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古堡-宣府中路:赵川堡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一、赵川堡
从京张高速宣化出口驶下高速公路,向收银员一打听,前方红绿灯路口向左拐便是赵川堡。至路口发现一个路标指着赤城方向,这条公路便是112国道。顺着宽阔的公路一路向东而行,路边我们首先看到了赵川镇中学,不用说赵川堡就是眼前那些建筑了。
(一)城堡
我们立即停车向路边的老人询问,赵川堡的老城墙是否还在?老乡迟疑了一下,含糊地回答:“应该还有吧,你们顺着左侧这条道进去找找吧。”镇中的小道,如同其他乡村一样,被数个铁柱挡道分割,不用问这一定是阻止大车进村,以保持村中的一片清静。在老乡的一路指点下,我们终于将车开到了一个非常之热闹的闹市区。
这是以一个十字路口为中心的大集市,去过了北方很多的堡子,还没有见过如此大的乡村集市,看样子112国道带动了这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头攒动的集市,让我一下感到非常之不适应,难道我们走错了地方?赶快找几个上年岁的老人问一下吧。问过数位老人后,终才得知,这里便是古老的赵川堡的中心,边堡的残墙只有北侧还有局部的残存。
赵川堡始筑于明宣德三年,嘉靖十三年增筑之,隆庆四年始甃以砖。整个城堡周四里有奇,高三丈五尺。“东、南两门,城外有池。”(《大清一统志》)
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设操守官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二百五十三员名,马六十三匹。于大小白阳之间分边三里二分,边墩五座,火路墩一十二座,内沙嘴子极冲。边外西古道一带青把都部落驻牧。”
赵川堡四面距山颇远,但适当又是交道要道,“公差夷使往来殆无虚日,堡军一切递送供应,疲于奔命,类多逃走,”但因此堡为操守驻守,“官员卑微,支持尚艰,奚责防守?”因而向朝廷建议“宜复原额官军,改操守为守备,以资弹压,则军伍充而体统亦肃矣。”
清初赵川堡设把总,雍正十二年改设千总。所辖边口台汛六处。(《畿辅通志》)
明时、清时的赵川堡是中路的交通要塞,今天的赵川镇同样是交通枢纽,112国道擦着老边堡南侧而过,使得古老的赵川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乡镇集贸市场。80年代,地方地府曾于赵川堡十字街的两侧修建了成排的仿古建筑,这仿古建筑替代了古老的民宅,应是集贸市场最早的雏形,如今这些仿古建筑虽已破旧,但集贸市场却是异常的红火。我们问市场中的商贩,今天是否是大集,商贩告诉我们,一般来说逢三、六、九是大集,但现在市场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人流如潮。
如此蜂拥的商品集贸,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古老的边堡和文明当然也是最为直接的受害者。当然的老乡们,已很少有人关注城堡的存在,即使在我们问到何处是城门,何处有古庙时,一些老乡竟然是一脸茫然,并且还不解地说道“你问这些干什么,这有什么意思呀?”并且还极不愿意地理我们,真让我们感到十分的伤悲。只有一点让我们欣慰的,倒是一名10多岁的男童,没想到他对家乡的城堡倒是了解不少,带领我们在北墙转了一圈,还无奈地告诉我们,北墙豁口处那堆乱石都是挖土墙时,从土中筛出来的。但孩童毕竟太小,对于赵川堡的历史还是知之甚少。
当地经济的发展,老乡的木然,赵川老堡的保护也就可想而知了。老乡告诉我们,城堡拆于50年代至60年代之间,而城门早在50年代已全部被拆。据说以前城门上还有匾额,但老乡说这些匾好像是砂质的石块,也已与古堡一起消失了。
如今的城堡,除了北墙还有一段不连续的残墙,东墙还残有几处残壁,南墙和西墙已经踪影皆无。即便是这幸存的北墙,由于老乡挖土墙中的黄土垫院宅,也被挖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土墙中的碎石被凌乱地堆在豁口处。据那位乡童告诉我们,挖土事件发生在2005年。
城堡已被无情地毁掉,当地乡政府可能为了告诉人们这儿曾是古堡,在古堡原有的四面建起了四座牌坊,其中两座建在原东、南两城门旧址上,北侧一座建在十字街的北端,西侧一座建于乡政府大院的对面街头。史料中记载了赵川堡有东、南两座城门,但当地老乡却告诉我们赵川堡有四座城门,所以建了四座牌坊。因而这四座牌坊而都起了四个门的名字,即东门安宁门、南门永安门、西门平安门和北门永胜门。难道在后期,赵川堡又在北墙和西墙开了两座城门?这可能难以说得清了。
(二)古遗迹
城堡已惨遭破坏,当然古遗迹也难以幸免。据数位老人不完整的回忆,我基本了解到以前的赵川堡建有以下的古庙:大寺庙、城隍庙、玉皇庙、老爷庙、火神庙、山神庙、奶奶庙、五道庙等等。这些古庙,除了五道庙还有一堵残壁存在,其他的大都毁于50年代。而且在40多岁中年以下人群的脑海中,鲜有人知道自己的故乡还有这么多的古庙存在过。
突然发现,照片上的方位标错了,不是南墙,而是北墙。今天要出差来不及改了,请大家包涵呀。
野人老J于
2006-08-25 08:33:34 发表在分类:
正在消失的古堡 中
(48519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