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荒火
旷野上野兔和宿鸟都被惊起,苍狼远远地蹲在一块孤石之上,闪着惊惶失措的绿幽幽的光。我在莽莽的草地上走着。你会来吗?
左权:抗战文化的强力刺激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图一:东渡黄河的八路军将军们
图二: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在左权将军遇难处
一般的概念,以为生活在山西境内的左权人是属于黄河流域的,这显然是一个错觉。事实上漳河水最终流入了海河,“亲圪蛋”生活在海河流域。虽然海河与黄河一样令他们陌生,但是他们身边的河流还是弃他们而去,汩汩然投进了海河的怀抱。无论黄河还是海河,离“亲圪蛋”都太遥远,因为“亲圪蛋”在高处,“亲圪蛋”雄踞在太行之巅。
漫长的历史岁月,没有给这个地方与主流文化、强势文化交互影响的机会。翻阅各种关于这块土地的资料,我似乎可以把1937年以前称为“史前文明”。因为,几乎所有的文献,都从1937年开始。《左权文化志》也是这样。
1937年对这里来说是一个空前重要的年份,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年份。无论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怎样被漠视过,但1937年,世界的目光在瞬间集中到了这里。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以太行山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河北、河南、山西三个省的首脑机关驻扎在这里。风云际会,一代抗战精英云集太行。来到这里的政治家、军事家、军工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版家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中国难得的人才、一流的人才。
陈毅有诗云: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万年民族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
请看这样的历史记录:
1937年11月1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进驻西河头村,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等同时到达。中共冀豫晋省委进驻西河头村。
1938年1月18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接任一二九师政委到达这里。
1940年11月7日,八路军总部到来,彭德怀、左权抵达。
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牺牲在十字岭。
1945年9月2日,八路军总部迁离。
史料显示,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工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局党校、《新华日报》(华北版)社、新华社华北分社、鲁迅艺术学校、华北新华书店;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及所属三八五旅、三八六旅、随营学校、白求恩医院、先锋剧团;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晋冀豫军区、太行山剧团、太行联中、太行实业社;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南银行、抗战建国学院等150多个单位都曾驻扎和战斗在这里。
在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间,指挥总部、作战部队、后方机关、热血青年,有多少人涌向了太行山?我向研究党史的朋友求证,没有得到准确的数据。但是他说当时这里的固定居民只有七万多,而这五年间来到这里的外地人,有没有七万呢?他说无法估计。
150个单位,并且是精英会萃的时代,这八年时间对左权文化形成了怎样的影响?
乡民思想分化了:这个地方走上主流化道路是一夜间完成的,与抗战主流的迅速融合,乡民们在漫长封建社会形成的原有政治格局迅速瓦解,并且瓦解得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彻底。代表旧有地方势力的南街温家、西关刘家,都扫地出门,而大量的年轻知识分子迅速转化,地方激进的青年迅速成长,抗战精英在此间也给了他们步入新主流的条件,皇甫束玉、侯恺等大批日后成为文化名流的人都是这样完成了早年思想、经验的积累,解放后,走上了国家文化部门的领导岗位。
异域文化渗透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这次,不是异族,不是流民,而是抗战的精英,尤其是太行鲁迅艺术学校和部队剧团,把专业的音乐舞蹈话剧等艺术形式带到了太行山,我听说,这时在太行山上演过话剧《雷雨》、《日出》。《左权文化志》说:1941年7月7月延安鲁迅话剧团来这里演出了苏联名剧《巡案》(又名《钦差大臣》),京剧团演出了《孔雀东南飞》、《血泪仇》、《青天白日》。除此,地方上可以看到的小型歌舞就更多了,皇甫束玉说:我改造小花戏,从部队表演的歌舞上获得的营养不少。
地方特色突现了:地方上的民歌在过去是没有获得过重视的,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缘,大量的进步文化工作者来到太行,于是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小调”引起了他们的浓厚兴趣,他们记谱整理、改编利用民间音乐素材服务抗战,使得辽州小调成了气候。1938年夏,阮章竞第二个剧本《保卫抗日根据地》用辽州小调《卖扁食》填写了一首《秋风曲》。歌词是:“秋风凉,叶儿黄,片片吹落纺车旁,手摇纺车念俺郎。//好男儿,去当兵,俺郎参加抗日军,杀敌报国有名声。//上前线,上前线,俺郎冲锋在前面,英勇名声飞家园。”这首插曲,群众接受了,很快传唱起来。阮章竞说:“太行山是我的摇篮,漳河是我的保姆,我是行卧在太行山林壑,渴饮着漳河河水学习写作的。”
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皇甫束玉等人利用辽州小调填词的《左权将军》,唱出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随着大量的歌曲的诞生,“左权民歌”的提法逐渐被社会接受,成了山西民歌中的重要一支,并成为中国民歌海洋里的一朵不能忽视的浪花。
1943年冬,皇甫束玉在寺坪第二高小进行花戏改革,代表性的节目有四个《四季生产》、《生产劳动》、《新告状》、《住娘家》。1944年,皇甫束玉改造的“新花戏”开始在全县推广,11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模范大会上,二民校演出《四季生产》、《俺们这六个人》、《住娘家》获奖旗。新时代的小花戏就这样诞生了!
皇甫束玉说:“没有抗战,哪里来的左权县?没有抗战,哪里来的左权民歌和小花戏?”所以,这次抗战精英的到来,对左权文化的形成,影响是决定性的。“左权文化”是千年流变的结果,而抗战八年是“左权文化”的胞衣!
本贴最后一次由察哈尔修改于2006-01-07 16:10:39
察哈尔于
2006-01-07 02:58:21 发表在分类:
梦里寻她 中
(49872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