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基于工作任务的分段点击下面的连接进入您感兴趣的地点,认领任务 北京·平谷 北京·密云 北京·怀柔 北京·昌平? 北京·延庆? 河北·怀来? 北京·门头沟 我先写个粗线条的分段(大家来细化) 门头沟: 黄草梁(七座楼),沿河城) 延庆: 镇边城、长峪城(有没有?)、陈家堡、石峡、石峡关(已坍塌—)、东沟、八达岭、八达岭水关、居庸关、石佛寺、小张家口、西红山、王仲营、柳沟、二司、三司、四司、柏木井、后坑、金鸡梁、黄石碴、上花楼、下花楼、四海、椴木沟 怀柔: 水泉沟、龙泉峪、西水峪、石湖峪、撞道口、黄花城、铁矿峪、大榛峪、北京结、九眼楼、箭扣、幕田峪、莲花池、神堂峪、河防口、北斗峰、青龙峡、小水峪、牛盆峪 密云: 五座楼、石城镇、黑龙潭、西弯子、黄峪口、西白莲峪、朱家峪、番字牌、白马关、西沟林场、古北口、金山岭、司马台、大角峪、黑关、墙子路、鹿皮关 平谷: 四座楼、罗家沟、东长峪、黄松峪、东涝洼、将军关、水厂乡、黄崖关 本帖由 吴桐 于2004-03-18 13:16:03发表 1985年北京地区长城遥感调查 《北京地区航空遥感调查》,《文物》1987.7 有当时调查项目的主要结论 文章末尾列举了项目的具体成果,一共三种地图,其中有1:5万地形图和遥感图 北京地区长城如何界定? 是否可以考虑把今怀来县南部长城(建国前属于昌平县,明代属于蓟镇)列入考察范围之内? 1985年遥感调查包括这段 本帖由 alun 于2004-03-18 12:45:41发表 命名规则一点拙见 去的地方多了,有时只是随着当地老乡的叫法称呼某段长城,如‘北沟’、‘东沟’、‘正北楼=南大楼’,这样很不科学,让不知情的人听了如在雾里。 是否可以按长城的走向编排,我认为北京境内的长城虽然曲折,但大体是由东向西的,能否由东向西排序,如平谷1号楼——平谷×号楼;接密云1号楼——密云×号楼;尔后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 在标明楼号的同时,标注经纬度(有难度)、海拔、走向、结构规模,山下的村落、附近的古建,当地老乡、旅游区对此段长城、敌楼的习惯性叫法,及长城或敌楼自有的编号(如:沿字×号台)。 省分界线地段的长城(如金山岭)先就北京,后及外地。 当地老乡如有不同的叫法,按先尊历史后顾开发、先关内后关外的原则,如先‘正北楼’后‘南大楼’。 有些地段的受地形所限,只能由西向东走(如十八蹬),注意楼号的准确衔接。 北京结向北的外长城,可以加编‘外’字,如‘怀柔——外×号’。 密云墙子路一带好象也有一个三岔结,可以加编‘支’字,如‘密云——支×号’ 以上仅为个人对北京境内明长城的统计排序看法,不知妥否,有待共议。 本帖由 老墙迷 于2004-03-18 02:50:12发表 我的理解 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这样编排可能给人感觉过于枯燥。现在我看的《图说秦皇岛长城》就有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有历史,所以每个楼子可能都有一个故事,如上面的刻字、特殊的形状、所在的位置、围绕它发生过的事情....如以此命名清晰明确,并明显的和别的楼子有所区别。 同时如果活动搞大了,可否采用类似希望小学的方式,某个单位、团体或者个人捐资集中修建或直接命名一段长城和敌楼,让他们有归属感,同时刺激了他们的热情。 而编号可以同时保留便于对号查找比较。 看来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近了。 本帖由 弘一 于2004-03-18 09:59:29发表 |
||
本页只有一篇留言.
[显示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