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7-10-08 Mon

冲要两河口(三)司令诗书合创之庐主助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三)镇安堡周边地形
明代,宣府将防守地域划分为若干路。宣府北路为防守重点,其位置大致相当于现今河北省赤城县长城境内。北路又划分为上北路、下北路。镇安堡属上北路,路城设于独石城。
独石前方大山之中有二道谷地,蜿蜒通往坝上草原,北虏在此出没无常。长城在独石城以北横跨山川谷地,于此形成三处隘口:东栅子口、北栅子口、西栅子口。其中北栅子口正直通往草原,道路宽缓,最为冲要。明清曾两有二帝由此北上征讨蒙古。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第五次北征时驻跸独石,并由此北上草原,征讨蒙古阿鲁台。当时此处长城未筑,只有关隘。
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初十(1696年4月14日),圣祖驻跸独石,十一日(4月15日)由北栅子口出,北征蒙古葛尔丹。
宣府上北路在万山中,白河川当其中,自北而南形成中轴线。川中道路宽阔,自上而下分别筑有独石城、云州城、赤城堡,几者首尾呼应,前后相援,其间尚筑有民堡若干。
独石城(堡)、云州堡、赤城堡及下北路雕鹗堡,南北一线相连,均为宣德五年阳武侯薛禄所建。据《明实录北京史料》载:宣德五年“四月丙子(公元1430年4月28日)阳武侯薛禄奏:永宁卫团山及雕鹗、赤城、云州、独石四站最为紧要,应筑城堡。当用夫匠五万人,人赍两月粮,防护官军用万人,医者二十人。上命所司悉如数给之”。(第一册第484页)
中轴线两侧大山林立,沟壑纵横。若干白河支流及沟壑通往长城境外。北虏若不经独石口,可沿两侧河川、谷地进犯内地。于是,明代于此河谷、山沟之内,筑镇安、清泉、马营、君子等堡若干,以堵截北虏南下。
独石向南六十里,穿龙门峡可至云州城。永乐二十年(1422年),成祖北征阿鲁台,曾于四月乙卯(5月19日)至云州大阅兵。龙门崖,《水经注》称独固门,明代官员在崖壁上阴文刻有“三路咽喉”、“朔方屏障”等巨字。“土木之变”(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攻克独石、马营,欲经龙门峡至云州。仓上堡千户田坤阻击之,阵亡后其女接替指挥,战至全军覆没,于此跳崖殉节。后人于石壁凿窟安葬烈女。自此,龙门峡亦称“舍身崖”。
云州城南二里许,有一条东北向河谷,长六十里,径出长城,通往草原坝头。该河无固定名称,可泛泛称之为砂河。河谷内地势平缓,宽二百米至七八百米不等。河谷延伸至坝头,地势渐高,平时河水只限于河床内,雨季河面宽漫。
由云州进至该河谷十三里许,有两条大沟在谷旁分叉,向东通往后楼、前楼,再南通往样田堡方向。前沟名曰:胭脂沟,后沟名曰:窑子沟。两沟口中间,设有永镇堡。
《赤城地名志》引述《赤城县志》介绍,因有杨氏一家居于永镇堡,改名为杨墩村,后谐音为样墩村。此地称为斜坡岭,当年北虏由两河口入寇至此,自该两沟直插滴水崖,再南下延庆。如此,可避开西南之云州、赤城、雕鹗、长安岭等城堡。
由永镇堡沿河谷上行十七里许,为镇安堡。镇安身后有一条山沟,西北向与清泉堡河谷相通。该沟口筑有带护墙墩台一座,名曰:威镇墩,地图上可查找到该处名称。
河谷过镇安堡上行,开始转向东,前行五里再折向东南。该转弯处,另有一道石墙自东侧山脊长城处降至谷底,将整条河谷封堵。该墙体长度目测约三里,墙内侧路口处,筑有带护墙墩台一座,名曰:镇虎墩(此为当地村民称呼,可能有误)。旁边尚有一座墩台痕迹,不很明显。
笔者判断,该墙体性质,属于隘口墙。该墙虽然东南延伸上山与长城相连,但并非独立长城。当前方河谷内长城被突破后,北虏沿河谷经此南下,此地便是镇安堡第二道防御阵地。换一个角度理解,若北虏南下欲破镇安堡城,隘口墙便是防守镇安堡之头道防线。长城未筑之时,镇安堡保卫战应首先在此地打响,官军以火器滞迟、消耗对方,最后在城中防守自保,亦为后方援军堵截做准备。
嘉靖二十六年之前,在宣大总督翁万达主持下,宣府上北路长城已成。镇安堡所辖长城,由河谷东南山脊北高山、镇岭口等处蜿蜒向北,在镇安堡东北十三里处下河谷,该处仅宽二百余米,然后翻上河谷对面山梁,继续向西北冰山梁、独石口方向延伸。
这样,长城便在镇安堡前方将整条河谷封堵。若北虏欲由此南下,须突破镇安堡所辖之长城防线。
河谷向北延伸至坝头,坝上二十里,有地名曰南厂,其与坝下有大斜坡相连,无任何障碍。八十年代初,笔者曾驾驶吉普车,在河谷内沿斜坡三次上、下坝头。若马匹经此,如履平地。
独石口向外可直通坝上草原,口内道路宽阔。城内置有开平卫、守御千户所等机构。笔者按《宣府镇志•兵籍考》所载计算,嘉靖年间,独石城内驻有卫、所、杂役等官军一万余人,且火器精良。北虏若避开独石口,可在其东之南厂秘密下坝,再沿河谷过镇安堡,自云州后身南下,忽然出现在云州堡、赤城堡或滴水崖堡。
官军不断勘验地形,力图封堵一切可入犯道路。而北虏亦在谋划攻略,持续派遣谍报勘察地形,或寻内地奸民为向导。总其目的,便是欲寻捷径,避其锋芒,戳其要害。
《明实录类纂•河北天津卷》(第1173页)载:“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壬午:虏酋黄台吉驻独石边外,遣其谋把秃四人内侦至滴水崖,属夷鼠和等以报,边吏陈钺等执之”。
蒙古部落对汗王之子称为台吉,对太子称为黄台吉。其与清代“台吉”之意有所区别。俺答于嘉靖二十五年称汗,该黄台吉乃俺答太子辛爱。
白文:1555年7月7日(世宗或兵部)得报:俺答汗太子辛爱部落驻扎在独石口长城外,派遣谋士把秃等四人进入内地,一直侦察到滴水崖堡。归顺大明的蒙古朵颜部落夷人鼠和等得知后立即上报,守边官员陈钺率人将该四人擒拿。
嘉靖年间,黄台吉辛爱于蓟镇多次入边南掠。据《明史纪事本末》及《明史》载: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二月,辛爱与其叔把都儿(俺答之弟)拥数万骑自蓟镇潘家口入犯。蓟辽总督王忬因此被朝廷处死,由杨选接任。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十月,辛爱与其叔把都儿拥众自蓟镇墙子岭、磨刀峪溃墙入犯。蓟辽总督杨选又因此被朝廷戳于市,枭首示边。
总督被戮,何况民乎?俺答家族对内地军民欠有血债。
北虏“内侦”,与现代侦察目的完全相同,如侦察官军数量、布防位置、火器装备等,同时勘验地形、寻找入寇、返回捷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北虏几次入犯两河口及在其他地点入犯证明,俺答对入边地形早已了如指掌。

图1:站在镇安堡观察河谷向外(东、北)地形
图2:站在镇安堡观察河谷向内(西、南)地形






诗书于 2007-10-08 22:52:43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785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