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购书书目(一)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01 《快速识别多音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于振报;出版日期:2006.05;购买地点:网购。
本书是网友“废品先生”积十数年功夫编撰而成的多音字字典,在天涯等网站有发表,幸得有识之士帮助得以出版,读本书,感觉自己的国文功底实在差得可以,偏偏是,不懂的时候也没有经常想起来翻翻,惭愧惭愧。
02 《中国长城》山东画报出版社,作者: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译者:沈弘,恽文捷;出版日期:2006.04;购买地点:闲逸书屋。
06年5月随小站前辈老普、严欣强等赴山西、河北等地确认几张长城老照片,顺道做一些考察。其中一张就是盖洛当年所拍摄的“水口”,至今保存相当完好。回来以后逛书店,忽然发现这本中文版的《The Great Wall of China》,欣喜之下赶紧买下来,随后为了找到原版书,google到了一大批长城老照片和盖洛本人的其它基本著作,如《扬子江上的扬基佬》(A yankee on the Yangtze)。
03 《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木心;出版日期:2006.01;购买地点:闲逸书屋
我是穷人,买书多半上网上买六七折的书,或者干脆去孔网。闲逸书屋是广州为数不多的长期8.8折销售的书店,书店不大,进货挺勤,不过在人文社科方面基本上是从学而优进货。我习惯一个月去一次,挑挑杂志(杂志也8.8折),顺便看看书以便回来网购。那次买《中国长城》顺道看见这本所谓的大陆第一本木心文集,觉得装帧不错,又被陈丹青、书话等讨论撩拨动了心思,于是买回了这段《上海赋》,结果是至今未看。
04 《精神在别处——布拉格艺术之旅》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5.10;作者:渠岩;购买地点:网购
我是把这本书当导游书买的,事实上,它不是,这是作者旅居布拉格几年来的文字集合。详细的介绍了波希米亚这块浪漫之地的历史、风物、景致。在恢宏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之外,作者更多的是介绍了这块土地上的杰出人物: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rea,瓦斯拉夫.哈维尔(Vslav Havel),弗朗兹.卡夫卡(Franz Kafka),斯美塔纳(Bedrich Smetana),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还有作者未曾提到的赫拉巴尔、伊凡.克里玛。这是一次完完全全的精神之旅,我甚至在看书的时候真的就听着斯美塔纳的《我的祖国》,或者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
05 《命运夺走我们的一切——弗里茨.翁德里希传》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6.01;作者:维尔纳.普菲斯特;译者:何妙生等;购买地点:网购
这是三联音乐生活丛书的一本。当初受这个华丽的书名蛊惑买了一本。细看之下甚觉欣慰,如果看这本书之前对西方歌剧界毫无了解的话,这本书让我有了一点点轮廓的认识。英年早逝(1963年)的翁德里希是战后德国最负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一个在贫穷中成长和被发掘的天才。我不太习惯看传记,别人的成长足迹不免会被传主美化,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真实而不过于平淡。可惜我们现在只知道这世界有三大男高音。
06《出三峡记》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6.01;作者:晋永权;购买地点:网购
这些年回家,总会被一种巨大的莫名情绪压抑。城市在一天天变高变漂亮,江边总是触目惊心的裸露着建筑物的废墟或者被“坚壁清野”掉的光秃秃的江岸,因为它们都在等待一个叫做二期、三期水位的海拔高度。顺从和忍耐如果是一种品质的话,我应该永久的向故乡父老们致敬,上百万人背井离乡的离开那个带给他们骄傲也等给他们痛苦的三峡,即便是上帝指引着的摩西估计也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但是,我的家乡父老默默的接受了这个命运。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怀着浓厚的对故园的回望,在我看来,还不如晋先生的照片有震撼力,或者是这部电影的美术指导的油画。这本《出三峡记》是主流媒体出版的为数不多的反应移民的图文书之一,就我所知,其它的就只有人大教授王以培先生前后出版了三四本以其行踪为主线的报告文学,其中《新田白水溪》为本人最爱,无它,那是曾经的故土。
07 《巴黎到月亮》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8;作者:亚当.戈普尼克;译者:晓征;购买地点:唐宁书店
这是我在唐宁买过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娱乐至死》第二版。大约在2006年年初,和朋友一起无聊去环市东华侨新村一带瞎晃,忽然心血来潮去了世贸脚底下的那条淘金路,忽然想起来那个地方有广州另一个很有特色的书店——唐宁。地处商务行旅区,唐宁似乎也有一点装饰出来的雅致,也确实有不少文化、媒体界朋友愿意来这个安静的书店。巴黎到月亮是做着戈普尼克对自己几年巴黎生活的回忆,非常细腻的描述了美国人心目中的精致、高雅、时尚的巴黎的种种文化生活现象。
08 《单行道》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3;作者: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王才勇;购买地点:网购
买这本书的时候798似乎正在搞什么展览,想起“单向街”就买了下来。当然本雅明本身也是吸引人的因素。但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却很让人失望,似乎他们也学会了译林出版社一度很喜欢的那种恶俗的封面设计,封底为了吸引读者还是其它原因,大段摘引了文中关于书籍和妓女的一段描述。译本的文本本身问题不大,可是译者似乎过于低估了读者的理解能力,每篇文章后面又加了一段长长的译注。这本书最终我也没有看完。
09 《单行道》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9;作者:瓦尔特.本雅明;译者:李士勋;购买地点:学而优
年底的时候陪一同学去学而优新港总店寻找人文社那套中国小说史料丛书,结果早已售罄。失望之下在店里转来转去,结果就看见了人文社出版的这本《单行道》,装祯很俭朴,内附照片几张,其余就是译文,尽管没有仔细看,但足以抚慰我因为江苏人民那个本子而失望的心:)
10 《精神生活.意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8;作者:汉娜.阿伦特;译者:姜志辉;购买地点:学而优
继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以后,汉娜.阿伦特似乎特别为06年的学者注意,其主要著作《黑暗时代的人们》、《精神生活》系列,其个人传记也被翻译出版,更好玩的是,国内某间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喊那,阿伦特》的“时尚读品”,可见其影响深远…我本来是要买《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因为怕看起来累,可是卖完了,只好买了这本,至今未看。
11 《经书浅谈》中华书局;出版日期:2004.03;作者:杨伯峻;购买地点:学而优
因为和+谈起她们学习的论语研读,找了几本资料看了看,忽然发现虽然现在有什么“国学热”,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对这个真正上过心,唯一的成就就是学生时代做文言文阅读一般能拿满分。买本杨老的书,先普及一下基本知识吧,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
12 《从存在到存在者》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8; 作者: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译者:吴蕙仪;购买地点:学而优
这是和《黑暗时代的人们》一起被编入“彼岸人文译丛”的一本书。那天在网上发现居然有一个专门介绍埃马纽埃尔的中文网站,大为惊异,原来这个世界我们不了解的东西那么多。不过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好好研读,或者,永远不一定读得懂。
13 《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6.04第三版;作者:马丁.海德格尔;译者:陈嘉映,王庆节;购买地点:网购
三联出版社今年又修订出版了一批哲学社科类图书,其中就包括这本海德格尔的经典著作的经典译本。人确实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思考起来很可笑。当我费力费神的去理解这些定义、理论和思辨时,往往是不一会就睡着了。人之浅薄可能也在这里,不懂还不愿意下苦功夫。
14 《巴黎的忧郁》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5.07;作者:沙尔.波德莱尔;译者:亚丁;购买地点:网购(1935年生活书店,1981年译本)
很喜欢这个译本,亚丁先生的译笔相当到位,虽然不是生活书店三十年代出版的版本,却配了三十年代的图片,看起来很舒服。个人喜欢《巴黎的忧郁》胜过《恶之花》,也许是不愿意或者不懂得去理解诗歌的缘故。
15 《朗读者》译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3;作者:本哈德.斯林克;译者:钱定平;购买地点:网购
我并不喜欢这本小说,主要是冲着童自荣的朗读CD才买的,尽管买回来也没有听……不过故事我反而看完了。一个貌似忘年的情欲故事情节,骨子里,做着表达的却是一种尊严,一种对缺失了的东西刻意回避却始终逃不脱的悲剧。
16 《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8;作者:卡勒德.胡赛尼;译者:李继宏;购买地点:网购
不知道怎么赶时髦买了这本书,好像苦难总是能吸引大多数的眼球,就像桑塔格所讲的关于他人的痛苦,这是一个娱乐的年代,他人的苦难也能成为大众的谈资。这个关于兄弟与友情、负心与救赎的故事之所以在北美那么轰动,更多的是因为作者和故事都来自于一个苦难的国度:阿富汗。
17 《魔灯:伯格曼自传(电影馆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1;作者:英格玛.伯格曼;译者:刘森尧;购买地点:网购
伯格曼无疑是我喜欢的导演之一,就像我喜欢看伯格曼自己讲他和利弗.乌曼的爱情故事。尽管乌曼主演的那部《呼喊与细雨》我至今没有都只是放在抽屉里面,可是我竟然买了一部乌曼在其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的《遥远的桥》(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当年的肖恩.康纳利,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及还不是很红的罗伯特.雷德福)的DVD。尽管相比瑞典国宝级导演斯蒂勒(Mauritz Stiller),伯格曼在瑞典人心目中似乎是一个异类(蒙一位留学瑞士的同学告知,不定准确),我还是喜欢他那一系列浓重宗教和哲学思辨的电影:《第七封印》、《处女泉》、《野草莓》、《芬妮与亚历山大》还有我没有看过的《秋天奏鸣曲》《冬之光》《假面》以及等待看的《呼喊与细雨》。伯格曼这部自传完全可以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对照着看,台湾刘森尧先生的译笔也不错。
18 《低俗电影——米拉麦克斯、圣丹斯和独立电影的兴起(电影馆1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7;作者:彼得.毕斯肯德;译者:杨向荣;购买地点:网购
买这本书的时候不幸被几个同学看见,大家惊呼“你真俗”:),我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评价。这本书以罗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1985年接手美国电影节并把它变成圣丹斯(Sundance)电影节开始,写到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和鲍勃.温斯坦(Bob Weinstein兄弟将他们一手创建的米拉麦克斯帝国彻底的卖给迪斯尼,自己成立新的温斯坦影业公司结束,生动的描写了自1989年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以其处女作《性 谎言 录影带》(Sex, Lies and Videotape)参加圣丹斯电影节并最终卖出去获得极好的市场效果,以此作为美国独立电影运动的发轫,一直到米拉麦克斯2002年以《芝加哥》(Chicago)一片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为结束,描述了近二十年以圣丹斯和米拉麦克斯公司为两大推动力的美国独立电影发展史。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落水狗》《低俗小说》《三色》《两生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疯狂店员》《弹簧刀》《心灵捕手》《莎翁情史》《哭泣的游戏》《乌鸦》《猜火车》《惊声尖叫》《浓情巧克力》《美丽人生》《杀死比尔》乃至《指环王》系列都和这场持续至今的独立电影运动或者其主要推手米拉麦克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间很多故事读起来惊心动魄,身临其境,如果人人都像剪刀手哈维一样热爱电影更善于卖电影的话,这个世界将不可想象。独立电影也从低成本小制作渐渐地变成和大公司电影一样的高预算高宣传成本,电影还是电影,但是做电影的梦想越来越昂贵。
19 《当世界向右的时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05;作者:毛尖;购买地点:网购
这本书大概是毛尖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个人选集(较前还有一本电影笔记),还算好看,但远没有达到其后来在《万象》上发表系列文章的才气、灵气和俏皮。毛尖无疑受惠于她生活过的两座城市: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的那些前辈学人如刘绍铭、林行止、董桥、李欧梵成了这位灵性女子的师长和朋友,我们的阅读也从此多了一份乐趣。
20 《慢慢微笑——毛尖自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1;作者:毛尖;购买地点:网购
第一次读毛尖似乎是在《万象》杂志2005年某期上看到的《我的叔叔毛姆》,显然我的阅读体验是被大大的延后了,当时,我甚至还可笑的以为这位毛尖同学真是毛姆的亲属:)。刘绍铭先生说毛尖的文风是“俏皮、乖巧、风趣、幽默”,确实,不带刻意的讨巧的文字,阅读起来就像这本书的题目——《慢慢微笑》。毛尖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非常不错,尤其是第一部分“布鲁姆斯伯里情事”和第二部分“没有人是完美的”非常好看,“被剪贴的告白”部分也很好。最后一部分“亲爱的上海”基本上是《当世界向右的时候》的浓缩版,倒没有特别的感觉。新《万象》杂志的依托出版单位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的这个毛尖自选集应该基本上包括了目前毛尖的主要的代表作品,当然,还期待在《万象》和其它地方看见更多的毛尖的文字,尽管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值得看的好文章。
21《误读》新星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06;作者:安伯托.艾柯;译者:吴燕莛;购买地点:网购
安伯托.艾柯无疑是个天才,两本纯粹以我们熟悉的“恶搞”方式写的《小记事》幽默诙谐但不失深沉厚重。《小记事2(带着鲑鱼去旅行)》曾经在国内畅销一时。不过,看这样的书还是需要一定的阅读背景,要不然很难被搞笑~
22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6.07(新版);编著:阮义忠;购买地点:网购
这其实是一本老书了,正如作者阮义忠所说,尽管是二十年前的作品,但是现在看起来仍然不过时。确实,就像《精神在别处》中提及的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这里他仍然是人性见证者,还有马格南组织,还有布列松。更让我高兴的是,我已经找到老版本。
23 《童年与故乡》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3.08;作者:奥纳夫.古尔布兰生;译者:吴朗西;购买地点:学而优
尽管不是丰子恺先生手书译文的那个老版本,但是文字还是那些文字,图画还是那些图画,装帧还是那样舒服,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喜欢上了这本薄薄的书,尽管孔网买得到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先生手书的版本。这本书包括了一个人乡愁的两个主要来源:童年时代和故乡,难怪光是听名字我都喜欢,更何况还有诗意的译文和优美的漫画。
24 《苦难的俄罗斯——契柯夫小说插图80帧》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3.08;作者:库克雷尼克塞,契柯夫;译者:汝龙 蓝英年;购买地点:网购
这是和《童年与故乡》同时出版的另一本画册,为契柯夫小说的几十幅著名插图。某次和一位在网上偶然遇见的中戏学生聊天,对方说契柯夫是过去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剧作家,在一百多年前已经清晰预见了我们这个时代。恕我浅薄,至今也没有好好读过契柯夫的小说,但是,这部画册,无疑是沉重的。
25 《我最宝贵的》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5.07;编著:思乐维 等;购买地点:网购
如果说《苦难的俄罗斯——契柯夫小说插图80帧》中是异国过去时代的苦难直观的表达的话,那么由香港乐施会和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共同出版的这本《我最宝贵的》画册记载的人物,则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苦涩。那么多平凡的人们视为最宝贵的东西,在我们这个已经部分富裕或者中产了的城市里也许不值一提,但那就是他们生命中最珍视的东西。收入和分配的不均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很高兴有这样的机构为孩子们做这样的社会调查,也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做下去。我最怕看到的却是,某电视台做的类似换位的真人秀,苦难成为娱乐对象于我是一种侮辱。
老涧于
2007-01-18 21:26:33 发表在分类:
粤读时光 中
(49754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