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卧虎山西路(干沟段)长城~龙潭沟东沟长城考实(一)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本段长城考察范围东始于卧虎山最高处三角铁西至龙潭沟东沟东坡。
卧虎山位于古北口关的西北角,东西走向。此山从远处看象双虎对视(或亲昵),故名曰卧虎山。卧虎山的制高点在东虎的脑袋上,现建有三角铁架一座,向西是十数米高的断崖。断崖过去山峰为卧虎山的西制高点,是西虎的脑袋。断崖下山谷里筑有石砌城墙。从东虎脑袋顶上向西望可见一完好三眼敌楼建于山的西北坡,现暂命名其为可望楼(意为可望而不可及之楼)。从山谷至可望楼之间部分平缓地段修有石墙。
从卧虎山火车站向西至第一座铁路桥头北侧有一条明显的放羊小道通向卧虎山西崖,从这条小道上去,翻过或绕过数个山梁近40分钟后到西崖下的长城。抬头见可望楼在西崖内侧,西虎的左PP上。西虎左PP上的皱纹里还有部分石墙片断,火箭慨叹:古人修长城真是认真啊!
建于卧虎山余脉的长城就始于西崖脚下。长城西北侧山沟里有村名为干沟,现暂命名此段长城为干沟长城或卧虎山西段长城。
崖下第一个楼子残破得只剩中央简拱拱室,应为3眼楼。简拱方向同长城走向,因两侧拱室坍塌,唯剩楼基与中拱独立,从长城别处看象个"凸"形,故命名为凸字楼。中拱上部西南一二门拱间有一粗木柱眼。中拱内部上侧左右各有部分不对称砖孔,一砖深,稍斜,不知合用。
凸字楼向西有一完好的3眼敌楼。中拱内壁上开有上楼的砖梯。上层已平,石灰浆面上可见明显的方砖印。火箭在此捡到一块极小的滴水瓦残片,花纹内容似乎是朵花。楼内有王虎、任树垠98。12。19记"火车站至此50分钟足可,火车站高200米,此楼高510米",另有严老师等人题字留念。
此楼南侧被老百姓用城砖石头垒了个羊圈,暂命名此楼为羊圈楼。
羊圈楼修于此坡的顶部。其楼北侧有厚石墙一堵,石墙外有壕沟革断向北的余脉。站在石墙上观察,可见依稀石基向山坡下去,大量碎石倒与旁边沟中,怀疑此石墙应为早于明长城的长城一部分。
羊圈楼东西各有门,门外几步内均可发现登城道残址。
长城向西偏南过一砖楼残址,已无中层建筑,有大量碎砖瓦。
长城向西再过一石台残址。台基加工粗糙,与前面砖楼残基的精细加工的条石基础形成对照,疑为后期长城修建时保留的早期长城敌台。台上见极少量砖瓦残片。
长城向西抵达一断崖拐点,过此断崖,长城与山脊以约120度角向南偏。古人在此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设一圆石战台,起到加高断崖,全面控制的作用。原石台台基用石灰浆修补的非常坚固光滑,其建筑风格与明朝的敌楼迥异,显然是明人后修长城时见此台修的恰到好处,在前人的基础上在精加工而成的。台上用砖修有垛墙一圈,已被毁大部,从残余部分可见垛墙上修有箭口。台内有明显方形砖房基础。显示驻军遗迹。
过园台后长城抵达一座完好的三眼楼,楼内有任老师等的留字标明此楼高海拔430米另记"城边620米"不知何意。楼内有严老师等题字曰"神游至此",故暂命名其为神游楼。神游楼西临断崖,故只设东门。其内部结构同前面几个楼子,皆为三联简拱。中拱侧墙上修有上城石梯。
从东门出沿小路下可绕至断崖中部平台。平台上也依势修筑了高低厚薄石墙两堵。继续向下绕行抵断崖底部砖墙。这是此段长城砖包墙始处。开始段砖墙倾角很大,而马道与垛墙均被人为扒毁剩大量石灰茬子和碎砖石很难走。下至平处方能放心行走。
砖墙时时出现外部砖皮大面积脱离情况,有的甚至露出内部土石夹心,不知是人为还是自然战争缘故,痛心!
砖墙向西延伸,中间于谷底和高处修有二砖楼台,均只剩台基。台基上均有大量残砖碎瓦,还有红城砖。高处的砖楼台西门外城墙内侧修有上城的砖拱券门。
过此台基后长城向西抵至山脉的分叉处。长城由此沿山脉分叉各走南北。其中向北为砖包城墙,向南为石墙。在三岔上修有敌楼和上城砖券门一座。此敌楼亦只剩台基。
长城由卧虎山西虎PP至此三岔共计修有楼台10个其中保存基本完好的敌楼3个(可望楼、羊圈楼、神游楼),中层建筑有残余的敌楼一座(凸字楼),圆石台一座,砖楼残基4个,石台基一个。
火箭人于
2000-02-22 16:26:55 发表在分类:
长城 中
(50049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