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营堡城考(五)司令、诗书合创之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五)
关河,现称偏关河,源于朔州狐狸沟。“远者出朔州狐狸沟、鸭子坪;近者出老营堡东鸦儿崖下;最近者出县中马站堡西沙洼寺下,泉汇流偏关城南,绕而西北至关河隘口入黄河”(1)。
关河谷由朔州地北上乃河,转而西,过贾家堡至鸭子坪,河床宽阔处约千米,西行渐狭,横穿老营内边形成隘口。老营地处偏头极东,此口因之为东关河口。该口狭窄,河床仅宽七十余米,内边择此南北而过,甚为合理。
关河经偏头西泻黄河,入河处亦有隘口。此口在偏头极西,因之为西关河口。冬季,套虏极易乘冰越河,该口以冬防为要,此处现称为关河口。
东、西关河隘口,均建有水关:“偏关西关河隘口,在关城西二十里,河水西泻直达黄河。明宣德九年,都督李谦筑石桥跨沟,下建三洞,上置重楼。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兵宪赵彦复修坚厚,更于口外建望台烽墩,以巩固严关。旧系偏关守备分辖,后属桦林堡分辖。老营东关河隘口,在老营城东一里许,即内边地。南接利民,北接红门,东通平鲁卫井坪口。外筑环洞三,上置重楼,与西关河口同一规模。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兵宪赵彦重修”(2)。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抚曾铣自丫角山向南筑老营内边一百四十里,而东关河隘口亦于此年出现,当与内边同建无疑。
赵彦,苛岚兵备道兵备使,尊称兵宪,任内大修边政,声望颇高,《偏关志》将其录为名宦。
东关河隘口昔日“石桥跨沟,下建三洞,上置重楼”现已无存。隘口内,沿河床北岸有土崖耸立,高约十余米,上为平地。河床南岸坡势较缓,因于沿岸筑墙体以控隘口。现该处仍留有百余米夯土墙尚未坍塌,高约六米,可勉强呼之为“护口墙”。此墙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内边相接,隘口内侧因此形成三面围场。凡军民商贩人等及车辆穿越门洞至此,守口官军可便于盘查奸民细作。而立于北崖或南墙之上,又可监控隘口内情,使虏不得冲突。
河床北岸、土崖之下地势稍高,此应为出入隘口、沿河通行之道路,现高处种满庄稼。古时运输艰难,依靠骡马在河滩行走,滩中并无固定道路。
上文言隘口共“环洞三”。现场判断,小水时,河水只走中洞,河滩中亦可行走。中水时,河水占用两洞,人员、车辆在高处由北门洞通行。洪水时,道路断绝,不通人车。云朔、偏老干旱,降雨稀少,一年之中道路断绝,为数甚少。
老营堡建于北岸台地之上里许,高出河床四五十米。其东、南、西三门向外道路,均须先下至河道内,再沿河或下偏头、或往云朔。现今三门外仍有古道通河滩,以南门外石道最为显著。老营一带为黄土山丘,沟壑纵横,抛开河道无法通行。
堡内退休教师王居正,目前正在撰写《千年古堡—老营城志》,准备上交偏关县。其中写道:“长城过桥三眼洞,连接南北长城。桥下有三眼空心的石洞过水,(每)洞长三丈六尺,宽一丈五尺,高约一丈八尺。桥边沿有石柱,石柱上刻各种姿态连身的小石狮,各距五尺,中间铆有石板,刻着各种鸟兽飞禽,奇花异草,为美观秀丽的护墙,保护行人、骑运东西的骡马安全过往。是延伸南长城二百里唯一的结实桥梁。修水库拆毁一洞,很早以前河水冲塌两间(洞)。北有起脊房七间的四合头大院,门前有石狮一对各蹲在大门两旁。大门东西有上层楼,上下两间,上有六棱的挂一铁钟,供守桥兵卒敲钟了望和以时站岗”。教师王居正,退休后笔耕不辍,留昔日点滴以示后人,其对老营眷眷之心令人起敬。
王居正所述,与《偏关志》“石桥跨沟,下建三洞”之语同,而“上置重楼”却已不见。按其所述尺寸换算为公制,石洞进深十二米许,宽五米许,高六米许。石桥整体粗估,长约四十米,高约十米,宽约十二米。桥上重楼已不可估量。北岸土崖上“起脊房七间”,判断为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之院落,供守口官兵之用。
此处形为桥梁,质为隘口。堡民称该处为“长城过桥三眼洞”、桥梁使“行人、骑运东西的骡马安全过往”,并未提及东关河口及口下通道,败落无常而事出久远矣。
此处原为关河隘口,下展长桥,上置重楼,三面逼临下方通道,雄壮异常。而今却几近无人知晓,只知偏头西北入黄处为关河口。昔日东关河隘口之壮不复,岂不惜哉。
(1)、《宁武府志·山川》
(2)、《偏关志·边隘》
图片:老营堡东关河隘口
诗书于
2007-07-04 20:04:59 发表在分类:
明边专论 中
(47820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