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长城文献资料库[ 登录 ]/[ 注册 ]  

 
长城文献资料库

[使用说明]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全文。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

RSS 1.0
RSS 2.0

[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历史年表
·长城法律公文库
·长城景区数据库
·长城专家库
·长城视频数据库
·小站图书室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小站首页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学科 地域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

图书信息

《两关杂考——瓜沙谈往之二》

作  者:向达
出  处:
发表时间:1944-00-00关 键 词:玉门关 阳关
正  文:
    一、叙言
  汉武帝通西域,于是列四郡据两关。两关者《汉书•传》所谓“东则接汉,阨以玉门、阳关”是也。据《汉书•地理志》,敦煌龙勒县有玉门、阳关,皆治以都尉,其地俱在今甘肃敦煌县 ……
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

简单注册后,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参与我们的交流!

参考文献:
① 斯坦因所著有Serindia 及Innermost Asia诸书。关于斯氏所获汉晋简牍之考释,法国沙畹著有L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一书,我国罗叔言及王静安先生据以作《流沙附简考释》,俱可参看。
② 敦煌石室本《寿昌县地境》卷末题云,“晋天福十一年乙巳岁六月九日州学博十翟上寿昌张县令《地境》一本”。原本今藏敦煌某氏。《地境》全文具见《记敦煌石室出晋天福十年写本(寿昌县地境>》一文,原刊于三十三年十二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之《图书季刊》新第五卷第四期。见本文集第四二九页至第四四二页。(本书第四二一至四二三页。一一校者注)
③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括地志》原作:“沙州西南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六里。”然同《传》正义又引《括地志》云:“沙州龙勒山在县南百六十五里,玉门关在县西北百一十八里。”不应两歧。孙星衍因谓前引之寿昌县西六里之玉门关当是阳关之误。其说甚是,兹从之。
④ 巴黎藏又一石室本残《沙州图经》,不见各家著录。友人王君重民始九见此卷,残破殊甚。本文所引俱据王君所寄照片。
⑤ 参看M.A.Stein,Innermost Asia vol Ⅲ后附地图,及同书附地图三十五、三十八、三十九诸幅。
⑥ 王静安先生《流沙坠简•序》曰:“近秀水陶氏《辛卯侍行记》记汉玉门、阳关道路,谓自敦煌西北行百六十里之大方盘城为汉玉门关故地。又谓其西七十里有地名西湖。有边墙遗址及烽墩数十所。斯氏亦于此发见关城二所,一在东经九十四度以西之小盐湖,一在东经九十三度三十分,相距二十余分,与大方盘城及西湖相去七十里之说相近。然则当九十四度稍西者殆即陶《记》之大方盘城,当九十三度三十分者殆即陶氏所谓西湖耶?沙畹博士疑九十四度稍西之废址为太初以前之玉门关,而在其西者乃其后徙处。余谓太初以前玉门关当在酒泉郡玉门县。如在东经九十四度、北纬四十度间,则仍在敦煌西北,与《史记•大宛传)文不合.……当九十四度稍西之废址实为太初以后之玉门关,而当九十三度三十分者,当为玉门以西之他障塞”云云。案汉玉门关故址在今小方盘城。大方盘城,斯坦因据其所得石室本《敦煌录》,谓古名河仓城。石室本《沙州都督府图经》及残《沙州地志》俱有河仓城之名,其距沙州道里,《寰宇记》及石室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作二百四十二里,巴黎藏石室本残《沙州地志》作二百四十里,石室本《敦煌录》作二百三十里。今自敦煌西北行七十里硷泉子,四十里人头疙瘩,五十里大方盐,共一百六十里,与《辛卯侍行记》所记同。又一道自敦煌九十里至小塘,七十里至人头疙瑶,五十里至大方盘。同二百一十里,唐代沙州城在今敦煌城东南约十五里之佛爷庙,故取又一道至大方盘约为二百二十余里,与唐宋故书记载相近。是亦可为大方盘即河仓城之一证也。
⑦ 关于河西四郡建置先后诸家考证之说,可参看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卷一。
⑧ 《流沙坠简•序》。
⑨ 冥洋《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见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页二一四至二二0。
⑩ 参看《辛卯侍行记》卷五。
[11]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柳沟全册》中《古迹》记苦峪城东半里有故刹遗址,断碑没草莱中,《志》唐朝断碑条云:“在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之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因首尾残缺,仅存中段,文义不能联贯。而总系大中时复河湟,张义潮归唐授爵,大兴屯垦,水利疏通,荷锸如云,百亿京坻称功颂德等语。其一面字体流入五代宋初,文意与前大略相仿,似颂曹义金之语。夫张、曹二公本治沙州,而瓜州亦其兼统。此处总系瓜州地方,但当日此处地名,碑文缺落无考。”乾隆初常钧著《敦煌杂抄》卷下苦峪城条亦著录苦峪城断碑。文字与《肃州新志》同,当同出于采访册。《西域水道记》卷三及此,则又承《肃州新志》之旧。唯张义潮于大中初收复瓜沙以及伊州,咸通二年收复凉州,咸通八年即归觐长安。十余年间戎马驰驱,曾未少息,诸书亦未有言义潮在瓜州境内兴复水利大事屯垦者。则苦峪城断碑不一定为颂扬义潮功德之作也。案《旧唐书》卷一百三《张守外传》(《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三《张守珪传》文略同)云:“(开元)十五年吐蕃寇陷瓜州,王君■死,河西恟惧。以守珪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领馀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下。城中人相顾失色,虽相率登陴,略无守御之意。守珪曰: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珪纵兵击败之。于是修复廨宇,收合流亡,皆复旧业。守珪以战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仍以瓜州为都督府,以守珪为部督。瓜州地多沙碛,不宜稼穡,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尽为贼所毁,既地少林木,难为修葺。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州人刻石以纪其事。”张守珪在瓜州兴复水利重整屯垦之举,与苦峪城断碑所纪颇相仿佛,则此残碑者或即史书所纪之州人纪事之刻石耳。故疑世称为锁阳城之苦峪城即唐代之瓜州故址也。
[12] 《岑嘉州诗集》卷二《玉门关盖将军歌》有云:“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百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且欢娱。”唐时玉门关屯兵五千人,其规模可想而知矣。盖将军为盖庭伦非盖嘉运,说见《清华学报》第八卷第二期闻一多先生《岑嘉州系年考证》肃宗至德元载四十二岁条。
[13] 斯坦因考奘师自瓜州至伊吾行程,具见其所著Serindia,vol Ⅲ PP.1097、1099、1142、1147。案唐释道宣《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第四记自唐至印度凡有东道、中道、北道之别。其东道取鄯州入吐蕃以至北印尼婆罗国。中道则“从鄯州东川行百余里,又北出六百余里至凉州。……从凉州西而少北四百七十里至甘州。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千(一本作十,疑俱有误)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又西减四百里至瓜州。又(一本无又字)西南入碛三百余里至沙州。又西南入碛七百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娄兰地,亦名鄯善”。此所谓中道,约略相当于汉以来之南道。唯自肃州至玉门关,自玉门关至瓜州道里,揆之诸书无一相合者,传讹致误,亦无从校正也。“其北道入印度者,从京师西北行三千三百余里至瓜州。又西北三百余里至莫贺延碛口。又西北八百余里出碛至柔远县。又西南百六十里至伊州。”清乾隆时常钧著《敦煌随笔》卷上哈密条记自嘉峪关以外取道哈密凡有三途,其第三道由安西之白墩子、小红柳园、大泉经马莲井子、博罗砖井、白石头、镜儿泉、北苦水、塔尔纳沁、黄芦冈,以达于哈密。计程八百一十里。夏君作铭谓道宣所云之北道与常钧书之第三道约略相当,由马莲井子至塔尔纳沁,然后西南至哈密。《辛卯侍行记》谓唐柔远即今之沁城(塔尔纳沁),两者所记正相符合。道宣北道较之奘师行程似乎稍北云云。夏君之言甚是。道宣所记盖即六朝以来之伊吾路也。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二有《西域僧锁喃嚷结传》,谓锁喃嚷结自高昌东行三千里过沙河至五烽,烽各有王云云。其所云略似《慈恩传》,而错乱不可究诘,述玉门关,且迳取《慈恩传》语。疑此是李氏故弄狡狯,虚构此僧,复刺取故书以相渲染。小说家言,不可据为典要也。
[14] 关于建安十五、六年陇右羌、氐之乱,可参看《三国志•魏志》卷三十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延康初酒泉、张掖之乱可参看《魏志》卷二文帝延康元年五月条,又卷十八《阎温传》。戊己校尉之置在黄初三年,见《魏志》卷一二,又卷十八《阎温传》附《张恭传》。
[15] 石室本《敦煌录》全文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
[16] 案乐生为何如人,不可考。魏书》卷七《高祖纪》记有延兴三年“七月乙亥蠕蠕寇敦煌,镇将乐洛生击破之,事具《蠕蠕传》”之文。然今本《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并无延兴三年七月敦煌镇将乐洛生破蠕蠕事,致乐洛生事迹遂无可考。《魏书》之乐洛生与石碣上之乐生是否一人?所谓泰始,究为晋武帝年号,抑系向朝宋明帝之年号?如为晋武帝,则与北魏高祖孝文皇帝相去二百年,石碣上之乐生与为敦煌镇将之乐洛生自属二人。如为宋明帝,则乐生或即乐洛生。唯以北魏之镇将而又遥奉南朝之正朔,此亦事之不可解者也。又碣作泰始十一年二月廿七日甲辰,泰始十一年如为晋武帝年号,是为咸宁元年,据《二十史朔闰表》是年二月丁亥朔,二十七日癸丑。如为宋明帝年号,十一年乃后废帝元徽三年,二月丙申朔,二十七日壬戌。两都不合。岂以边陲与中原阻隔,历日遂有参差耶?
[17] 《魏书》卷九十九《张骏传》:“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十一郡为凉州,以长子重华为刺史。金兴、晋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城、汉中八郡为河州,以其宁戎校尉张瓘刺史。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以西胡校尉杨宣为刺史。”
[18] 《晋书》卷百二十二(载记》二十二《吕光载记》:“坚闻光平西域,以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又曰:“光以子覆为使持节镇西将军都督王门已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高昌。”
[19] 王静安先生《流沙坠简•序》云:“至前凉时西域长史之官始见于史。而《魏书•张骏传》则又称为西域都护。《传》言骏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为沙州,以西胡校尉杨宣为刺史。案张骏时西域有长史无都护,都护二字必长史之误,或以其职掌相同而互称之。斯氏于此地所得一简云:今遣大侯究犁与牛诣营下受试。称长史所居为营下。又斯氏于尼稚北古城所得木简有西域长史营写鸿胪书语,此又《魏书• 张骏传》之三营其一当为西域长史之证也。此三营者戊己校尉屯高昌,玉门大护军屯玉门,而西域长史则屯海头,以成鼎足之势。则自魏晋讫凉,海头为西域重地,盖不待言。”静安先生《序》认为张骏时玉门关尚在敦煌西北,于其东徙不置一辞。夏君作铭云:“《晋书•凉武昭王传》云:隆安四年暠遣宋繇东伐凉兴,并击五门以西诸城,皆下之。遂屯玉门、阳关,广田积谷,为东伐之资。似玉门关时已东移。玉门与阳关并列,当为关名无疑。汉时之玉门关在沙碛中,不能广行屯田。其时暠初僭号,未得酒泉,凉兴郡乃段业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而成。似玉门在晋昌宜禾县之东酒泉二西、或即在唐时之瓜州境内欤?其所指之玉门,乃在敦煌之东,不独就其文句在东伐之下可证,且若指伐西域而言,则‘玉门以西诸城’一语范围过泛。又下文暠自述功业谓前遣母弟繇董率云骑,东殄不庭,军之所至,莫不宾下。未提及有西征之举,亦可为旁证。疑此时以前玉门关便已东移,但敦煌西北之玉门关仍保存其旧名,关废名存,诸书记载,因生混淆耳。”夏君之言如此,因并著之。

[ 返回 ]
 评论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