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回声,我的长城--寻找长城抗战老战士
老普 于2005-04-08 16:54:21发表于长城小站 (1)活动方式,此文内容仅为初稿,在长城小站内部发表,请给网友鼎力提出修改和建议;
(2)除了已经确定长城学会和中国摄影合作支持外,此文主要方式目的寻找抗战老战士,还必需与公众媒体合作,已经接触过的北京青年报和解放军报都很感兴趣,但都是意向,没有最后确认。所以一方面继续与两报联系,也欢迎另外媒体联系合作,总之以纪念抗战,宣传长城为大。
(3)在网上查了一下,纪念60周年活动声势很大,国务院将在8月在京招开纪念大会,其他都是部委,省市当局,电视台等。比较而言,我们由“纯网民”起头,人力,时间,财力都最弱势。题材是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吧。
(4)以下只是活动第一篇文字的例子,供内部讨论,因为预想涉及到媒体合作问题,所以请暂时不要转贴到其他网站。
以下正文草稿
抗战回声,我的长城--寻找长城抗战老战士之一《挺进敌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象一条巨龙,气势磅礴,奔向远方。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体系,各民族通商交往的记录,更是近代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英勇不屈,民族独立的见证。
抗日战争中,1933年的榆关(山海关),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抗战,1937年8月南口战役,9月的平型关大捷,1939年八路军击毙日寇所谓“名将之花”阿布规秀的黄土岭战斗,1940年百团大战涞灵战役等著名战役,战斗都发生在长城沿线。在这些战役战斗中,以沙飞,雷晔为代表的我国早期的军事摄影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拍摄了一批珍贵的长城抗战照片,用各种角度把古老雄伟的长城和抗日将士拍摄在一起,给后人留下中国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真实记录。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寻找这些长城抗战历史照片上的老战士,老八路。希望老战士,老八路和他们的战友,老战士的亲友后人看到照片后能和我们联系,讲述当年抗战的经历,激励后人。我们将把活动内容整理,向老战士老八路赠送大幅老照片(取得照片作者版权同意),并且在今年适当时候,邀请老战士,老八路(或他们的亲属)重返老照片拍摄地点,当年抗战杀敌的战场,回顾往事,缅怀战友。
本次活动得到摄影家沙飞的女儿王雁女士的大力支持。
长城抗战历史照片之一《挺进敌后》(1937年10月,115师骑兵营向晋东北古长城隘口挺进)
长城抗战历史照片之二《沙原铁骑》(1937年10月,向冀西挺进的八路军骑兵营)
长城抗战历史照片《挺进敌后》,“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沙飞的又一力作。照片上我八路军威武的骑兵部队,列队穿行于太行峻岭中一条河谷,奔赴抗战杀敌战场,两侧是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敌楼。
在《人民战争必胜--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摄影集》中说明:1937年平型关大捷
后,八路军骑兵部队越过内长城,向华北敌后挺进。
八路军115师骑兵营及其1937年9至10月作战
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时,在陇东战役中歼敌骑兵一部,由此在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之侦察连基础上,扩编为骑兵营,后扩编为骑兵第2团。1937年8月国共合作,改编为一一五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政委蔡顺礼,直属师部。
1937年9月下旬,八路军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决定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灭由灵丘向平型关犯的日军,配合国民党军内长城的防掏作战。师部率主力于当夜进至乎型关以东冉庄、东长城村地城,并令独立团、骑兵营插到灵丘与涞之间和灵丘与广灵之间,截断交通线,阻敌增援。关于平行关战前骑兵营阻敌作战,当时任副营长的李钟奇将军回忆说:
1937年9月中旬,115师进抵河北灵丘县境,准备给进犯平型关的日寇□垣第五师团以歼灭性打击,为了打好出师来的第一仗,在灵丘县上寨召开了全师干部动员大会,与会同志一致决心打好平型关这一仗,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以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9月23日下午3点,我骑兵营奉命,伸向唐县一带,并于24日8时前夺取河北省唐县长城关口倒马关,牵制和打击敌人的增援,以保障平型关方向的作战。当时我骑兵营住山西五台山县东营村,距倒马关120华里山路,路途是单骑山区羊肠小路,为争取时间,我营分成3路急行军在崎岖羊肠小道上,指战员以坚强的毅力和决心,终于24日早7点前赶到倒马关。这时日寇□垣师团一个班已占领长城碉堡。我命令一个排兵力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力争速夺碉堡。此时,日寇100余人由长城北坡向倒马关爬进,我又以一个连的兵力,集中火力猛烈向敌人开火。经30分钟反复冲杀,敌人大部被歼,残敌向来涞源方向撤退。我胜利夺取了倒马关,保障了平型关主战场的战斗。此次战斗我骑兵营歼敌7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数十件,我军伤亡十余人。”
平型关战后,日军第5师师长板垣征四郎急令其在蔚县、涞源的部队速向平型关增援,又被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阻击于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并在灵丘以东腰站毙伤其300余人。
1937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聂荣臻率115师独立团、骑兵营等部约2000人在五台山创建了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构成晋察冀军区根据地的主力骨干部队。独立团相继攻克紫荆关及灵丘、蔚县二城,骑兵营由山西东北进入河北西部,奔袭曲阳县城,歼灭大部守敌,残敌向定县、新乐逃窜。骑兵营收复曲阳县后,缴获大量给养,并于当日打退定县之敌的反扑。至10月29日,骑兵营等又连克平山、唐县、完县等县城,并伏击平汉铁路沿线的清风店车站,严重地威胁敌平汉铁路北段的交通。
1939年骑兵营与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合并,改为骑兵团,团长刘云彪,政委蔡顺礼。1941年团长刘云彪病逝,团长由李钟奇继任。1942年7月,第二次精兵简政,该团由骑兵改为步兵。仍保持骑兵团番号,团长为唐子安。1944年编入机动旅到延安。
骑兵团(营)抗日将领:
团(营)长刘云彪 (1912~1942), 福建长汀人。1930年初参加红军。同年6月,任红1军团第1师第3团班长。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红1军团某团侦察排排长。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1军团第1师侦察连连长,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骑兵侦察连连长、骑兵团团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1937年2月,被选派到抗日军政大学第1期学习。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115师骑兵营营长(即由红1军团骑兵团改编),率部参加了平型关大战。1940年初,骑兵营扩编为晋察冀军区骑兵团,任团长。1941年因肺病入医院。1942年4月12日于河北完县病逝。刘云彪逝世后,晋察冀军区特颁发第六号通令,指出“在抗战接近反攻的今天,刘云彪同志的不幸逝世,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损失,特通令全区部队学习刘云彪同志,无限忠于党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地投入战斗,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当地党组织、抗日政权及人民群众,为了怀念刘云彪同志,建立了“云彪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云彪支队”,以鼓舞人民,打击敌人。
政委蔡顺礼(1913- ),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连指导员,中央保卫营政委,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骑兵营、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除奸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旅政委,纵队副政委,65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武装保卫局局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副政委,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钟奇(1913-2003)辽宁省建平县人,1936年率东北军所部加入红军队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副营长、营长、纵队参谋长、团长、大队长。1949年后任军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综评:《挺进敌后》和《沙原铁骑》照片中的骑兵部队为八路军115师骑兵营。根据李钟奇将军回忆,1937年秋季,骑兵营有两次由晋东北向冀西运动作战。一次是9月平型关战斗前,骑兵营从山西五台山县东营村出发奔袭河北唐县倒马关;还有一次是10月由山西东北进入河北西部,奔袭曲阳县城。不但军事指挥员回忆与照片说明“向冀西挺进的八路军骑兵营”一致,而且“分成3路急行军”的细节描述也与照片吻合。
原骑兵营政委蔡顺礼老将军看到《挺进敌后》曾经凝视良久,深情地说“这是我们的部队”--他的战友,抗日将士,从太行深处走来,滚滚洪流,跃马扬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本贴最后一次由
老普修改于
2005-04-08 20:51:43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5-04-09 00:39:43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