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的老J
 从野人,到长城 

2007-03-07 Wed

正在消失的古堡:第33座—龙门城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四、龙门城

离开了麻峪口,我们顺着公路向东北而行。看到通往长安岭隧道那条新路没有被堵,我们本认为隧道已通,但至隧道却被木栅挡在隧道口,无奈返回再翻长安岭。至雕鄂后,再向西而行,在黑夜之中,我们来到了龙关镇。此时已是19时整。

(一)龙门城、龙门关与龙门关堡之辨析

翻开《山西宣大三镇图说》,在“宣府巡道分辖中路总图”中,你可以发现,在中路的西侧自西而东排列着龙门关堡、龙门关与龙门城。而今天地图上只有龙关镇这一个地名,那么如今这座龙关镇到底是明时的哪一座堡子呢?

《山西宣大三镇图说》中记载:龙门城“故龙门县,宣德六年建城置卫。”

再查《龙关县新志》(P11)载,龙门城西南有山曰龙门山,山上有关,额曰“控御”,碑曰“锁阳”,关曰“龙关天险”。龙门山之龙门“关西山下有堡,故明设官防守,今有戌楼存焉。”不过文中有按语称曰:“此即龙门卫山,自唐及清,本县皆以此得名。山下之堡即古县城。”

那么本来很清楚是龙门城,如今经此条“按语”解释之后到是扑朔迷离了,到底龙门关堡、龙门关与龙门城各是位于何处呢?如今的龙关镇所在地又是明时的哪一座堡子呢?“按语”中“山下西之堡即为古县城”,位置显然有误。此理由有三:

首先,自唐及清,所置的龙门卫与龙门县为同一地名,龙门卫先是在废龙门县基础上改名,后又将龙门卫改为龙门县,最终撤消龙关县,县城所在变为龙关镇城所在地。其沿革如下:

《龙关县新志》(P1-10)所记载了龙关县的历史沿革。

“唐穆宗长庆二年,改涿鹿为新州,领县四,其一曰龙门。”这是文献记载中,自尧、舜、夏、商、周、汉、晋历代以来,首次以龙门为名设置一县。但自宋、金、元各代,龙门县仍是时立时分。

直至明宣德六年,“置龙门卫于废龙门县,置龙门所于废县之东庄。”此后,明时一直沿用了龙门卫。

清康熙三十二年三月,改龙门卫为县,设知县、典吏、教谕各一员,以附近之葛峪堡、赵川堡、雕鄂堡、长安岭四处归并。龙门县在清时一直沿用。

直至民国三年四月八日,因直隶省龙门县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复,而直隶之龙门县名又设置在后,“查该县地方有龙门关,为北方要塞,拟取其意,改名为龙关县。”

解放以后,又进行一次调整,1956年取消龙关县建置,将其所属疆域分别划归赤城县和宣化县。自此,龙关县城所在地变为龙门镇所在地。

其次,据正统十四年(1448年)的《杨都督武襄公生祠记》载:“龙门古县也,其废已久。宣德中,始更置兵卫以守。有寺曰普济,塔曰重光,皆上所赐名,而镇朔将军都督杨公之所鼎建也。”地名可以更改,但古塔却是永存的,重光塔所在地应为龙门县所在地也。

其三,《山西宣大三镇图说》的文字解释说,龙门关堡“西至赵川堡三十里,东至龙门城二十里,北至小白阳堡边四十里。”而龙门城“东至三岔口堡十五里,北至边墙十一里。”从这些解释中可以推测,距离边墙(内边)仅有十里左右的龙关镇应是明时的龙门城。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按语”中古县城位于锁阳关之西,而所有文献的记载中,龙门城位置都在今龙关镇的所在地,也就是明时龙门城的所在地。查阅今天的地图,在今赤城县与宣化县交界的锁阳关之西也没有一个曾是县城的大镇子。

龙门城即为今龙关镇(二街)所在这已很清楚,那么龙门关又位于何处呢?《龙关县新志》(P11)中载,龙门城西南有山曰龙门山,山上有关,额曰“控御”,碑曰“锁阳”,关曰“龙关天险”。二门之间,南北两面,甃石为墙。因此,如今的锁阳关即为明时记载的龙门关。

再看看龙门关堡所在何处呢?《龙关县新志》(P11)中继续写道,龙门山之龙门“关西山下有堡,故明设官防守,今有戌楼存焉。”此处的“关西山下之堡”极可能便是《山西宣大三镇图说》中所说的龙门关堡。由于本人至今没有穿越过锁阳关,更没有考察过锁阳关,所以关西之堡,也即龙门关堡现今为何名不得而知。

(二)龙门城堡

龙门城属宣府巡道分辖之中路,于宣德六年建城置卫。正统十四年,瓦敕入侵的“土木之变”中,龙门城失守,并遭到破坏。

景泰三年,山西大参叶公盛、都督孙公安,奉命经略,修复被毁坏的龙门城,巩固了边垂的防守。

嘉靖年间大虏再次残毁屯堡,“闾里萧然”,隆庆二年再加修筑,在守备张凤岗的带领之下,历经三年,形成了内为土墙、外包城砖、址甃石条五层的城墙,

《山西宣大三镇图说》载,龙门城“周四里五十六步,高三丈五尺。”《龙关县新志•建置志》(P38)载:“南关厢一,城楼二,角楼四,城铺二十六。城关门五:城门东曰‘广武’,南曰‘迎恩’,南关东曰‘东护神京’,西曰‘西迎爽气’,南曰‘薰时’。属城三。”

龙门城内驻扎管粮通判。原设守备一员,分边二十九里三分,边墩二十七座,火路墩五十一座。所领见在官军一千一百五十一员名,马骡一百二十六匹头。”

龙门城依山为险,如制虏、石门等墩皆为极冲。边外太子城、大小庄窝各有夷巢环聚,若寇从此下,可直抵本城,则东南掠雕鹗,西南闯龙门,右犯小白阳,南及长安岭,阖镇骚动矣。因此,就其战略位置来看,龙门城为“门庭之卫”,是明时宣镇“所当倍加防御戒慎”的重要之卫城。

而在景泰二年夏四月丙申,景帝敕都督佥事孙安也曰:“龙门地方,内捍宣府、怀来,外控云州、赤城及独石、马营一路,诚必守之地,已命都督董斌率官军三千守备,尚虑军马寡少,而斌独任颇劳,今增调官军二千,命尔安统领,往龙门驻扎,与斌分番巡哨,务在协和行事,抚恤士卒,以副付托之重。”景泰年间,由都督在此守备,且驻扎军兵更是超过了百年之后的万历中期,达到五千之众,说明龙门城在当时的战略地位相当显要。

如今的龙门城,已成为龙关镇政府所地,站在堡南侧的后山之墩台之上,通过一层薄薄的晨雾眺望,龙门城夹在窄窄的一条山川之中,除了东侧较为开阔之外,西侧只有一条峡谷通道,几乎是三面环山。

北侧的山川之巅与南侧一样,峰顶之上隐约可见突出的小点,显然薄雾之中不是很清楚,但多可能与我脚下的一样也是火路墩一类的军事设施。西侧田地与山川之间也有墩台可见。而我脚下这座墩台,显然已有局部坍塌,但仍高达3米以上,这是堡之南侧最佳的制高点。

龙门城顺山川已扩张为长长的一片,一幢幢现代的外包白瓷砖红瓦两层建筑比邻,但整个镇城建设得还很规整,可以说是沿续了明时古堡之中特有的“十”字为中心,数纵数横街道的规划之形。晨曦之中,柔柔的初冬光线照在残墙之上,仍可看到淹没于农舍之中的土墙的反射之光,这便是龙门城残存的南墙。

走进龙门城中,连贯的南墙与东墙没于农舍之中,成为农舍小院的后墙,虽整个土墙高大也较连续,外外层破坏得很严重,有被明显铲挖过的痕迹,这肯定在当年老乡们剥去砖之后,又铲土墙中的夯土作建筑之用。

东墙与北墙之角还保存了一座高大的角楼墩台,北残墙高大且边贯。由于北墙外还有一条壕沟残存,因此北墙之外侧没有农舍,但北墙根连续排列的一个个掏得较深的圆洞,这便是当年老乡在此圈猪或羊的猪圈或羊圈,应该说破坏得更加严重。据老乡讲,为了便于城口向北壕沟泄洪水,北墙中间被挖开了一个大大的豁口,通过这个豁口可以方便地到达城中的重光塔下。

残存的南墙、东墙与北墙,只有东墙之中段还有一段残有包砖的内层砖,其他的已完全变成夯土墙了。

老乡告诉我们,龙门城原有东门的南门。东门在“文革”初期被拆毁,南门被拆于1977年。现在这两个位置都是城中主要干道的出入口。

(三)古遗迹

龙门城中最为著名的古迹当然是高耸的重光塔,除其之外,城中还保存下来一排排老宅,以及老宅之上那精美的砖雕。老乡还回忆出了近十座被毁掉的古庙宇。

据《龙门县新志》(P50-57,P77-78)载,龙门城所建的坛庙、楼阁亭曾有:

社稷坛,在城东门外北隅,改卫为县后,康熙年建。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庙,在城东门外南隅,改卫为县后建。风云雷雨位于中,山川位于左,城隍位于右。

先农坛,在城之东南郊。

厉坛,在城东门外城北隅,即今城隍出巡处。

旗纛庙,明永乐年建,在前都司署内,今圮。

文庙,城东北隅,由北城以迄东街,约八亩有奇,自汉唐设县以来即建,现为按明弘治年的原制建置。中为大成殿三大间,前为露台,两侧东西庑各五间。

崇圣祠,旧名启圣祠。

关岳庙,即武庙,在城十字街西路北,清康熙七年建。

梓潼庙,即文昌庙,城西南隅,明万历年间所建于西北角,清代移建于城西南角

武成王庙,即东岳庙,城小东门外。

城隍庙,城西南隅,明宣德三年建。

关帝庙,西城下、大东门对过,西门外,各有一座。均已坍圮。

三皇庙,城南街。中塑伏羲、神农、轩辕氏等像。

火神庙,城北街中间,明天启三年建。

马神庙,城北街,明景泰三年建。

元帝庙,即真武庙,县府街东,明正统初年建。

魁星楼,城东南隅。旧系角楼,清康熙七年,通判黄玉铉、卫守备王之屏改建。

观音寺,城内有三。一在南街五道庙巷东,其二在县府东西,称之大小观音堂。

药王庙,在东关厢。中塑药王孙思邈像。正殿三间,东西房各三间,庙门一间。

八蜡庙,在大东门外,康熙四十七年建。

龙神庙,在小东门外,明万历三十七年建。

悬珠观,在南门外南岩上,分上下二寺。是龙门城风景绝佳古寺之一。

财神庙,城北街之西,西邻普济寺,系清代建筑。由街抵北城,区分为二院。

文昌阁,在南门外南岩寺保障台上。即为现今的奉山庙所在地。

南岩杰阁,在南门外南岩绝顶。

凌霄阁,在县城大南门城上。

敬一阁,在县城文庙内。

三清观,在大东门外,寺院二,庙貌幽古,工程精良。

据记载中所称,这些古坛庙、楼阁亭等大多在民国期间已被县府各机关、学校等占有,其中有一部分也早已坍圮,而留在老乡记忆中的只有老乡所能回忆出的:龙王庙、马神庙、火神庙、城隍庙、五道庙、泰山庙,还有被老乡称之为大寺庙的普济寺,总共还不到10座。这其中除了普济寺被可恨的小日本拆毁外,其余剩下的几座皆毁于“文革”之中。

龙门城中的标志性建筑,是高高矗立的重光塔。据正统十四年(1448年)的《杨都督武襄公生祠记》载:“有寺曰普济,塔曰重光,皆上所赐名,而镇朔将军都督杨公之所鼎建也。”此后,万历年都督倪尚忠重修。塔及寺在县城东北隅,今寺已倾圮,惟塔尚存。

重光塔为五层八面砖结构,一、三、五层券门在一侧,二、四层券门在一侧。三、五层券门楣各有石匾一块,五层拍照后经放大仔细辨认,应是双层“大明敕建重光塔”几个字,匾是否有落款无法看清。

庐主曾与罗哲文老先生一起攀登过此塔,并作画一张送与我,他应该最有发言权。

龙关镇的南山,也即明时的龙岩山半腰,建有“烈士纪念亭”一座,亭前有两块石碑,一块立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为察哈尔省龙关县立,纪念解放龙关县的英烈。另一块立于一九五四年五月三日,纪念抗美援朝中的烈士。





野人老J于 2007-03-07 09:03:44 发表在分类:正在消失的古堡
(48471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