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长城文献资料库[ 登录 ]/[ 注册 ]  

 
长城文献资料库

[使用说明]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全文。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

RSS 1.0
RSS 2.0

[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历史年表
·长城法律公文库
·长城景区数据库
·长城专家库
·长城视频数据库
·小站图书室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小站首页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学科 地域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

图书信息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经济上的互补与非平衡需求》

作  者:贺卫光
     贺卫光(1963 —) , 男, 甘肃肃南人, 西北民族学院副研究员, 法学博士, 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
出  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 卷第1期
发表时间:2003-01-01
分 类 号:F 063.6
文  摘:
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间关系的基础是经济上的互补性, 这种互补性关系的形成是由不同文化所分
布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而不同生态环境下生计方式的差异又决定着互补关系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历史上游牧民族与
农耕民族间在经济上互补关系的主要内容有朝贡贸易、互市贸易以及战争这种非正常的互补形式。但是, 在经济互补
关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 双方在产品需求方面是一种“非平衡需求”关系, 而这种关系又往往成为互补关系中各种矛
盾的诱因。

参考链接:
  · http://www.chinagreatwall.org/detail/news_detail.jsp?info_id ...
关 键 词:古代中国; 游牧民族; 农耕民族; 互补关系; 非平衡需求
正  文:
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类型大体上呈现出两大主要类型,即西北部的游牧文化和东南部的农耕文化。与此现象相互对应的一个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是周边民族与中原的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即频繁的军事冲突、统一、分裂、交 ……
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

简单注册后,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参与我们的交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P80。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P90。
[3]田广金《桃红巴拉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4]齐思和《少数民族对于中国文化的伟大贡献》--《历史教学》1953年第7期。
[5]《史记》第111《骠骑列传》。
[6]《史记》第110《匈奴列传》。
[7]《隋书》卷54《突厥传》。
[8]《旧唐书·回纥传》
[9]《新唐书·吐谷浑传》。
[10]《资治通鉴》卷195贞观十三年三月。
[11]《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12]《史记》卷110《匈奴传》。
[13]《李卫公文集》卷14《请市蕃马状》。
[14]《宋史》卷167《职官志》。
[15](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7《蜀运茶马利害》。
[16]参见贾大泉《宋代四川经济述论》第87页,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17]谈修《滴露漫录》。
[18]陈一石《清代川茶的发展及其与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载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第30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19]《清朝文献通考》卷30《征榷考》。
[20]《汉书》卷24《食货志》。

[ 返回 ]
 评论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