧的营子山起,为加强关口的防御能力,主体城墙砌为双道,并且于沟口谷道上砌有数道障墙。
  北岔口东约二十华里,有一座早已废弃的古城堡。此堡为黄土夯筑,约二百米见方。墙有残圮,仍存高有五至七米。城开东门,今已毁成豁口。城内荒芜,地面散布有大量的明代砖瓦碎块。
  长城由北岔口继续向南,至大柳木高山东侧,其间地势较为开阔,在长城内,距墙百余米,有与城墙平行的一位壕堑。此堑几乎淤平,仅基址可辨。此堑为宁夏镇修边防西关门时所置。《嘉靖宁夏新志》载:“西关门者,北自赤木口南抵大坝堡八十余里。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佥事齐之鸾建议,于总制、尚书王琼奏,役屯丁万人,费内帑力金,而为之堑者。此堑“踰六旬而成之。成未月余,风扬沙塞,数日悉平。仍责令杨显、平羌、邵岗,玉泉四堡,时加挑浚。然随挑随淤,人不堪其困苦。巡抚都御史杨志学奏弃之。”3大柳木高山北侧有一沟谷,今人称“大口子”。
  长城过大柳木高山,继续沿山东坡而筑,向南至井沟。夯土城墙继续残存,山险部位未筑墙。井沟口是这段边墙通内蒙的主要隘口,现有由青铜峡至内蒙阿拉善左旗的土路由口穿过,关口遗址尚残存。由井沟口继续向南,多数地方利用山势,在山梁上或山东坡筑有夯土墩台。今墩台虽圮坍,尚残存,较为醒目。由四眼井至芨芨沟段夯土长城多在沙地,土墙圮塌严重,几为黄沙所埋。这段长城之间,东距长城约十七华里有广武营城。
  广武营,据《嘉靖宁夏新志》载:“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巡抚、都御史金濂,以其地当西路适中,平衍无据,兵欠联络,始奏筑城。摘中护卫并右屯卫官军居之,以都指挥守备。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改守备为协同,分守西路。又调西安、宁羌、凤翔等卫所官军轮班备御。城周回二里。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协同陈连拓之为三里。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巡抚都御史王珣又拓之为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四丈。南门一,上有楼。”今广武营城,已在修建青铜峡水库时,淹没于水库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史·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2,第1012页。
  2.《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卷1,第93页。
  3.《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卷3,第236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