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长城边故事之一:黄花坪的大爷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经过一天半的行走,终于抵达黄花坪。
北望大漠苍茫无际,天地之间是一排排永远旋转的大风车。这是我们近两天视野中的一个顽强的目标。新修的一条水泥公路,一直向前不知延伸到什么地方。
黄花坪处于坝头。所谓坝头,是华北平原与内蒙高原的分界。只是高原在这里转为平原时显得有些仓促,陡然的落差,形成一道天然的坝。于是人们把高原那边叫坝上,原下为坝下。这道坝基本沿北纬45度东西走向,长城自张家口方向向北至黄花坪后沿坝向西。走在长城上,放眼两边,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中原与大漠。
根据专家资料,这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发现有汉、燕、赵、北魏、唐、明等朝代长城的遗迹。然而痕迹最明显的不是历代的长城,而是与长城有着同等作用的战壕和防御攻势。在行走之前长城研究会的马自新秘书长,告诉我要关注一下这里的长城。
我和伙伴雪姨、张洪放弃水泥路而选择了另一条线路。这是我目测的到大风车的直线,经过秋收的庄稼地,时而和南侧的长城照面。长期徒步的朋友都知道,走在水泥路上一件更辛苦的事,越是平坦的路面越加大脚着地磨擦的面积,会很快起泡。另外,水泥路一般宽于羊肠小路,所以在视觉中相同的长度,在实际中会成倍增加。长期走下去会因视觉疲劳产生厌烦情绪。另几位朋友为了平坦,大多还选择了现代的水泥路。
高原秋天的气氛正浓,到处可以见到在田地里秋收的人们。我们的这条路线,也让我们走进农田的腹地,直接接触和面对劳作的人们。
我们一路不断地向秋收的村民打听路程,同时也和他们聊一些收成和家庭经济状况。细心的张洪认真地做着笔记。同时,我也不失时机地拍下一组组乡土味极浓的秋收照片。只是遗憾的是,我们不一是群游山玩水的人,为了目标,我们更象急行军。因此,我来不及记住一位位可亲可爱、真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们只是草草地记录着一些简单的基本情况。一位在地里收割的老大爷很自然地走进我的长城故事,成为家住长城边系列故事的第一个主角。
大爷的家就在对面的黄花坪村。他有着是典型的农民形象。长期被塞上的风吹得红红的脸庞和脸上斑驳的曲线。还有深深皱纹组成真实的笑。我向大爷寻问长城的行走的路线,以及长城遗存情况。
“我们是考察长城的,查看沿长城保存情况,并宣传保护长城”我尽量用易懂的话语给大爷解释此次的目的。
“真的?好事,好事。”大爷停下手中的活,对我们的行为同样是赞赏和不解。
当我问及几个朝代的长城时,大爷告诉我,“都没了,修攻势了”。事实上这段长城破坏最为厉害,都被后来战备所利用。到后来我们发现,沿黄花坪到尚义县的鱼儿山近百公里,均有水泥与石块混和砌筑的战壕,基本与长城并行。而长城则大部分仅成条状的碎石堆,有的甚至只剩下一道略凸出地面的埂。大爷又给我们指出那道向东北向的长城。地图显示,长城沿张北县与崇礼县到达又一个长城交汇区--崇礼县的桦皮岭。
即而我又了解大爷家中的一些情况。他的两个孩子在北京打工,目前家里有30亩地,大部分种莜面和胡麻,一般年景每亩莜麦可产200斤,今年每斤0.90元;每亩胡麻可产菜籽100斤,每斤2.00元。从大爷的语气向神态看,他们家日子过得很殷实。
“你们去我家吃饭让你大娘给你们做饭吧。”大爷的热情让我出乎意料。大爷继续解释:“我家好找,到村子一问黄书家就能找到。”
“我们人可多这呢。”我给大爷开着玩笑。
“没事地,没事地。”大爷笑道。
听说大爷是村里的书记,我又进一步了解全村人的生活状况。从大爷口中得知,这里基本和周围的村子差不多,年轻人大多到北京等地打工谋生,留下上的年纪的人守着贫瘠的土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
坝上的风真大,吹得脸有些火辣辣的疼。周围是一片广袤的黄,这种黄有丰收的意象,可透过它可以感受到一种原始的古朴,甚至也有更深的沧凉。这时也许你会理解历史上北方民族一次一次站在高高的坝头,窥觑坝下的大好河山的,能够想象直接了当的性格没有掩饰他们眼睛里嫉妒的火焰。如今在这个长城内外一统的“大同”社会,长城仅作为供人们凭吊的古迹。我认为她更象是中华民族融合和团结的感情纽带。
这时朋友们已经走分散了,雪姨在远处地里搜索农民收割落下蚕豆。
我捕捉了大爷劳作的几个镜头,背景是瘦瘦的长城和堆状的峰火台、收割后的田地和天地一线的大风车。
“等我们专门找您来,喝酒,吃莜面窝窝。”我握着大爷粗糙温暖的大手告别。
我不是虚套,要想了解长城,了解长城两边,在全线行走的同时,必须有几个点,而黄花坪应该是,这位大爷应该是。在留地址的时候,他知道他叫黄万利。
“好咧,好咧。”大爷连连点头,开心地笑着。我开始想像北风呼嚎,冰天雪地,大爷陪着我们看长城,而后坐在大爷家的火炕上,喝烈酒,听故事。
本贴最后一次由山居秋茗修改于2005-12-14 16:10:10
山居秋茗于
2005-12-04 23:40:01 发表在分类:
小站点滴 中
(49849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