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7-10-10 Wed

冲要两河口(四、1)司令诗书合创之庐主助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四)镇安堡建置与武备
1、镇安堡建置
因镇安堡河谷直通坝上草原,草原又常有虏骑出没,所以镇安堡建堡年代较早。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宣府镇在该河谷内筑镇安堡,以防虏骑由此通道南下。
《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九》对镇安堡介绍道:“成化八年筑(公元1472年),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万历十五(公元1587年)年皆增修,周二里有奇。堡重峦叠嶂,四面皆山。东逼两河口,径通边外。山岭高峻,朔骑乘之而下,势若建瓴,凡入内地,堡辄被困,且两河口外林木丛杂,侦瞭尤难”。
《赤城县志》对镇安堡有详细介绍:
《赤城县志•建制志》引《宣镇图说》云:镇安堡“成化八年筑,正德六年加修,万历十五年砖甃。周二里六十六步三尺,高三丈五尺”。又引明代《北中三路志》云:镇安堡“城楼三,角楼四,铺一,门一”。
《赤城县志•武备志》介绍明代镇安堡开销为:“岁支折色银一万七千九百两零,本色米一千七百二十石,各军岁支布花银八钱。战兵马九十五匹,岁支料草银七百一十一两”。
镇安堡倚山而建,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南门、西墙、北墙、东墙残垣尚在,南墙基本消失。城墙全部包砖,现只余夯土墙,南门包砖最厚处为十五层。堡内建筑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坡上高地,二是坡下平地。高地又可分为两层台地,但目前该处已成为庄稼地,昔日墙体、地基尚存。站于高地视野极好,周边大山、河谷两端尽收眼底。笔者认为,此地过去应为庙宇、官衙或营房所在地。坡下平地应为官军家属、百姓住宅。街道两侧个别老宅尚未拆毁,门楼讲究,砌有砖雕,昔日繁华景象令人遐想。
镇安堡北墙在山坡最高处,东西两侧墙外山脊数百米处分别筑有墩台,以便前后瞭望、传警。西北角楼已超出墩台范围,规模巨大,内部空心。该处现今虽已遭到破坏,但从现存结构上仍可看出,该角楼共分两层,上下均可住人,内部宽大,整体包砖。从河谷远远望去,尚未见到镇安堡城之前,却能先见到该楼。
若有人前往镇安堡,可在沿途河谷中看到堡内乡亲牧马。此地马匹均高大健硕,色泽光亮,臀部浑圆,内地马匹无法与之相比。马匹较骡、驴、牛等更娇贵,还需有草地,内地很少有村民批量饲养。笔者最初认为堡民牧马是以交易为目的,但仔细攀谈后,方知是以种地为第一目的,若有人前来买马亦可。足见此地距离坝上草原极近,受到当年边防战事和牧区生活影响较大。
镇安堡另一特色是石碾数量众多、磨盘巨大,决非一家一户乡民之用。由此可见当年官军驻扎于此,粮食需求巨大。
真武庙坐落于堡城中央高台之上,将坡上官衙与平地住宅分隔。庙前应当是小广场,曾是人们聚集之所,庙旁老井饮用至今。真武庙建筑虽然简易,但却极具特色。庙前有明代石碑一通,碑文为介绍建庙、修缮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无法全部辨别。该碑赑屃驮负,碑头阳阴两面对称雕有二龙戏珠,两尾相缠,四爪。阴面二龙所戏为蜘蛛,取珠之谐音,堪称绝版。阴面碑文落款表明,此碑立于嘉靖十九年,而阳面碑文却在叙述万历四十四年修缮情况。综合情况说明,该碑在明代被两次使用。
庙内墙壁上方绘有水墨山水画,栋梁表面绘有红黑相间图案。主梁和副梁上各钉有小木牌,共四块,分别记载明、清二次修缮年代及主持人,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绝无仅有。文字分别为:
(1)、“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孟夏吉旦重修”
(2)、“守备镇安堡地方武举都指挥古燕张团练立”
(3)、“大清光绪十四年岁次戊子阖堡绅民人等公议重修”
(4)、“大清光绪十五年岁次己丑仲夏月工程告竣”
万历年间修缮,为公元1616年5月。光绪年间修缮,自公元1888年始,至公元1889年6月止。“守备镇安堡地方武举都指挥古燕张团练立”一句,应作如下理解:守备为现任官职,都指挥为官级,若守备职务被撤,该人仍享受都指挥级别待遇。人物为武举出身张团练。地方一词为明代规范用语,如:巡抚某某地方、兵备某某地方,巡抚、兵备便是职务。其与现今中央、地方含义完全不同,不可理解为本堡官员、官军属于地方武装系统。有关镇安堡资料较为匮乏,此木牌更显珍贵。由此可以得知,万历年间,镇安堡设守备一员统领。

图:镇安堡南门内外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7-10-10 20:55:32





诗书于 2007-10-10 20:51:39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934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