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5-12-08 Thu

简议花家窑隘口墙非燕长城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于秉银同志对于长城孜孜以求的精神,本人首先表示景仰!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热爱长城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长城保护和研究的综合意识才能得以代代相传。
该报纸介绍说于秉银同志曾任延庆文管所所长,“几乎亲自走过延庆县域内所有段落的长城”,本人对于于秉银同志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实地探察的广度,无庸质疑。
但是,有许多可疑之处需要与于秉银同志商榷。
第一:《史记•匈奴列传》大家都很熟悉。秦开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这个“造阳”究竟在什么地方?在怀来境内只是一种个人猜测,并无证据。如果强拉硬拽,那就是有人怀疑怀来的枣阳村就是原先的造阳。如果没有证据,那么这里的燕长城说就无法立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二:建筑形制怎能证明这里的“长城”属于燕呢?于秉银同志认为:“在明代,修建土质城墙时用的都是规格大小基本一致的方形木桩,因而留下的是方形的夯窝,而这段土墙是圆形且直径不等的夯窝。”
如何能证明明代都是使用方形木桩呢?如果明代二百多年间修建关城的木桩的形制相同,那简直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果形制不同,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燕长城了?看来,认定燕长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第三:报道说“这段长10米左右的土墙北半段保存相对较好,还有近2米高,……土层夹杂碎石厚度不一”。就地取材,同朝长城也会千差万别,这个也不能证明什么。燕国长城距今大约有两千二、三百年的时间。当时,北京地区温暖湿润,气候相当于现今的秦淮一线,就是说,当时的降雨量大约在八百毫米左右,比现在的水量要充沛很多。 这里正处于大沟的沟口,明代人称为花家窑水口。试想,燕长城竟然在如此环境下保留如此完整,竟然比一千八百年后的明代岔道城、小张家口土边还要完整,这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四:这里实际上是明代花家窑隘口
明代最初无长城,洪武、永乐期间,主要是沿内、外边建立阻隔内外的关隘。大规模创建长城、连接关隘的,应当从嘉靖三十年开始。
明嘉靖二十六年,王士翘任巡关御史(任期一年)著《西关志》时,此地长城还尚未出现:“居庸关所辖隘口:……花家窑口:东南至关五十里,隆庆卫地方,隆庆州界,外口紧要。”
成书于万历初年的《四镇三关志》介绍道:居庸路——八达岭关——石峡峪下——花家窑:永乐年建,龙芽菜沟通单骑,冲。城东头至西头。水口平漫,通重骑,极冲。边城一十六里,嘉靖三十年建。
以上说明,花家窑隘口永乐年(1403——1424年)建。而长城却是在嘉靖三十年建(1551年)。双方相差了一百二、三十年。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两千二百多年前的燕长城能够保留至今,而四百多年前的花家窑隘口哪里去了?怎么没有了一点遗存?
答案很简单,这里就是花家窑隘口。
永乐年间,在此修建了花家窑隘口。一百多年后,长城在花家窑隘口南一百多米处的山脊上通过,最低处有水口。
本人实地观察,花家窑隘口的土边实际上并非长城,而是隘口城墙。正如《四镇三关志》所说:“城东头至西头,水口平漫,通重骑,极冲。”。半山腰和两端山顶上高大土丘,并非墩台,正是明代早期的圆形尖状烟墩(或烽燧)。
本人现发几张照片,方向为东南——西北拍摄。记者照片为西北——东南拍摄。





诗书于 2005-12-08 22:34:04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8613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