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美术馆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与死党疲疲前往美术馆,参加某项活动,顺便观看了明清书画精品展。这个展览原本不想动用什么文字了,本不是自己非常推崇的展览。但却阴差阳错,看了两遍。似乎不说点儿什么就不合适了。呵呵。
明清书画的人流甚少,抛开敦煌、除去文艺复兴,貌似美术馆一直就是那么冷清着。然而,恰恰是这样冷清的美术馆才是我们所熟悉的,一整天,背着面包与书的一整天,晃晃悠悠在长廊椅子下谈心的一整天,那么漫长,又曾那么光鲜。
纵然是不看好清代,也依然觉得很是欣喜。几百幅画挂在上下几个大展厅之内,煞是好看。疲疲说,画嘛,就是应该挂着。笑,哪儿有那么多地方呢?可卢浮宫就是这样啊!所以说,故宫作为国家级博物馆始终差了些许啊!沦落到那种令人很鄙夷的展会浪费大量的力气,挣的不过是游客兜里的一些小钱,又何尝着眼书画的继承了?此番美术馆与故宫联手,也只是将故宫所藏部分运出,其实,相比新修建的武英殿,还是更喜欢美术馆的大厅,豁亮而整洁,宽大的椅子坐起来也很舒服。而且,解说写的详尽,解说器也配备了英文版。
喜欢的书画不多,明代技法成熟却自由不足,但界画依然是我参观的亮点。整间大厅的中间摆放着仇英的《临萧照中兴瑞应图》,还是有些称赞滴。尤其是“卜占”,房屋比例果然很到位啊!有人说其界画之佳只在临摹之时,果然。呵呵。可惜他的《采芝图》明显没保存好,褶皱多,画面发黄。疲疲喜欢的陈老莲,一幅《乞士轴》在内厅,一幅《听琴图》却在门口,有些让人哑然。袁耀此番出展的有:《山水楼阁图》、《水殿纳凉图》、《浔阳饯别图》。袁江有:《春雷起蛰图》、《山水人物六开》。比之前人,我依然觉得涩了一些。纵然,讲座时听先生说得很是高竿,但还是无法与前人比较啊。感叹,果然是末世。
李士达的《三驼图》十分可爱,上有钱允治的题诗:“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乐死我跟疲疲了。原来早在明代,就已经有了“直人”的说法啊!哈!明万年年间画家尤求的《风云起蛰图》很有趣,颇有一些当年老道所作《岷江三爪龙》之封面感觉。这幅画是美术馆馆藏。画的下部是众人在桥上观龙,有惊喜、惊恐之状。而画中部为浓云一片,虚虚实实黑成一片。画上部则显现龙的虬劲精瘦之容颜,它的一双大眼半瞪着众人,却显得十分卡通。呵呵!
唐寅的《孟蜀宫妓图》与《湖山一览图》均放置在大厅,仇英《临萧照中兴瑞应图》之后,可见地位之尊崇。明清绘画精品,明四家自然首当其冲了。《孟蜀宫妓图》采用“三白”法,以白粉烘染额头、鼻子、脸颊,倒也有趣。其后有跋云:“蜀后主每於宫中裹小巾,命宫妓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斛,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湖山一览图》中间大块留白,显得空灵清新。
美术馆同期在办双年展,展品也是蔚为大观,很有些新奇的玩意儿,此文就不多描述啦。嘿嘿。
话说美术馆周边一直是我大爱的地方,保留着北京最后一片乐土。树影婆娑、街道整洁、胡同幽静,饭馆小而精,书店大而全。然而,昨日观之,仍然丧失了很多的乐园。那些我们流连忘返的场所,一一变换了相貌,越发生疏了起来。看完明清绘画精品展之后,行走在那些小巷道之间,竟然有些许的迷失之感。拆拆建建的施工地将肆虐的阳光直直照到脸上,没有遮挡,没有光影,也没有侧面。
疲疲说,幸好还有三联与商务印书馆,两点一条线,让这一区域的地标依然那么明显。我说,幸好美术馆周边的小店始终那么高调着卖着画具,让人觉得有些八十年代的艺术死而复生的风云感。同样感叹,那些吃得爽口的饭馆,还有黄河水在,还有悦宾撑着,依然保留着那份淡然的学生气息,却已不见剧人之家当年艺术青年们扎堆高谈阔论的激烈与喜悦感。
小剧场的风光不在,先锋话剧的势头一点点滑落在乌烟瘴气的后台。一个月的彩排、编剧、导演成就一场商业化的预演,有人捧的戏剧慢慢变成了主流炫耀,逐渐远离开。但经典还是经典,叹只叹物事人非,只引得后人只剩下了追溯的唏嘘声。
考古书店还是那么狭小,考古所却已今非昔比,高楼耸立。进入书店,欲购当期《考古与文物》而不得,偶遇隋代书籍两本,虽原价,却乃上世纪九十年代之版本,欣然拿下。然始终不明白,考古之所何来毁坏黎元洪故宅的原由?待这条胡同渐渐空旷,东厂也终于在变革中渐渐湮灭了。而明代,在清代的肆意涂抹之下,也仅剩下荒淫与残酷。幸好还有砖瓦之中残留的那一丝艺术气息,能够遮蔽。
走到世都百货,两个女子坐在台阶前,看车水马龙,都是背着大包经过王府井的游客们,不论中外,全是脚步匆匆的走过,没有人回顾一下这地方的从前。那么多年,一直空着的店面,还有多少人记得它曾经那么温情的广告词“与春天有个约会”呢?它倒闭之后的2004年,灿然书屋开张在它对面,守着涵芬楼的一角,中华书局的牌子硬挺着度过了这么些年。
回家,腿几乎累残,才惊觉,我们已不是那个背着书包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小孩,高跟鞋果然不适合逛美术馆。但美术爱好者的心,却一如从前,圣地就是圣地,永远无法改变!
疲疲说,一个城市拥有一所美术馆是幸运滴,而北京拥有一所国家级的美术馆无疑是更幸运滴。诚然,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感受着千百年亘古不变的画院,何其幸福啊!
阿印于
2008-08-20 19:05:20 发表在分类:
走走停停 中
(48116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