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7-10-04 Thu

冲要两河口(一)司令诗书合创之庐主助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冲要两河口
宣府为陵京之屏蔽,北路为上谷之咽喉。而宣府北路镇安堡所辖两河口,乃上北路长城之险隘极冲。明嘉靖年间,北虏多次由此入边南掠。斗移星转,当年两河口北虏入犯通道,现已被略掉四百五十余年,如今此地更显偏僻荒凉。本文对两河口分七节叙述之,以再现两河口昔日之烽烟:
(一)明嘉靖间镇安两河口虏情
(二)两河口虏情之史料依据
(三)镇安堡周边地形
(四)镇安堡建置与武备
1、镇安堡建置
2、镇安堡武备
(五)寻找两河口
(六)镇安之役复原
1、突破两河口
2、通过镇安堡
3、南下斜坡岭
(七)两河口城防复原

(一)明嘉靖间镇安两河口虏情
自元顺帝北归草原建立北元始,蒙古诸部便弑君戮臣,内讧不断,直至北元消亡。
弘治末年,元帝后裔达延汗(朝廷习惯称其后裔为小王子)开始强大,正德间基本统一蒙古诸部。达延汗之子吉囊、俺答(即阿勒坦汗)各自统领阿尔秃斯部、土默特部,盘踞于黄河河套一带。俺答后转至土默特、上都一带驻牧(今山西长城以北广大地区)。明代分别称其为套虏、北虏。两部落于正德、嘉靖间屡屡入犯延绥、山西、大同、宣府等镇,杀戮军民,掳掠人口,抢劫财物。时北方刀光剑影,兵祸连年。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吉囊病死,俺答联合吉囊诸子部落,拥十万骑,几次要求与朝廷通贡。世宗完全拒绝通贡建议,官军又前后两次杀害通贡使者,俺答愈加愤恨。于是,北虏少则数千骑,多则数万骑,继续由山西、大同、宣府南下,入掠内地。嘉靖中后期,北虏开始自蓟镇南下,直接威胁京师,朝廷大震。
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俺答数万骑自宣府上北路镇安堡两河口突入,南下斜坡岭,直泻宣府东路隆庆州(今北京延庆县)、永宁县(今延庆永宁镇)、怀来县(今河北怀来县),杀戮百姓数万人。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俺答仍从两河口旧路杀入宣府东路,游骑竟至八达岭外围岔道(时为民堡),近逼明陵、京城。朝廷震动,急调蓟、宣、大等镇官军入援。双方数万骑大战于延庆、怀来之妫河川。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公元1550年9月),俺答第三次欲自两河口入犯。官军于两河口长城隘口阻击之,北虏终不得逞。俺答遂转向东,绕道至北京密云县古北口,西自黄榆沟突入,屯于通州白河东岸,先锋七百余骑竟杀至京城安定门外,酿成“庚戌之变”,举世皆惊。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俺答第四次攻两河口,入至怀来县,杀人无数。
险隘极冲两河口,嘉靖年间已为世人所动容。
嘉靖二十五年八月(公元1546年9月),北虏自清泉堡入犯,由通往镇安堡身后山沟进入所辖河谷。时云州守备、都指挥易纲闻警,率家丁十数骑前往镇安河谷堵截,在距云州十三里处永镇堡,与南下之敌遭遇,双方据险对射。延绥游击陈言此时于北路备御,率官军赶到,合攻北虏,败之。赤城守备戴纶亦率家丁赶到,半途袭之。三人合为一股,追杀至边隘而回。此次北虏虽未由两河口入犯,但战事自清泉转移至镇安河谷内,特述之。
本文只议嘉靖间镇安两河口之虏情。其他年号之警情,如崇祯九年大清兵自镇安两河口入,则不在本文所议之列。

图1:嘉靖间北虏数入两河口态势图。
图2:镇安堡南门远视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7-10-06 15:14:33

本贴最后一次由诗书修改于2007-10-07 21:34:15





诗书于 2007-10-04 20:44:22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087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