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6-09-07 Thu

《镇南、火焰二墩辨析》(五)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五)
导致专家误判,定论王仪建筑九眼楼之因有二。
其一、源于如何判断《隆庆志·武备·烽燧》一段文字。
其二、源于南山筑墩与宣府南山防线相混淆。
《隆庆志·武备·烽燧》:“嘉靖二十二年,巡抚都御史王仪奏讨内帑银若干,欲于金陵之后筑墙修墩为拱护计。诏下礼部,行钦天监,差官来相之。相之者谓在九节之外,无伤龙脉,可筑也。礼部以闻于上,允其请。仪乃委佥事程绶董工役墙。自红门东至四海冶,西至羊头山,红门左右修墩十四座,墩墙相连。谓四海若有警,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其在红门守瞭者,自北而入墙之南而瞭北,诚拱护之切务也。愚民不知,以为美观焉”。
嘉靖二十二年前后,宣府东路隘口、山顶、要道,均已遍布墩台。
《宣府镇志·亭障考·塞垣》载:“东路边墩共一百一十七座,腹里墩共二百四座,新添墩共二十六座”。
查《隆庆志·武备·烽燧》:隆庆卫官军守瞭七墩、隆庆右卫官军守瞭六墩、隆庆左卫官军守瞭八墩、怀来卫官军守瞭十墩、永宁卫官军守瞭三十五墩、四海冶备御官军守瞭四墩,共计七十墩。(各墩名称省略)
嘉靖二十二年,“十四墩都御史王仪添筑,永宁卫后千户所官军守瞭”。该十四墩为:
“将台墩 大红门口墩 小红门口墩 张家口墩 川口墩 虎皮墩 东二墩 东三墩 东四墩 东五墩 东六墩 桅杆山墩 桃木冲墩 老虎窑墩”。
上文表明,都御史王仪所添十四墩,被收入于宣府东路墩台之列。
王仪于七十墩之外,又“添筑”十四墩。说明七十墩均早于王仪之添墩出现。
王仪所添十四墩,只围绕大、小红门、张家口一带,所列墩台名单中,并未涉及四海冶一带地方名称,更无火焰墩。何谈火焰墩或九眼楼为其所筑?
大红门在隆庆州城南,州城距四海冶一百一十里,四海冶距火焰山三十里,计一百四十里(里数见上文),间隔山川。如无东路、居庸其他之腹里墩、接墩,仅十四墩如何能够传警至居庸?
查《明实录北京史料》:嘉靖二十二年“五月甲子 命修筑永宁大小红门并柳沟口” ,与“红门左右修墩十四座”相合。并无羊头山至四海冶火焰山修墙之记载。
我们可做如下理解:1、自红门一带入内,可通陵寝,王仪于此补添墩台十四座,墩墙相连。2、以红门为中心,东至四海冶,西至羊头山,连年经营,业已形成预警防线。四海若有警,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
火焰墩为蓟镇防区,距四海冶尚有三十里路程,书中只提四海冶,未涉及火焰墩。筑火焰墩或九眼楼之举,不可寄挂于王仪功劳簿上。
嘉靖二十九年(西元1550年)“庚戌之变”,虏骑杀奔京城,由古北、镇边、白羊等口出边,京畿震动。嘉靖三十年(西元551年),蓟镇分为蓟、昌二镇,以昌镇直接守护陵寝,《四镇三关志·建置考》:“嘉靖三十年分蓟、昌为二镇,设提督都督一员护视陵寝,防守边关,遂为昌镇”。
南山在陵寝之北。宣府遂筹划建立宣府南山防线,以阻止虏骑由隆庆南山各隘口进入陵、京。
延庆地形为一条东西大川,南北山岭习惯称之为南山、北山。古籍中多处出现“南山”一词,但不可与嘉靖三十六年南山防线相混淆。
“三十五年,兵部侍郎江东疏请修筑南山联墩,从之”,防线东段“自岔道东抵四海冶镇南墩止”。(见《宣府镇志·亭障考》)此为南山防线最初形态。
《明实录》亦载:“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三月乙丑 总督宣大侍郎江东言:怀来南山隘口逼近京师,请修筑墩台御虏,添设守备一员于岔道城,而以口北道参议张镐升兵备副使,无事则屯隆庆,防秋则移岔道提调守备官军。兵部复奏报可”。(见《明实录北京史料》嘉靖三十五年)
三十六年(西元1557年)世宗根据奏报,“赐山西按察副使张镐兵备怀隆”(见《宣府镇志·诏命考》),宣府南山正式于嘉靖三十六年成立,归属怀隆兵备道。
《山西宣大三镇图说》将南山防线延伸,谓南山“东起火焰山,西抵合河口”。此为最初南山防线之延伸。
“自岔道东抵四海冶镇南墩止”,必须经过火焰山。而万达已于嘉靖二十八年将宣府镇南墩、蓟镇火焰墩连接(嘉靖三十年已归属昌),因南山防线需要,此时火焰山正式划归宣府。蓟镇防区退至北京结一带。(见小站alun友考证“接次墩”具体位置一文)
嘉靖二十二年,隆庆州虽有南山地名,然南山防线十四年后方才出现。王仪所添筑之墩台,只参与防守大小红门一带,非南山防线“东起火焰山”之含义。
如此,导致误入歧途。


图片1、火焰山楼西部营城子
图片2、三里边墙





诗书于 2006-09-07 12:56:11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837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