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城事
 任百姓评说 

2004-11-10 Wed

人才缺失凸显文物保护之痛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新华网河北频道 张立文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有国保单位1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000余处,还有市、县级保护单位及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数十万处,其中相当多的文物点需要通过维修来加以保护,以增强它们抵抗"病害"的能力,让它们"祛病延年",也为我们向下一代完整地交出文化遗产创造条件。但是,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并不乐观,相对于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维修工程,我国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数量明显偏少,队伍的整体水平也偏低,许多地方的保护工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

认识差距致使一些文物保护弄巧成拙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在首次召开的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汇报会上指出,由于现行的文物保护工程在管理体制、理论、方法等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公众包括少数从业人员对文物保护工程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比如,把文物保护工程等同于一般的建设工程,等同于一般的房屋修缮,其结果是在实际操作中草率处置文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河北省迁安市的白洋峪关长城修复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回忆说,2002年我们的长城考察团去那里考察时,发现由于施工队不懂文物修复技术,修复的300米"长城"看起来近似于一道"白墙",而且把另一段原来基本完整的墙体也用白灰勾抹砖缝的方式修复,使长城的历史信息荡然无存。当地文物部门对修复方案进行了审批,却不对施工队伍提出资质要求,不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管。而破坏行为已经发生后,文物部门仍无动于衷地陪同着我们考察团来考察,说明文物保护意识就存在着问题。

实际上,文物保护工程与一般的建设工程大有不同之处。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先生解释说,两者首先是价值取向不同,一般建筑工程追求的是建筑的使用价值,建一个大楼,修一座桥梁,首先考虑它是否实用。而对文物建筑进行维修保护,考虑的是它的历史价值,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要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它,作为一座古代建筑来研究它;其次,由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殊本质,就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必须严格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不能单纯追求焕然一新,金碧辉煌,而是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的原来面貌,找出修复的依据,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文物本体的原状;第三,一般工程建设面对的是一片空地,要按照设计的意图建造起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物,而文物保护工程的对象是文物本体,它原本就已存在,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所要做的工作要大大超过现代建筑,如要对保护对象文物本体进行详细的勘察测绘、认真的研究设计等;第四,文物保护工程要求把文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如失火、坍塌等,给文物造成损害将是永远不可能弥补的。

一座文物建筑如果修坏,人们将永远失去这件文物。即使按原貌复原,也只能是原来文物的一件标本,而不是它本身。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难解文物保护之渴

单霁翔说,国家文物局近期将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重点安排西藏布达拉宫、故宫、长城、应县木塔、云岗石窟等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文保专业人员和维修队伍。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文物保护工程施工队伍的素质令人担忧,专门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的专业施工队伍却几乎没有。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杜启明说,除极少数经过严格训练,掌握一定的文物知识和维修原则外,河南省承担文物保护的施工队伍绝大部分是以民技工为主体,而且主要还是以农民工为主,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村村都有古建队,人人都会修古建"现象,这些施工队伍中的从业人员,大多为临时性质,靠一般的木工泥工手艺,在某些参加过文物修缮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他们的脑海里缺乏文物的一般常识,不知道文物维修的一般原则,有的是积德行善的思想,装的是将文物"焕然一新"的意识,许多文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被"修"得不伦不类,大大降低了文物的价值,甚至对文物造成破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说,目前,由于正规专业培训的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我国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中的很多人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也没有条件接受系统的培训教育。不仅专业技术知识老化,而且在文物保护意识、理念等方面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据2002年公布的《中国长城万里行考察报告》,绵延12700华里的万里长城,目前可辨认的墙体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而且还在继续缩短。为何总是在长城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之后,文物部门才"痛心地发现"?河北省青龙县文物保管所这个基层文保队伍的窘况可窥一斑。青龙县文保所1982年成立,负责看护境内184公里长城和几百件文物,可是全所总共只有3个人,每年的经费是2000元,连买煤取暖都捉襟见肘。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主任杨军昌说,陕西虽是文物大省,但在一线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人员不到70人;敦煌文物保护所副所长苏伯民说,敦煌莫高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虽然洞窟壁画的修复技术虽然在逐渐成熟,但现在懂得壁画修复这项技术的专业人员却十分奇缺,近500个洞窟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技术却保护不过来的困难更让人焦心。

单霁翔说,我国从事文物保护工程的人员约有7万人,其中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1万人,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应达到40%即约2.8万人才比较合理;勘察设计单位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能够独立承担大型复杂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的单位也太少。

基础研究薄弱危及文物保护事业

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单霁翔举例说,日本奈良重修唐昭提寺,先搭建了一个工业厂房将整个建筑罩在里面,然后才按部就班进行工作,并且从历史、艺术、材料到建筑结构,每项都有详细的研究报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了举办中国汉唐文物展,用了10年时间筹划展览,对相关历史、艺术、技术信息进行了大量透彻的研究。

文物建筑及遗迹存在了数百年乃至整千年,本身携带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它进行的保护工程,从勘测、规划、设计到施工都需经历一个详细的过程,将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的记录下来、收集与此相关的每一个资料,对今后研究该文物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但由于我国文物保护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一般都不太注意收集这些重要的资料,这给今后的保护工作带来困难。

董耀会2002年登上修复完工的辽宁丹东虎山长城时不禁叹息:"太新了!"这段长城复建前虽然对基址进行了周密的考古发掘,但并没有按考古所获得的长城式样、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际上,原有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但是今天出现在游人面前的虎山长城却大量地使用城砖,这样一来,将所有的考古遗址几乎完全的破坏掉了。董耀会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长城的复建工程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单霁翔坦言,我国的文物保护工程法规体系的框架还是初步的、粗线条的,还很不完善,文物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材料、工艺、验收等工程技术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就导致难以按统一的技术规范实施和管理工程。但是,进行规范标准编制的工作量大,技术、程序十分复杂,需要举全国之力才能完成,可目前能够承担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研究、起草工作的专业人才却相对匮乏。

缺乏对传统工艺技术和新技术进行研究的人才,亦是文物保护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古代地方建筑多是匠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师徒相传,身教口授而建造的。当时信息交流不畅,在阻碍了技术交流的

同时,也导致了丰富多彩的古建筑营造技术、手法的形成。这种多样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

单霁翔说,从整体上看,由于人员素质问题,目前我们对这种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重视得仍很不够。有些文物单位在编制设计方案时简单地套用常见的官式建筑资料,将教科书上现成的建筑手法以及造型不加选择的照搬照用,损害了古建筑的价值。

有鉴于人才匮乏、队伍不整给文物保护工程带来的种种难题,在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汇报会上,与会的一百多位文物保护业内人士建议,应通过与大学联合办文物保护专业、举办古建所长培训班和文物保护工程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与国外大学和专业机构合作选派专业人员深造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培养、培训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和技术人才。单霁翔表示,在从业队伍和人员管理方面,国家文物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资质授予,特别是年检、注册、资质升降级等管理工作,以造就一大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又有正确意识的文物保护维修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及能够满足我国文物保护需要的高水平的文物保护工程专业队伍。(完)

图一:修复后变得不伦不类的河北迁安白洋峪长城。
图二:云南金刚宝座塔:排除险情,恢复确有依据的原状。
图三:布达拉宫维修工程。







新华网“焦点网谈”


转帖于 2004-11-10 00:00:00 发表在分类:长城新闻
(48619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