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峰:嘉峪关长城维修回顾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关键词: 嘉峪关 长城 维修
雄关雄踞丝绸路
——嘉峪关长城维修回顾
孙一峰
嘉峪关关城及两翼长城等的维修工程(以下简称长城维修)是一项全面、巨大、浩繁的系统工程,曾受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它极高的知名度和文物维修工程的高难度而引起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名人的关注。嘉峪关市委和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意,肩负起保护文物、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率领全市人民,从1984年动议,到1989年竣工,历时五年,“多快好省”地完成了二十二个维修和建设项目,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成为历史,而且它距我们越去越远。二十年后,当人们依偎在雄伟壮观的嘉峪关下指点江山,攀上悬壁之巅抒发豪情,徜徉在两翼长城沿线激扬文字,悬空于万里长城第一墩面对奔流不息的北大河高歌历史,无不沉浸在自信、自豪、幸福和快乐之中,远去的历史又一幕幕地闪现在雄关人面前,如歌、如诉,亲切、可爱……
临 战 前 夜
1984年9月,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是召唤,是命令,是号角,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长城沿线的炎黄子孙如临春风,如逢细雨,久藏心底的希望之芽开始萌动。第一位把“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题词从甘报剪下来送到我手上的是时任政府副秘书长的薛长年同志。为此,我们二人品味、激动了好一阵子。
中国的万里长城,修筑延续两千余年,长达十万余里,很早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其工程之浩大艰巨又居七迹之首。这个伟大而神奇的工程,其坚固的城堡,凌霄的烽墩,笔挺的墩台使不少专家学者为之倾心,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游客豪士的注意力。嘉峪关是明代长城西端的重要关隘,是现存长城沿线保存较完整、形势最为险要的地段。关城巍峨雄宏,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1961年国务院将万里长城以及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处重要地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年加以维修、整理开放,供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起到了进行爱国主义、历史主义教育的作用。1984年8月,国务委员方毅同志再度登临关城,要求既要搞好维修,又要加强保护,特别是对“嘉峪关漫记”那块卧碑要保护好。同年11月16日,省委副书记刘冰在全省旅游工作会上指出,要把嘉峪关城里明代的铺子、房子都恢复起来,把明代的手工业恢复起来,使旅游者来到嘉峪关,就像进到了明代边关城里。
1985年5月24日,省委书记李子奇视察关城时对关城的维修作了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他要我们花点钱,把关城搞得有点声势,“你们要快搞,可以用募捐的形式”。同时题写了“天下雄关放光彩”七个大字,意思是天下雄关确是事实,但是光彩还不够。关城虽为圣地,但水平很低,需要整修。6月25日上午,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子奇同志用很长的篇幅阐述了文物维修保护的意义,以及文物修护同发展旅游事业的关系,对过去关城维修保护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诚恳的批评。他还引用了游客在城墙上留下的一首打油诗:“远听天下雄关,近看破烂城圈,看了非常扫兴,还得自己花钱”,等于给嘉峪关人出了一道思考题。6月26日,李子奇书记在酒泉召开的河西经济开发会上再次指出,必须把嘉峪关整修好。
6月27日上午,副省长侯宗宾率省上委办厅局十多位主要领导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要求我们把关城、魏晋墓的修护利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抓紧做出规划,然后到省上专题汇报。在河西开发会上,决定当年拨款140万元,作为文物修护和旅游开发事业的经费。省委、省政府领导从指导思想、修护任务、集资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作了具体明确的指示,这既是对我们的有力支持,又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没有理由按兵不动。为了落实省上领导的指示精神,6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李天昌、副书记刘恭二人共同找我谈话,要我全面负责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以便加快工作进程。我当时任市委副书记,兼任宣传部长、《嘉峪关报》总编。我表明这应是政府职责范围的工作,由某一位市长负责较妥。他们说这是工作需要,组织决定,我只好听命。
6月29、30日,我召集市政府秘书长路向东、副秘书长薛长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柳玉峰以及高凤山、吴兴海、杨惠福、李治甲、张学俭等同志参加的关城保护和旅游开发研讨会,对指导思想、工作内容、组织领导、资金筹措、舆论宣传等一系列实质性问题进行了商讨,同志们热情充溢,各抒己见,体现出完全的主人公意识和负责、进取、拼搏的精神。
7月4日,市委、市政府在城楼召开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会议,李天昌同志主持,市长解长荣、副书记刘恭、副市长龚雪泉、政府秘书长路向东、副秘书长薛长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柳玉峰、城建局长王锐敏、文教局长贾若楠、财政局副局长顾开贤,还有高凤山、杨惠福、李治甲、吴兴海等20人参加,我汇报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现状,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指导思想、项目建设的初步计划、资金筹措计划、宣传舆论方案、组织领导等六个问题,并建议成立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成立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成立长城维修赞助委员会并发布赞助倡议书。同时提出“文物保护、旅游服务、对外宣传”三位一体的思想和“吃住行,看玩带”的工作方针。会议进行了一整天,讨论十分热烈,一致同意上述意见。
7月8日,天昌和刘恭同志第二次找我谈话,强调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鼓励我放手大胆地工作,随后共同研究长城维修的许多具体问题,并同意我的请求,将几个重要问题提请市委常委会议决定。
7月9日,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决定:同意长城维修和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初步计划以及资金筹措原则;同意成立嘉峪关市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后更名为指挥部),由19人组成,孙一峰任总指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实、市人大副主任郭能祺、副市长龚雪泉、申振清先后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高凤山任主任、后调酒钢职校副校长吕志彪任副主任;同意给办公室抽调一台工作用车,并拨付一笔工作经费;同意成立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李天昌任名誉会长,解长荣任会长,孙一峰、龚雪泉任副会长,理事若干人,并请省内外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名誉会长或顾问。从此,应该说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正式拉开了战幕。
分 进 合 围
7月13日,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定分工和职责。会议认为,具体工作必须遵循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整修和重建相结合,以整修为主;内城修护和外城修护相结合,以内城修护为主的原则。在工作程序上,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单项要求,一次规划,根据财力,分三期实施,交叉进行,争取三、五年内完成全部任务。由于该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时间紧,困难大,要求高,所以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有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干劲和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要团结一致,任务至上,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下定决心,勇往直前。鉴于此,全部工作必须采取分进合围的办法。现就几项重点工作简要回顾如下。
一、集资
长城维修初步框算,大约需要1000万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根据市里当时的财力,是不可能拿得出来的。遵照省委李子奇书记的讲话精神,只好走多渠道筹集的路子,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开展维修嘉峪关城社会赞助活动,而且由市内向市外,由省内向省外,由国内向国外逐步推开。7月19日,全市召开了赞助活动动员大会,根据赞助额大小,以不同方式表示感谢和纪念:
1.单位赞助千元以下者留名纪念册;千元以上者,将在嘉峪关内树碑留名;10万元以上者单独树碑,作为永久性纪念。
2.个人赞助10元以下者,赠给纪念章或纪念证;10元以上、50元以下者留名纪念册;50元以上、100元以下者刻名于匾;万元以上单独树碑,作为永久纪念,均赠给一定纪念品。凡持纪念证者可免费到嘉峪关城游览一次。
3.对赞助贡献大者,特邀前来嘉峪关游览。
4.举行竣工典礼时,特邀赞助单位、个人代表参加。
为使赞助款、物更好地用于维修嘉峪关城,聘请了经济顾问、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技术顾问,进行监督工作。动员会前后,不少单位和个人云集响应,积极投入捐助活动。酒钢公司日前捐款10万元,酒泉地区水泥厂5000元,嘉峪关水泥厂6000元,市物资局5000元,四大班子成员每人捐资100元,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日本友协丝绸之路徒步旅行团一行36人,8月1日在城楼参观时自愿参加义务劳动,并捐资10万日元。全国政协委员、原甘肃省委副书记杨植霖随信寄来200元,原信全文如下:
天昌、长荣、一峰同志:
修我长城,是我国人民应尽之天责。嘉峪关举世闻名,应该恢复其雄伟面目,我拟捐人民币贰佰元,以资杯水之力,虽甚微薄,但表寸心,乞收纳是菏!
敬礼
杨植霖
一九八六年九月六日
青海省西宁市60岁的丁鹤年老太太将中秋节儿女们孝敬她的20元“过节钱”寄来,同时写信表示“作为炎黄子孙,要报效祖国,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建筑保护好,让她永远长存。”
甘肃省第三监狱正在服刑的人犯张文、郭元军、王吉有、姚尚贤看到《甘肃日报》关于维修嘉峪关长城赞助活动的消息后,随信寄来66元钱,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失足青年,每当我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生长在八十年代的青年,却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就十分惭愧。虽然我成了人民的罪人,但党和政府并没有抛弃我,却伸出温暖的双手来教育和挽救我。我悔恨过去自己给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并想现在怎样为祖国出一点力呢?正当我徘徊的时候,看到了重建雄关的消息。我虽处囹圄,但是经过党和人民以及甘三监领导的教育,已经明白了只有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才是正道。我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捐在重建雄关上,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并为自己能献上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和高兴。各位领导,请相信我,收下一个囚犯的一片心意。”
不到半年时间,集资24万多元。这一切都说明:中华儿女的心是相通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是人们的共同心愿,这无疑对我们是鼓舞,是鞭策,是信任,是动力。
二、二进兰州
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有三大问题贯彻始终:一是规划和项目报批,二是资金,三是技术力量。这三个问题单靠嘉峪关是无能为力的,必须紧紧依靠省城和北京。1985年7月底,我率鲁廷文、李国梁、高凤山、杨惠福一进兰州,主要任务是向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委宣传部及有关领导机关和省委、政府领导汇报上述问题,希望取得他们的支持和指示。
7月31日,省旅游局副局长鲁逢魁、陈冰克、业务处处长黄玉成、毕小宁、宣待处长段德义、人事处长杨连山、办公室主任刘存良听取了我的汇报,认为我们行动积极,规划合理、超前,同意给予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8月5日,省文化厅副厅长刘万仁、董长河、文物处处长钟圣祖、王勤台听取汇报,刘厅长讲:“你们的想法很好,行动积极,走在了我们前面。工作原则正确,可以搞。子奇书记很重视,找我谈了,我们坚决执行。地面建筑可以搞,不要空着。维修方案要报中央批准后执行。城楼上的东西必须修旧如旧。资金可以多渠道筹集。”
8月6日,向省文化厅霍仰山厅长单独汇报,霍厅长充分肯定我们的工作,并建议两翼长城应修一段,搞点义务劳动。城楼修补、扶正、重建分三步走。古建筑恢复要慎重,没有图纸可先搞出模型。
当晚,在省旅游局副局长纪杰夫陪同下到省委副书记聂大江家汇报。聂书记说:“甘肃过去对自己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就是一大优势,文物古迹也是一大优势。要让文物发挥作用”。“长城的修护利用要重视,要研究。最近准备听听文化厅的汇报,主要是听听对嘉峪关的维修工作汇报。看来你们走在了全省前面,希望抓紧抓好。”
8月7日向聂大江书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宋静存汇报,文化厅长霍仰山、副厅长董长河,宣传部副部长赵养廷、文艺处长安克君、陈自强,文物处长钟圣祖、王勤台,省文物考古队及省博物馆负责人岳邦湖、初仕宾、吴意如参加。我汇报了项目、经费、技术、项目报批、面向全省捐资倡仪、成立嘉峪关长城研究会、举行记者招待会等七个问题,与会领导都发表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聂书记最后作了重要讲话。
(一)同意保护文物同旅游、经济结合的思想。“三位一体”的思想是正确的。如果不叫“三位一体”,也应当是“两位一体”。中央也是这样的思想。朱穆之同志传达中央书记处意见也是这个思想。保护文物同现实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我同意这个意见。
(二)要突出嘉峪关,但要把它放在整个长城这个背景上。不光是修长城,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突出嘉峪关,二是长城博物馆也可以考虑,但要分步骤。宣传也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总体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记者招待会可以举行,报界、历史学会、若干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广播电视、嘉峪关市都参加,并一起发起倡议,一定搞成全省性的。也可以争取国外资金。这些钱第一用到嘉峪关,第二用到敦煌,第三可以搞点文化产业,如花儿、皮影、秦腔等。省上应当考虑长城博物馆,放在哪里比较好,当然嘉峪关是最佳候选单位。里面应当有文物,全省长城模型,全国模型,有文字资料,与长城有关的史实、图片等。
(三)嘉峪关提出具体工作分三步进行,可以。先拟出个内部行动计划,造点声势,并去文化部汇报,争取点资金。
(四)嘉峪关提出文化旅游、冰川旅游的思想不错,关键在衔接、协调,与城市性格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文化旅游中,古代与古代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如魏晋墓,不要造成遗憾。
(五)彩绘慎重点好。(六)省上拟搞个古建队,在嘉峪关可以试一试。总之,嘉峪关对子奇书记的讲话态度很积极,行动很快,省上有关部门都应当给予支持。文化厅和市里再行研究一下,共同去北京汇报。聂书记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又指明了下一步行动方向,使我们更加充满了信心。
8月9日,与文化厅董长河、王勤台等同志拟议了向北京的汇报方案及我们当前工作的注意事项。
8月10日,省委副书记刘冰召见我,听取了我的汇报后,他讲了十分重要、中肯的意见,给我们壮了胆、鼓了气。刘书记说:
(一)文物也是可以开发的。为什么不能开发?不要搞得太神秘。文物开发保护就是要利用和旅游结合起来。不讲效益,消极保护有什么用处。
(二)关城修个厕所也要报文物局批准,哪来这么复杂?你问问文化厅,明代人拉屎、撒尿不?你让人家去看,连个厕所都没有,这就是限制人去看,或放纵人到处乱撒。修路也是这样,把路修好点有什么不可以?你去干,看看他们把你怎么样?这是省委定下的事,迟迟不动,是何道理?
(三)城楼下搞个公园可以,这并不妨碍文物保护,距城楼很远。戈壁滩上看到点绿色有什么不好?你说的那个专家要向世界呼吁的是不是×××?你们可以搞。
(四)井亭可以修,但应有依据,彩绘一下也行。什么要“慎重”?不搞不动就是慎重吗?在他们那里什么都不准动,不愿搞,慎重有什么用?
(五)集资要搞,没问题。向国家文物局申请400万元,200万有点少。记者招待会可以搞。倡议可以发。研究会我参加。
(六)你们嘉峪关市的态度很积极。省级机关有的部门有官僚主义,省委定的事不动。你们的事我告诉宋静存同志亲自主持定。你先不要回去,再住几天,把事情办得有点眉目再回去。
8月12日,省委聂大江副书记和宋静存部长再次听取汇报,明确了如下问题:一是省上出面请一批文物专家如罗哲文、杨烈、黄经略、孙如涧、赵治祥到嘉峪关考察,共同提出维修方案。二是成立甘肃省长城维修委员会,由省委、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省内外专家、学者任顾问,下设宣传组、研究组、财务组和办公室。嘉峪关成立维修领导小组。三是成立长城研究会,搞成全省性的,嘉峪关先期成立。四是记者招待会以省上名义搞,具体工作由省委宣传部和嘉峪关负责,以甘肃省长城维修委员会名义发布倡议。五是技术性问题写出报告,由省上讨论决定。六是冰川开发、机场和魏晋墓道路、井亭、打井、关城道路、厕所等项目先搞起来。
通过十多天的工作,一进兰州的主要目的全部实现,可以看出,省委主要领导十分关心、支持嘉峪关维修工程和旅游开发事业,有关部门态度亦十分积极,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根据工作需要,1986年7月13日,我和嘉峪关宾馆经理王利二进兰州。主要任务是向正在陕甘新宁考察旅游工作的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汇报长城维修和兴建长城宾馆等事宜,希望得到韩局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7月15日上午,韩克华局长、财务司副司长郭治在金城宾馆听取了我关于长城维修、长城宾馆、旅游景点建设和领导力量四个问题的汇报。省旅游局局长段书宝、副局长鲁逢魁、陈冰克、贾新语及处长黄玉成、毕小宁、刘存良等出席了汇报会。韩局长听了汇报后几乎用全部时间发表了对嘉峪关长城维修、旅游开发及新宾馆建设的意见,使我们深受启发和鼓舞。
他说:“嘉峪关可以加快速度搞,不要拖很长时间。搞十年太久,那时我已不在世了,看不上了”。“拿点钱,集中起来搞嘉峪关,把钱放到有用的地方,搞嘉峪关有意义,我积极”。“关城墙体没有必要全新,留点旧的。不要补得星星点点。嘉峪关应该说是甘肃比较主要的观赏区,你们要抓主要的,抓住机会”。“搞旅游,资源是第一位的,第二是要搞好。嘉峪关不管是文物,还是别的什么物,都要加快搞。旅游需要发展,钱可以三一三剩一,都分别拿一点,但不能搞几座空房子,当摆设。陈列馆也应考虑,可以把西部长城的文物收集陈列起来,让人有看头”。“嘉峪关有许多旅游资源,他们又尽了好多努力,做了不少工作,很有成绩。他们提出的‘文物保护、旅游服务、对外宣传’三位一体的思想和‘吃住行,看玩带’的六字工作方针很有新意,我完全赞成”。“嘉峪关维修长城的方案和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很好,我同意他们的基本方案,同意建一座新宾馆,今年9月定明年的钱,你们要抓住机会。我可以说服我们的郭司长,给嘉峪关多给点钱。(郭治司长说:请韩局长定,我一定按局长的意见办)。总之,要把嘉峪关地区建设好,我们支持。甘肃除了敦煌以外,要支持嘉峪关”。“嘉峪关的宾馆现在就定下来,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300张床位,每张床标准4万元,计需1200万元,明年就上,两年建成,三星级标准,国家旅游局600万左右,省上400万左右,市里200万左右”。
此时,韩局长转过头来幽默地问我:“书记同志,你看我们对你嘉峪关关心不?”我说:“非常关心,实实在在的关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真诚地感谢韩局长,感谢国家旅游局。我们一定百倍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到时候请韩局长前来检查验收我们的工程。”
当晚,省委书记李子奇、省长贾志杰请韩局长一行共进晚餐,段书宝、鲁逢魁和我作陪。韩局长对李书记、贾省长讲:“今天我们主要谈了嘉峪关的事。那里是甘肃的重点,应加快建设。他们有个十年规划,从时间上讲十年太长,关城可以三年干完,加上两翼长城用五年时间就够了。这个时间嘉峪关的同志也说可以。只是资金和技术力量有些困难。长城维修花1000万元不算多,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省和市三一三剩一,我们可以多给一点。我希望省上也再研究一下,给嘉峪关以支持。”贾省长说:“好,我同意这个意见。对嘉峪关的维修子奇书记很关心,去年省上做过决定,给了些钱,今后我们按这个意见办。”子奇书记说:“去年我去嘉峪关看了一下,觉得现在的东西比不上电影电视和油画好看。名声大,但很破旧。我们定下来要恢复。文物是需要保护的。哪一样文物古迹不经保护能留到今天?我完全同意韩局长的意见,加快进行。”
7月16日,韩局长去宁夏考察,三天后将返回兰州。一早,他叫我到他的房间交待,要求我三天内提供三份材料他将带到北京,以便安排来年资金使用计划时用。一是嘉峪关市关于长城维修的加快方案,二是嘉峪关市建设新宾馆的立项申请,三是嘉峪关市政府给省计委、省旅游局的报告,据此转换成以省计委、省旅游局名义向国家旅游局的报告,随后再以嘉峪关市政府名义补正式报告。他说这叫特事特办,灵活处置。临行前韩局长又问我:“书记同志,你同意我的意见不?咱们一致不一致?用三五年时间把嘉峪关修好(我说完全同意,完全一致,我们也是这个想法。现在就是经费困难,报批也有个过程)。你们要抓紧,我也给你们催,否则花十年时间,那我也看不上了。”
16日下午,我同鲁逢魁、黄玉成、王利研究了三个报告的起草原则。17日上午,贾新语副局长陪我一道到省政府,向刘恕副省长汇报韩克华局长视察嘉峪关的情况及指示精神,征得她对嘉峪关的支持,疏通有关渠道。刘省长一一应允。我便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草拟了三份文件,并经省旅游局审议通过。
7月21日上午,韩克华局长召我到他房间,我将三份材料送上,他很满意。接着又召集段书宝、鲁逢魁、郭治、王利、陆玺开(兰州市旅游局长)和我座谈,就嘉峪关维修工程和宾馆建设等讲了三点意见。
第一,嘉峪关这个点我认为是选的对。东段山海关、中段八达岭、西部嘉峪关,这是重点。部分恢复有价值,有历史价值,有观赏价值。丝绸之路,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写从这里下西域,从历史价值讲,比拉卜楞更有价值。嘉峪关内一些东西也比八达岭更好,更有价值。
第二,恢复性建设要搞好,更需费一番思索。一是修旧如旧,不能都搞成新玩艺;二是要有观赏内容。恢复了好多,不能都是空空如也,留不住人;三是建筑格调要和长城相协调。
第三,具体意见:①恢复和扶正我都赞成,将来可以立碑说明,不是原来的。加固我也同意。②彩绘同文物部门要商量,不要搞得太多。花纹清楚的不要再彩绘。彩绘一新给人的印象并不好。保护木结构可以。③游击将军府应恢复原来的东西,其他府、值更房等不必都要,不是全回到历史的时代去,只搞些重点。④搞个博物馆,或叫长城博物馆或叫嘉峪关博物馆,陈列西部长城文物、实物、文字、图片、模型、人物,都很有价值。⑤两翼长城维修时减去一半,修五公里也是不是就可以了。原来的墙不要拆除,一定保留下来。拆除旧的重新建墙是最大的失败。⑥长城维修控制在1000万元以内,八九百万也行。我们国家旅游局给400万元,其余请国家文物局和省市给。同时应搞点人民长城人民建,多少捐点钱。我希望这个地方搞好。我这个人是认准重点后是要下功夫的。这是我的认识,也可能将来我犯个大错误。国家只要不变,我也不变。冰川开发作个总体规划,材料可以报来,我们研究给予支持。
7月22日上午,我和黄玉成处长到省计划委员会,向张国杰副主任和投资处尹留明副处长汇报了韩克华局长视察嘉峪关的情况及指示精神,并征求他们对长城维修方案和新宾馆建设的意见。他们完全同意方案和意见,表示长城维修省市各给200万元,新建宾馆省、市各给300万元,并答应联合行文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7月29日,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我汇报了兰州之行的情况,同时提出了贯彻国家和省领导指示的意见。常委们非常激动,发表了许多有见解的意见。解长荣市长说,这次兰州之行卓有成效,工作很出色,一定要保持与省上和国家的联系,趁热打铁,组织得力人员马上去北京落实计划。副书记刘恭说,这次工作进展很大,要重新认识旅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全市都要重视文物和旅游工作。李天昌书记讲了五条意见,要求强化领导,落实计划,加快建设进度。
三、二上北京
1986年4月,一上北京。主要任务:一是向国家文物局汇报嘉峪关长城维修方案,征得支持和同意,并给予经费支持;二是聘请国家文物专家作为长城维修技术顾问;三是参观学习山海关等地长城维修经验。11日下午,我同高凤山、吕志彪去国家文物局,向副局长庄敏、文物处处长郭旃和文物局古建专家杨烈先生汇报了长城维修方案等。庄敏同志说,你们工作很主动,这在全国也少有,嘉峪关的保护就大有希望。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重视文物,那我们的工作就更有成效。原则同意你们的意见,望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具体意见他请杨烈先生讲。杨烈表示:今年先给20万元,做帮夯城墙的备料工作;同意补修东瓮城塌陷的城墙;同意建井亭;同意重建嘉峪关楼(由他负责找人搞设计),现在马上备料,明年动工,后年建成;拆除关帝庙和牌楼;关内添建驿站。以上工作均要有正式报告,待批准后实施。至于经费,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省市共同负担,并希望省上负责人专程向国家计委谈一次,争取他们的支持。
4月13日上午拜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化组副组长、国家文物局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愉快地表示愿为嘉峪关长城维修处处尽力,接受担任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名誉会长,届时参加成立大会。关于资金筹措他出了不少主意。
4月14日到山海关,会见了秦皇岛市委书记白芸生、副书记刘任英,区委书记方宝枝、区长张立辉和文管所长郭宪文、长城研究会陶高主任,他们介绍了山海关、老龙头的维修情况及集资经验,随后参观了山海关长城重点地段,对我们启发很大。
4月18日,在罗哲文先生陪同下造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常书鸿和夫人李承仙(画家)。他们毕竟在甘肃工作过三十多年,对我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断询问甘肃、嘉峪关的许多事和人,对我们的介绍和回答兴趣极大。客厅正面悬挂着一幅常先生亲笔大型飞天油画,四周不少人签了名,其中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签名,常先生也请我们签名,原来是为庆贺他从事艺术创作六十周年纪念。我们这些第一次晤面的不速之客以如此方式表达对常老的祝贺,也是三生有幸。他听了我们全面维修保护嘉峪关的举动,兴奋不已,答应我们的邀请,在成立嘉峪关长城研究会时亲自出席,并欣然应允担任研究会顾问。同时表示他与日本有关方面联系,争取投资修复嘉峪关。
当日下午,拜访王定国老人。王老是长征时期的老同志,随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又随谢觉哉同志在甘肃工作战斗过多年,对甘肃很有感情,同时又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负责人、中国老年文物研究会副会长,对长城情有独钟。当她了解我们的来意后,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问长问短,一再说,“功德无量,功德无量”。表示,只要你们还需要我,我一定尽力而为,决不辞劳,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接受了担任嘉峪关长城研究会名誉会长的请求。
下午4时,王老和罗先生又陪我们来到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化组领导人、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负责人、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魏传统同志家。魏老也是一位长征老战士,曾转战河西走廊,对甘肃和甘肃文化十分关心,客自远方来,情不自禁。魏老说:“今天是一次有意义的聚会,山海关的来了,河北电视台的来了,甘肃嘉峪关的来了,难得在一起,都是与宣传和维修长城有关。我非常高兴。”魏老先就河北电视台张小雨汇报35集长城电视系列片拍摄计划发表意见后,详细地听取了我的汇报,不时地在台历上记下一些重点,若有所思,不断插话:“我是五八年以前去的,那时一片戈壁,除此什么也没有。现在变成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真不简单。你们生活和工作在那里不容易啊!长征时期我随西路军到达那里,路过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当金山,现在还记忆犹新。长征死了不少人,董振堂壮烈牺牲,听说高台建了个纪念堂,我真想去看看。”
我说:“我们甘肃人民、嘉峪关人民欢迎魏老、王老、刘老(刘超,魏传统夫人,农村工作部离休干部)旧地重游,我们负责用车送你们到敦煌、酒泉、高台、张掖、武威、兰州等地,请你们看看今天的甘肃,看看当年长征时你们走过的地方。”魏老、王老、刘老都高兴地说:“那太好了,我们还可以写点东西。”魏老侃侃而谈,非常赞赏我们的工作计划,希望用十年或更少一点时间完成任务,最后说:“人民会感谢你们的!”
刘超同志说:“我特别想听听你们种草种树的情况,因为我过去在农村工作部工作,这也是职业要求。如果一个城市不注意绿化,楼房多并不美”。魏老接着说:“你们要搞好城市总体规划,有了目标好办事,不要想起什么抓什么。现在有的地方搞假文物,如什么明代一条街,唐代一条街,我有不同看法。山海关就是把一些旧式院落改造了,这并不好。”
魏老从4点钟听汇报、讲话一直到8点钟,而且谈兴越来越浓。刘超同志提出:“今晚你们都不要走了,我们给大家准备了点便饭,是四川家乡饭,我们难得一见,共同吃一点吧。”在魏老夫妇的真诚劝留下,客随主便,共进晚餐。刘老招呼大家坐定,摆了一桌四川风味菜,如灯影牛肉、炸肉、干香肠等,她还拿出一瓶“广元大曲”说:“这是小平同志家乡的酒,大家品尝品尝”。气氛十分和谐、热烈。
魏老首先举杯,说:“我提议,为同志们的聚会,为我们的长城事业的发展干杯!但我身体有病,干不了,表达一下意思,请大家放开喝”。他和大家一一碰杯后呷了一口,刘老不依:“你怎么不带头?今天应当多喝点!”在老伴的督促下又呷了一口。大家高兴地笑了。罗哲文先生连连说:“请甘肃来的同志多喝点,一峰和凤山是海量。”就这样又说又笑,主题依然未离开长城。魏老高兴地念起唐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刘超同志也念起唐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接着又改口道:“西出阳关有故人”或“西出阳关故人多”。罗哲文先生说,现在阳关那里“故人”并不多,还是荒沙滩。刘超同志又说,就叫“西出阳关寻故人吧。”
魏老一边劝大家吃菜饮酒,一边又讲:“河西是边塞,过去有不少边塞诗人写了不少有名的诗,是有特色的,是爱国主义的。但岳飞的《满江红》我建议大家不要再唱那个歌子了,不利于民族团结。”晚餐后,魏老语重心长地讲:“你们嘉峪关人不简单,你们的精神很好,用二十多年时间把戈壁变成现代化城市,使我很受鼓舞,我一定去看看你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尽快建成旅游城市、工业城市、文明城市。”刘老再次嘱托:“我衷心希望你们继续奋斗,种草种树,美化城市,改造自然,为子孙后代谋福利。”最后,魏老答应担任嘉峪关长城研究会名誉会长,刘老答应担任顾问。告别二位老前辈的时候,我发现书房正厅挂着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艺术品,是魏老1985年冬一首自题诗:
寒梅无媚骨,
乐报春消息;
众喜郑卫声,
琴不改心曲。
这难道不正是魏老志趣和人格的真实写照吗?为人民的事业视死如归,不改心曲,终其一生,可见胸怀之博大。
二上北京。1987年5月24日,我带高凤山同志到兰州,在兰州饭店向副省长张吾乐再次汇报长城维修总体规划、博物馆、宾馆建设项目,同时要求去北京向国家旅游局、文物局汇报,张省长一一表示同意。汇报时,省计委副主任李永彬、省政府张达副秘书长及段书宝、鲁逢魁、贾新语、高崇义局长参加。5月26日,鲁逢魁局长、黄玉成处长、高凤山我们四人赶赴北京,当晚向在京开会的贾志杰省长汇报了来京之意,并请贾省长陪我和鲁局长去韩克华局长家看望,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27日上午,我们到国家旅游局,向韩局长、财务司郭东君、郭治司长及计划司基建处处长李清文汇报了前段工作情况及请求解决的问题,韩局长等满足了我们所有请求。他说:“关城及两翼长城墙体加固不要搞得全新,这要在技术上注意处理。彩绘也不要全部搞,全新不一定好。只要能看得清就不要再彩绘,新鲜就等于全坏了。旧的才是真正的文物。如果是五八年搞的彩绘,就可以再绘,一定搞成明代的东西。两翼长城加固4公里也不算短,站在关城上能看到就可以了。墙只能搞成土的,别的不行。博物馆可以搞,在1000万里面花,选个好地址,环境美化,自己设计,青砖灰瓦,有点古代风貌,不搞宫廷式建筑。摆到市靠嘉峪关的一边,只要顺道就可以。这个项目不会失败。嘉峪关名气很大,跟敦煌一条线,花点钱值得,非搞好不可。具体工作要多听听长城专家罗哲文和谢辰生先生的意见。钱我们已给了200万,再给你200万。以后还有什么问题,随时反映”。郭东君司长说:“文物维修一定要给谢顾问(谢辰生)先生讲一下,因为他是专家。其他都按韩局长意见办”。郭治副司长说:“甘肃和市里维修嘉峪关上态度都很积极,很主动,嘉峪关市都拿出200万,没有想到,说明有决心。魏晋墓将来也得搞,目前既然不让连通,但必须保护好,防止被人盗掘,当前有些地方盗墓严重。”
28日晚,贾省长率鲁局长、黄处长和我前往拜访韩局长,韩十分客气地讲:“重点是嘉峪关,看准就抓到底。我在位时答应的事,以后一定要办到,既使退下来了,也一定要办到。”“给嘉峪关的钱,我要提前,不能等到90年再拨。”“听了他们的汇报,觉得嘉峪关的工作做得很细,很认真,他们的决心很大,这我就放心了。”
29日上午,我们再次到国家旅游局,向何光伟、陈文栋、章新胜副局长及企业司司长殷明连,副司长袁宗堂等汇报,他们说,把嘉峪关修好,对客人有很大吸引力。过去嘉峪关条件很差,只有个酒钢招待所,现在建个新宾馆很有必要,应当搞好点,增强对客人的吸引力,我们完全支持。
四、省城记者招待会
为宣传长城,弘扬长城文化,争取全省、全国对长城维修保护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广泛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统一战线,经请示省委、省政府领导批准,在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于1985年8月16日在兰州金城宾馆举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记者招待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养廷主持,我就嘉峪关长城维修保护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资金筹措原则发表了意见,并希望此项工作得到全省上下及省际有识之士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接着,省记者协会负责人宣读了维修长城捐资倡议书,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负责同志讲了话,强调指出维修长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恳切希望新闻媒体全面介绍长城的历史、现状、地位,唤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热潮。
出席这次记者招待会的有新华社甘肃分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甘肃日报、中国农民报、工人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画报、甘肃农民报、甘肃工人报、文物报、少年文史报、甘肃画报、兰州晚报、甘肃电视台、甘肃电台、兰州电视台、省记者协会、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省财政厅、广播电视厅、文化厅、旅游局、计委、建委、省团委、工会、妇联等六十多个单位130多人。招待会的消息很快传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40多家报刊或发布消息,或刊载嘉峪关长城修护的文章,对我们工作是一种无形的鼓励和鞭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五、维修嘉峪关长城讨论会
嘉峪关长城全面维修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形势感人又逼人。但具体实施,要持慎重态度,必须按《文物保护法》办事。我们为保证工作质量,避免错误、损失、走弯路,于9月9日邀请文化厅文物处王勤台副处长、省文物考古队长岳邦湖、助理研究员吴礽骧、赵之祥、敦煌文物研究院古建筑专家孙如涧亲来嘉考察,就关城维修问题进行了第一次研讨。同时拟议11月份邀请省内外和国家文物古建专家、学者出席维修嘉峪关长城讨论会,广泛听取意见。
值此之时,省委副书记聂大江于1985年9月26日专程来嘉视察,到主要文物段点踏勘,详细听取我们的维修工作汇报,讲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他说:“嘉峪关维修工程是一项特殊工程,引起了国内外关注,我们自己首先要极度重视起来。关城内外的地面处理要通盘考虑。要搞绿化,只留一棵树太荒凉,如果那样还不如挖掉。关城墙体处理也要通盘考虑,不能全打补丁,红补丁、白补丁、砖包的,稀泥抹光墙。打补丁的方法要先停一下,待拿出统一方案再动。光有一座楼子不行,可看的东西太少,应增添点别的内容,让人增长更多知识。井可以搞,井亭要恢复。九眼泉附近太荒凉,现状不能维持,搞点绿化没有什么不好。可以允许有不同意见,让充分发表。现在已破坏了环境,很难看,必须进行处理”。
他还就文物保护与城建旅游的关系强调指出:“嘉峪关除酒钢外,地方工业很薄弱,搞旅游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有旅游资源。关城与城市有一段距离,关可以自成小区。嘉峪关市可以有双重性格。定格为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在城市建设上要全面安排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国内外相结合,工艺和实用相结合,古代与近代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雅俗共赏,研究人们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外国人的口胃。黑山的石头,花海的风化石很有特色,大有文章可做。”
11月18、19日举行了维修嘉峪关长城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家杨烈、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王时伟、敦煌研究院古建专家、画家孙如涧、省旅游局副局长纪杰夫、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王勤台、省文博专家赵之祥及市领导李天昌、刘恭、李洪印、李琳、龚雪泉、申振清,还有酒钢公司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市长城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成员40多人。会议由我主持,集中讨论了11个重点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热烈发言,一致认为,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艺术瑰宝。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并使其永放光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重任。
罗哲文先生说:“我来嘉峪关已经五次了,作为明代万里长城上的一颗明珠,嘉峪关相当了不起!一是它保存最为完整,艺术形象也相当不错,所以国家最初列为万里长城上的三处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二是它建在戈壁滩上,更显出了它古代雄关的气魄。它和祁连山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幅艺术杰作。嘉峪关维修势在必行,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关城,要有个完整的图,总体的规划,然后分期逐步实现。准备工作是重要的。”罗先生还就文物保护与旅游工作的关系,以及资金筹措讲了很宝贵的意见。
这次会议大家认为是及时的,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首先解决了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增强了理性、科学性和辩证思维能力,使历史再现与现实需求、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群众积极性与专家指导把关、严格的法规程序与施工的质量要求完美结合,从而达到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统一了维修嘉峪关长城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统一了长城维修指导思想、政策、原则的认识;统一了某些技术性问题处理的认识;统一了经费来源的认识,承担经费原则是国家给大头,省上给中头,地方拿小头等。这次会议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思想和技术基础。遵照会议精神,我们草拟修改了《关于维修嘉峪关的报告》,就项目内容、经费预算、组织领导等问题进行了简略阐述,并形成了三个附件:一是维修嘉峪关意见的说明,二是概算,三是平面图及照片各一套,于11月23日以市政府(1985)第69号文报送省政府,抄报省计委、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
六、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
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上报有关部门批准,1986年8月17日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宣告成立。长城研究会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但它却肩负着研究长城、保护长城、宣传长城、开发利用长城的历史使命。它的成立,标志着嘉峪关市长城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为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了筹备小组,我负责全面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上级的支持和长城学界的关注。
8月16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化组负责人、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负责人魏传统,全国政协委员杨植霖,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王金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城建环保部城市规划局顾问、高级工程师郑孝燮,文化部文物局副研究员、古建专家朱希元,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原农业部电影制片厂副主任、中国老年文物研究会成员刘超,新华社主任记者、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委员成大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城专家吴礽骧及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海港区的领导,省内有关地州市县领导,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分区、酒钢公司领导,长城研究会56名第一批委员,省市新闻单位记者等近200人参加会议,群贤毕至,共议“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之大事,全市沉浸在学术和欢乐的海洋中。
会议完成了五项任务:选举产生了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理事会(38名理事)和领导机构;讨论通过了研究会章程;通过征集文物和文献启事;形成修护嘉峪关长城集资倡议书;听取了魏传统、杨植霖及其他长城专家、学者的重要讲话、发言;通过了研究会名誉会长、顾问名单。名誉会长有:魏传统、黄罗斌(省顾委主任)、刘冰(省人大主任)、王秉祥(省政协主席)、杨植霖、陈煦(省顾委副主任)、吴坚(省顾委副主任)、侯仁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负责人)、王定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长城学会筹委会负责人、中国老年文物研究会副会长)、罗哲文(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文物局长城专家)、杨烈(文化部文物局古建专家)、李天昌(嘉峪关市委书记、人大主任)。顾问有:常书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郑孝燮、谢辰生(文化部文物局顾问)、朱希元、刘超、于倬云、李光(甘肃地方志编委会副主编)、赵俪生(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宝祥(西北师大历史系教授)、成大林、朱永芳(工程师、画家、《统筹与科学管理》杂志副主编)、孙如涧、李承仙(画家,常书鸿夫人)、吴礽骧、郭旃(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会长为解长荣(嘉峪关市市长),副会长为孙一峰(市委副书记)、钟成智(市政协副主席)、郭能祺(市人大副主任)、龚雪泉(副市长)。秘书长为高凤山(长城维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李治甲(市委秘书科科长)、吕志彪(长城维修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张军武(市志办公室副主任)、杨惠福(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
会议期间,还收到省顾委主任黄罗斌、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原甘肃省长陈光毅发来的贺电,王定国、罗哲文的贺信,正在出差敦煌的省委副书记侯宗宾电话贺词。这一切,都给了我们力量、勇气、智慧和鞭策。作为嘉峪关的建设者、守卫者和研究者,无不感到责任重大,任务光荣,一致表示,振兴中华,守土有责,竭忠尽力,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向人民和党汇报。
八 大 工 程
嘉峪关市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委员会(即长城维修指挥部)从大的方面讲,实际肩负着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两项任务。文物保护遵照《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以及文化部文物局有关规定、指示精神,结合嘉峪关实际,又分为维修、恢复、整治三大类,包括文物主管部门审批项目与自定项目。自定项目先上,报批项目批准一个上一个,这主要是为了争取时间。但无论哪种项目,都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即设计、资金、材料、队伍、技术、报批手续。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先后有十多个工地陆续开工。同时,经国家文物局推荐,邀请罗哲文为技术总顾问,杨烈、朱希元为古建技术顾问,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主任、高级工程师郑灿扬为关城维修现场技术总指挥,省文化厅王勤台、吴礽骧、赵之祥为督导,嘉峪关市财政局长、总会计师刘永寿为财务顾问。
工程一:嘉峪关关城墙体加固维修
嘉峪关内城城墙始筑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原高6米,为夯土墙体。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增高3米,为土坯垒砌,中间填沙石,草泥抹面。连同垛墙共高11.7米。明清以来,多次维修,多为土坯垒砌,墙面泥皮多已脱落,但遗迹尚存。1975年用土坯垒砌,草泥抹面3970.91平方米;1979年喷固试验51.8平方米;1981—1983年三次夯打试验585平方米。为全面加固维修,我们查阅大量建设、维修资料,并组织技术和文博人员详查细考实例,黄土夯筑共26598平方米。墙基风蚀高1.2至2.2米不等,剥蚀深度0.3至0.5米不等;墙面呈马蜂窝状,最大坑凹长2.5米,宽1米,深0.8米;面积在2平方米以上的坍塌处达十五处之多,最大的面积36平方米;裂缝纵横交错,形成深沟,深度0.3至0.8米,宽0.3至0.5米不等,长达6米以上的沟缝就有80多条;有的地方墙身已经倾斜,存在大面积坍塌的危险。城垛塌毁在三分之一以上,后用砖和土坯修补,格调不一。宇墙于七十年代初砌了一道红砖花格墙,不伦不类。这种打补丁式的修补,有损原貌,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同时招来了不少游客和专家的指责。我们提出的方案是:采用黄土帮夯,同原土质色调和夯土层保持一致。具体施工要求:
(一)土质选择与处理:①经化验,拟用关北黑山峡粘性土(70%)和羊肠子沟亚粘性土(30%)拌合,再以7∶3的比例将土与河沙合成夯筑用土。②对土过筛、去石、除杂处理后,洒15%的水拌匀,一层湿土加一层干土闷三个月,去性、熟化,增强密合度。③夯筑前,适量洒水,翻拌,闷7—10天,进一步熟化,方能达到不裂纹。
(二)墙基处理:①据计算,每米城墙基础的荷载为17.1吨。为防止基础下沉,设计高1米,宽1米的200#砼带型隐蔽基础,而且形成外高内低的坡度,高低差在15—20度左右,可以将整个墙身托住。②调整土质配比,增加粘土量,保证密度和粘合力,减小下沉率。③砼基础之上刷一道冷底子油或谷草灰加木炭末,厚度0.3厘米,形成防水层,以防潮湿。④防水层以上,砌37厘米机制砖五层,作隐蔽处理。
(三)墙面处理:①清除墙面松土、修补旧墙裂缝。方法是先用草泥填充裂缝,后将碎砖块加力打进,防止干后再裂缝。②将墙面铲成不规则台阶式,下浅上深,逐渐增加台阶,厚度一般为30×15厘米或30×30厘米。用热水喷洒,湿土深度5—10毫米,边夯打边洒水,以利于新旧墙体粘结。③夯筑墙体以25米左右为一段,6架椽,7根架杆。椽长2.5米,直径14厘米。架杆用16—18厘米电柱。为保持墙体稳定,每段分6架,每架20根椽。边筑边从下部抽、上部架,流水作业,保持抽椽不掉土,打墙不震动。椽面挂水平线,层层校正,±差在25米内不超过5厘米。椽与椽的缝隙不得超过3毫米。④打墙前测定四角的水平线,±差不得超过10毫米。在每段25米处十桩偏水平要低于角桩10毫米。桩桩挂立线,上下挂平线,测定线点钉标记,校正坡度,线的±差要在5毫米以内。这样才能增加墙体密度并使墙面平整。⑤夯打时,每层上土16厘米,夯实为12厘米。用木榔头打砸两边沿,平底杵夯两遍,尖头杵打梅花础一遍。⑥每夯筑3米停歇5—10天,使墙土沉实后再夯筑。⑦夯墙要做到:基础实,土质细,干湿匀,椽要直,夹杆端,椽质硬,线吊准,夯筑实。
(四)垛墙处理:①墙垛高1.7米,其中墙高95厘米,垛高75厘米,宽1米,厚35厘米,垛口间距42厘米,设有瞭望孔。采用长33厘米,宽14.5厘米,厚6.6厘米青砖垒砌。②用水泥沙浆砌体,白灰浆勾缝,砖缝保持平直。
(五)宇墙处理:①宇墙按原来高度,用长城砖横砌九层,墙顶磨为圆弧形。②用水泥沙浆砌体,白灰沙浆勾缝,砌面保持水平,砌体要直。
(六)甬道处理:①平整甬道。甬道平整后,外高(3厘米)内平,略成斜坡,以便自然排水。②铺5厘米厚的200#稀释混凝土,上涂0.3厘米胶质防水油膏。③道面铺长城砖,白灰沙浆勾缝。④每10米对准排水槽修一排水孔。排水孔式样同罗城排水孔。
(七)施工监督:长城帮夯尚无先例,而且新旧土层粘结在一起比较难。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技术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①请省文化厅文物处派员现场指导夯筑工作,并负责质量检查监督。②强化验收规划:坚持夯筑一层验收一层,合格签字后再行夯筑。验收时,将10厘米见方的铁块提高1米下夯墙体,坑深浅于5毫米,密度达到9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须重夯。③长城维修指挥部设现场施工管理小组,全权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并做好施工日志。④墙体夯筑工程全部完成后,由指挥部请技术顾问、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验收。
上述方案以市政府名义于1985年11月23日上报省政府及有关省级部门。省文化厅很快上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于1986年6月16日以(86)文物字第522号和1987年3月16日(87)文物字第108号文批复了《嘉峪关关城墙体加固维修方案》,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批复意见,施工中严格执行批复规范。
从1987年3月下旬开始,抓紧备料、队伍招标、技术培训和交底等工作,工程由天水北道工程队承担,徐金鼎监工。经过三个月准备,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6月25日正式动工。经过一年多时间帮夯加固施工,于1988年底全部工程顺利完成,经专家验收,符合施工要求,质量上乘,为国内首创。同时保留了原喷固试验墙51.8平方米、夯筑试验墙585平方米,以为历史参照。
工程二:重建嘉峪关关楼
嘉峪关楼始建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规格、样式与现存柔远楼同。《敦煌杂钞》对嘉峪关楼有“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的记载。楼上有左宗棠题匾“天下第一雄关”。三十年代毁于兵祸,1947—1949年间彻底倒塌,仅存楼基和柱石。恢复嘉峪关楼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国家文物局(86)文物字第522号文《关于嘉峪关维修工程的函》第二条要求:“嘉峪关楼的修建,目前须抓紧复原设计工作,而设计又必须掌握科学资料,做好考证研究。该筹建项目属地方自筹资金解决,但应将方案设计报我局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设计。”据此,我们组织人员按照柔远楼实施测绘、拍照、出图,并征得省文化厅及有关专家同意,制定出复原方案:整个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25平方米,总高16.7米。楼基通廊9.5标高,高出甬道0.5米,为砖石砌筑,青砖铺地面。一楼层高5.2米,为砖砌体,厚1.3米,内包木柱。二层楼高4.4米,木结构,四面飞檐挂青瓦,隔墙为木花格式代门窗墙。三层楼高3.3米(至檐口),结构同二楼。起脊3.8米,脊上吻兽。斗拱、额枋、劄牵、耍头等各部件的装配位置一定要准确。彩绘同柔远楼。
1987年3月17日,国家文物局以(87)文物字第126号文批准嘉峪关楼修复方案,要求按1986年522号函的批复严格执行。随后,根据国家文物局专家意见,派市政府副秘书长薛长年、长城维修办公室主任高凤山于1987年3月28至4月3日专程去西安,与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主任、总工程师郑灿扬等进行座谈,就嘉峪关楼重建的施工设计、施工监督等问题达成协议。
4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关于修复嘉峪关楼等问题的会议,市长刘恭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李天昌、薛长年、郭能祺、周凤云、刘永寿、潘庆鉴、吴宝真、高凤山、吕志彪。薛长年汇报西安之行后会议决定:同意嘉峪关楼由文化部文物局委托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推荐的长安细柳建筑公司古建队施工。由市建委负责审查资格,办理施工许可证。同意游击将军府方案设计图,尽快报批,委托正式设计。预算委托市建行和市建委定额站审核。施工质量检查由市建委质检站负责。施工所需材料,特别是国控材料及早单列向计委申请。
经过近三个月紧锣密鼓的准备,1987年6月25日重建嘉峪关楼工程破土动工,市领导,省旅游局副局长贾新语,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主任、总工程师、现场技术总指挥郑灿扬及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400多名代表出席开工典礼,甘肃日报、甘电台、电视台、兰州晚报及市新闻单位记者应邀到会。200多名少先队员为奠基仪式助兴。
9月25日,时间过去了整三个月,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上午10时,在嘉峪关楼台举行了隆重热烈的立木仪式,鞭炮齐鸣,震耳欲聋。市领导在这个不寻常的时日出席庆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工匠表示慰问,为老工匠挂红,赠西凤酒五瓶。在各级领导、全市人民的关怀支持下,在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和总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不避严寒酷暑,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障碍,高度负责,精心施工,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
1988年10月10日,我们登上重新崛起的嘉峪关楼向世人宣布:被战乱所毁半个世纪的雄关象征嘉峪关楼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重新站立起来,这是正义的胜利,文明的胜利,人心的胜利,是团结进步的胜利!在工程验收会上,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王勤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岳邦湖、副研究员吴礽骧,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张振、副局长郝一、办公厅主任刘学礼、总工程师郑灿阳、主任工程师鲁天信、西安市园林局处长、工程师刘刚等省内外专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专家们一致认为,重建嘉峪关楼参照原楼照片,并对现存的柔远楼、光化楼实测后进行设计,完全符合古建维修原则。工程所用木料、砖瓦、石料等选材适当。施工单位精心施工,一丝不苟,磨砖对缝平整坚固,木结构端正,木材烘干符合要求,瓦垄平直,彩绘严格按照雅伍墨小点金法式施工,整个关城建筑既体现了边关楼阁的风格,又具西北地区的地方特色,完全符合“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维修原则,其质量可谓上乘。专家们建议市委、市政府给设计、施工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和国家文物局罗哲文发来了贺电。
在这个盼望已久,来之不易的日子,我激动万分,感情往复,夜不能寐,便写下了《重建嘉峪关楼颂》:
嘉峪关楼重崛起,
金碧辉煌,
飞檐走势,
衔山吐雾,
横卧东西。
百旅加额问底细?
修我长城,
太平盛世。
历史丰碑重崛起,
众志成城,
神工合壁,
地载游龙,
天负红日。
欲问诸君因何奇?
金樽美酒,
酒自成曲。
工程三:修复游击将军府
据《嘉峪关市文物志》记载:“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陕甘总督王崇古认为嘉峪‘三面临戎,势甚孤悬,宜设守备防御’,从此在关设守备和游击”。“初建于隆庆年间,明清时代又维修过”。“游击将军府为两院三厅,前厅东西各五间,中厅(过厅)三间”。“后院为四合院,三面建屋,为土木结构”。将军府年久失修,前院于1943年毁于兵祸。现仅存中厅和后院。中厅三间带明廊,悬上起脊。后院两侧厢房各三间半,进深5.2米,室内有明柱二根,巷棚硬山屋顶,筒瓦屋面,坡度极缓。后厅五间,进深5.8米,室内明柱四根,柱上原有装修卯口,已被油漆覆盖,巷棚悬山顶。后厅明间中轴线较前厅西偏约1米。
遵照国家文物局1986年6月16日(86)文物字第522号《关于嘉峪关维修工程的函》,我们与专家研讨,制定了游击将军府如下维修方案:
(一)建筑形式:仿古建筑,砖木结构。建成两院三厅的官厅。总建筑面积805平方米,其中大门102平方米,前院厢房242平方米,前厅115平方米,后院厢房208平方米,后厅138平方米。
前厅位置保持不变,调整后厅与东厢房位置,使前后院成一条中轴线。
正门:四架椽屋分用三柱,板门立于中柱之间,门西侧为背座耳房,明廊向内中厅为三间两面廊,屋顶为一层一卷,悬山出际。后厅为五间带廊。上述三个主体建筑均用磨砖墙,露明造,悬山顶,筒瓦屋面。前后院厢房均带明廊,悬山仰瓦屋面,两山不做勾滴。由于房屋都有明廊,使得两院建筑既有等级差别,同时也较谐调。考虑到当地降雨极少,当地民房屋面坡度极缓,故厢房檐举仅0.35举,正门及前厅仍按0.5举。
(二)结构形式:对原有建筑就地翻建,开间、柱高均不变,尽量采用原有构件,保持原来做法。整修台明踏跺,添配窗,配齐屋面瓦件。前院重建大门及东西厢房均采用小式做法,木结构梁柱,条砖基础,毛石台明,青石(麻石)柱础,37厘米砖墙,两面粉刷,古砖地坪。
(三)装修与油漆:大门为措带板门,正面钉铁条,门槛上为迎风板直至脊枋底,露明廊柱均作麻灰地杖,红色中等调和漆。隔扇门为四扇五抹,槛窗三抹。搏风板木制,檐下露明,木构架以棕红色调和漆为主,不做彩画。
对此方案国家文物局于1987年6月17日(87)文物字第493号《关于嘉峪关城内游击将军府修缮方案的批复》表示同意。我们便立即委托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具体设计,并由长安细柳古建队担负承建任务,积极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7月中旬开工动拆,一切按施工设计进行。由于关楼和将军府是一支队伍施工,人员调用得心应手,工程交叉进行,管理也比较省事。1988年9月,主要任务已全部完成,10月份收尾竣工,经组织验收,质量评价同嘉峪关楼。
1988年11月28日,省委副书记卢克俭陪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文登上重建的嘉峪关楼,不住称赞雄关之雄,反复肯定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的重大意义,对着天昌和我反复说:“你们干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了不起!”
11月30日,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原甘肃省委副书记聂大江在我和天昌陪同下参观了维修工程,他说:“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很有意义的大事。这项工程全国都很关注,因为知名度很高,又比山海关雄伟壮观。”又问及投资情况,我一一作答。
看到帮夯的墙体后问我:“上边一段为什么同下边不一样?”我答:“那是遵照了原来的修筑方法:先土夯6米,过了若干年后又用土坯加高了2.7米,是草泥抹面。”聂说:“这就符合修旧如旧原则了。”
进了光化门后指着将军府问:“这就是新修的将军府?”我说:“是”。他惊叹:“很不错,又增加了一景。将来再做点文章,充实些内容,让客人有玩头有看头,滞留时间。”
一口气登上重建的嘉峪关楼后说:“做工很细,彩绘也不一般,看来不是一般画工所画,而是有学问的人画的。”我说:“彩绘方案是西安美院的教授拿出,经西安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设计,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专家鉴定,认为是上乘之作。我们评为优秀工程。”
聂说:“应当相信专家的。”“你们在这上面也要做点文章。搞点陈设,搞点优雅活动,让少量人上来,收费要高一些。”“雄关碑那一片地貌千万不敢破坏,不敢乱添加别的东西,那是自然景,是嘉峪关独有的。就要这个莽莽苍苍的劲。这比山海关好多了。山海关前搞了不少建筑,实际上是破坏了整体美。”“要学会做生意。日本人很精。如果嘉峪关在日本,那就赚大钱了。”
在柔远楼前说:“这个楼不扶正也可以。原样保存下来更好。这个楼的彩绘就比不上新楼。”在北城墙甬道我介绍了帮夯做法后他说:“9米顶上搞个水泥层,想得有远见,这对城墙的保护大有好处。”他指着城内库房等说:“将来把那个仓库拆除,把其他三座建筑(指千总衙门、嘉峪公馆、巡检衙门)搞起来,那就更好了。”
到关帝庙前说:“这个庙已经洋化了。”我说:“杨烈先生的意思是拆除,把牌坊搬到东闸门外。”聂说:“是的,不协调。关帝庙同长城没有必然联系。”“那个接待室也应当处理一下,是否搞成大屋顶,就协调了一些。”乘车到长城博物馆前说:“很有特色,不一般化,就应该这样。你们干了不少事,很有希望。”聂部长非常关心嘉峪关的维修工程,多次到实地考察指导,这是第四次。他的谈话高瞻远瞩,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我们工作既有表扬肯定,又有希望和要求,使我们深受鼓舞。
工程四:两翼长城修补
两翼长城又称明墙暗壁,即肃州西长城,北抵黑山,南悬大河,全长三十华里,同关城构成坚固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历代兵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向为世人称颂。两翼长城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十九年完工,由肃州兵备道副使李端澄监筑。
两翼长城实际总长度为15259米,高6米,宇墙0.5米,垛墙1.2米,上宽1.5米,底宽5米。每二里筑一墩台,12米见方。墙身为黄土夯筑、黄土夹沙夯筑、片石夹土夯筑不等。现存遗迹比较连贯,残高2.6—4米不等,断缺3375米,风蚀严重,墙基风蚀高0.5—1米,深0.5—0.7米。虽已失去原来意义上的军事作用,但恢复原貌,气壮山河,可激发人民群众继往开来,振兴中华之情。
我们原计划用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将30里长城全部修复。后经国家文物局、旅游局与省、市共同商议,认为恢复15里即可,五年为期。根据这个精神,参照关城墙体加固方法,用了近两年时间于1988年基本完成了预定任务:按原样夯筑了残缺墙体,风蚀部分悉数用黄土夯补;垛墙、宇墙、城台全部按现存样式修复;所有山洪过水处均建了涵洞;公路、铁路过口做了特殊处理;对部分被黄沙掩埋的城墙进行了清理,计4华里。
工程五:修复悬壁长城
悬壁长城原叫断臂长城,也叫黑山峡长城。1986年秋,我同高凤山、薛长年、柳玉峰、吕志彪、巨金虎、刘俊德等同志去黄草营踏察北长城现状。此时的北长城被黑山峡流水截为两段,其中一段残迹断续延伸到黑山半山腰,如不留意,很难辨出长城真貌。这段长城有无修复必要,当时谁也说不出一二。
第二天,我与凤山、长年通过电话商议,都认为修复还是有意义的。但需要重新命名,既与现存两翼长城有联系,又要体现特色,增强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我受“八达岭”、“老龙头”、“明墙暗壁”的启示,孕育出“悬壁”两个字来。
“悬”,极言黑山长城之险,之奇,形如倒挂,悬空难于企及;“壁”,契合“暗壁”之意,北翼长城延伸直抵黑山之巅,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我自己很满意,便用铅笔将“悬壁长城”四个字写给高凤山征求意见,高与柳玉峰、薛长年交换意见后亦十分满意。这个名字就渐渐传开,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还专意题“悬壁”二字,被刻碑立于悬壁长城前。
1987年3月12日上午9时,大雪飞扬,北风呼啸,我们在悬壁长城脚下召开了现场会,李天昌同志主持,刘恭、李忠涛、钟成智、汪同建、龚雪泉、徐洪德、薛长年、柳玉峰、李思明、王富民、高凤山、吕志彪、康志勇、巨金虎、刘俊德、吴宝真、程存才等20多人参加,我介绍了有关情况,提出修复这段长城的意义及初步思路,大家一致表示赞同,而且兴致很浓,吟诗作歌。薛长年信口作对联一副:
雪皑皑市领导现场办公长城脚下,
野茫茫众诸葛共商大计讨赖河墩。
5月18日,在黑山长城遗迹举行了“修复悬壁长城开工典礼”,市长刘恭主持,我讲话作了动员。该工程由黄草营村农民施工队承担施工,青年农民杨永福领工,刘俊德监工。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苦战,于1987年11月15日竣工,并举行了竣工开放典礼,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工程队农民等一百多人出席。他们是:刘恭、刘万才、程万琦、徐洪德、龚雪泉、李琳、郭能祺、姜田夫、薛长年、柳玉峰、鲁廷文、刘玉关、莫振邦、吴宝真、焦炳昆、刘永寿、林海云、康义德、蒲永新、魏学鸿、刘浩乾、潘庆鉴、高树旺、李光春、李六龙、程存才、祁禄、王利、李思明、宋廷显、高凤山、吕志彪、杨惠福、甘报记者朱保民、李江及长城维修办工作人员。
悬壁长城由六个部分组成:
一是500米,后又延伸了120米,共为620米长城,用片石夹砂、黄土分层夯筑。高4.5—5米,底宽3.5米,上宽2.5米;宇墙高0.8米,垛墙高1.1米。宇墙、垛墙用土坯垒砌。全部墙体用黄土长草泥抹面。
二是障城一座,15米见方,墙高4.5米,宽2.5米,总面积225平方米,均为黄土夯筑,黄土长草泥抹面。
三是烽堠二座,均在山巅,相距120米。7米见方,台高7米,垛高1.7米,长城砖包墙体。
四是对原残迹墙4米用长城砖发碹保护,以为历史参照。
五是墙体过水涵洞二孔。山下墙体漫道设排水孔五个。山上墙体外修排水引洪道300米。
六是修防洪沟一条,长260米,宽3米。
悬壁长城修复工程总计投工29970个,投资22万元。施工中最大的困难有三:一是地质结构复杂,破碎岩石构造增加了施工难度。二是山势陡峭,所有用料如土、石、砖、水泥、土坯等,得用人工肩挑身背,耗力费时。当时还动员了黑山湖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义务献工,扛砂搬砖。三是寒暑变化大。工程特点是:自己设计、自己施工,从建设效果看,时间短,质量好,投资省,安全无事故。大家一致认为,悬壁长城的开发性建设,对文物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取得了经验;增加了一份历史教材,加深了对嘉峪关历史地位的认识;丰富了旅游内容,对第三产业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当时有人对此还缺乏理解,甚至刁难诽谤,但今天的所有事实都对这一切作了最好的说明。
现将1987年1月25日《嘉峪关报》登载我的《悬壁》全文录后:万里长城,形制多样,翻山越岭,千姿百态。嘉峪关暗壁北向,直抵黑山,倒悬其上,为雄关一景。万里长城万里关,迭嶂黑山暗壁悬。最是土石寻常物,几度凌风瘦弥坚。破雾目纵千里极,缀云襟连天外天。呈祥绿龙脚下滚,得意晨鸡报丰年。
1987年12月18日《嘉峪关报》刊出我的《登悬壁长城》一首:
黑山常与白云齐,悬壁半绕挂天梯。
一曲清流笼新柳,两岸奇峰锁东西。
似觉龙角紫花动,尤闻燕尾风铃滴。
寄语游人慢举杯,搔首烟波入望迷。
工程六:保护万里长城第一墩
万里长城第一墩,原叫讨赖河墩。位于关城南约7公里处的讨赖河北岸悬崖之上,高7米,底部呈正方形,边长14.5米,西侧与长城连体。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由于长年风蚀,墩台顶部四周剥落数尺,但气势尤存。保护维修讨赖河墩,任务有四:一是用黄土夯补墩台,恢复原貌;二是清理积沙,夯筑与墩台连体的长城60米;三是树立50米铁栅栏于河崖边沿,同时用40米铁栏围护墩台,阻止游人登临;四是在讨赖河河床北侧修筑水牮,防止河水对悬崖的冲刷,威胁墩台安全。
由于水牮工程耗资巨大,当时无力筹措未能实施,其他项目于1987年秋很快完成。“万里长城第一墩”的命名,完全出于如下考虑:东有山海关老龙头,西有嘉峪关第一墩,东西遥相呼应,并驾齐驱;万里长城沿线烽燧墩台数以千百,而我为西部长城第一墩,即墩台多有,“第一”不多有;构筑于80多米悬崖之巅的讨赖河墩,以其奇险峻伟夺人,纵使豪迈刚烈传情,南望祁连积雪,北顾大漠戈壁,仰视朗朗天光,俯瞰涛涛奔流,足以动人心魄。天下没有我独有,故而名之,谁奈我何!寄于斯,我们请魏传统将军题写了“万里长城第一墩”,刻碑立于墩前,以为永久的纪念。1986年12月5日,我受古墩台感染,成《登万里长城第一墩有感》一首:
一墩河上悬,西极望百川;
古来征战地,金戈铁马喧。
春风新雨后,边城断狼烟;
沧桑经变久,今朝独共天。
工程七: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86年7月,我和王利同志去兰州向国家旅游局韩克华局长汇报嘉峪关长城维修和长城宾馆建设问题,同时表达了建设一座长城博物馆的意愿,希望得到国家旅游局的支持。韩局长非常痛快地表示同意,随后又得到李子奇书记、贾志杰省长的支持。省旅游局的领导都表示赞同。据此,市委、市政府在1987年3月12日召开的文物维修、旅游景点建设现场办公会上同意指挥部提出的建设意见:“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古洋结合,高低结合,一次设计、分期实施。馆址由有关方面商定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筹建工作由博物馆筹建处(即市长城维修办公室)负责。文物征集工作要和筹建工作同步进行”,并以市委办发(1987)第9号文印发全市有关单位。
考虑到我市没有这方面的设计经验,故先委托西安市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处拿出设计方案。西安很快拿出了方案,是现代化的园林式布局,未被我们接受。随后,我自己冒昧地画了一张示意图,提供市城建局设计室在设计时参考。
6月30日,我们请来了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王勤台、省博物馆陈列专家、书法家徐祖蕃研讨设计方案和陈列方案。他们认为:建筑应一体化,不要分割开来,应有整体感;不能用牌楼,应从军事设防角度考虑;建筑材料尽量用大块,粗犷、泼辣、剽悍;采光应考虑到人工和自然两个方面,同时考虑到将来;室内色彩不宜过花哨,要安静,不反光,防止喧宾夺主;陈列要揭示文物的性格,它是历史的见证,所以有价值,但不是珠宝商店;立意立到嘉峪关,但不是嘉峪关的再现,又能体会到嘉峪关的味道;绿化要用戈壁滩植物,如沙枣、摇一摇、红柳、白酸刺等。
7月25日,第四次讨论设计方案。对设计人员杜发明和米伟重新做的两个方案比较研究后决定吸取徐祖蕃、王勤台同志意见,突出长城形象,思路接近要求,互取所长,合二而一,请设计人员拿出新方案,8月15日再次讨论。
8月21日,第五次讨论设计方案。对整体布局、结构、展室、停车场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注意设615个垛口,意为嘉峪关距当年已有615年历史,主体正面留30个垛口,意为嘉峪关开发距当年已有30年历史。参加这次讨论的有郭能祺、申振清、周得贵、焦炳昆、蔡利家、杜发明、高凤山及设计人员。
8月22日,四大班子审查方案,刘恭、程万琦、李琳、李忠涛、钟成智、龚雪泉、徐洪德、申振清及鲁廷文等出席,这是第六次会议。大家认为设计思想正确,造型别致,是成功的。同意再作局部修改便可批准。
9月1日第七次审查方案,要求9月15日出基础图,着手施工前的其他工作。
10月7日召开城建、设计、总图、维修办会议,决定:①博物馆选址南市区,占地南北70米,东西150米,由总图管理部门放线;②10月15日破土动工,先建围墙;③12月10日正式设计全部出齐;④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0月29日审查预算,投资96万元,包括门前狮子和院内雕塑。
1988年4月17日,召开了长城博物馆招投标会议,经过资质评核,集中和分散讨论,同意以94万元包给省地矿局河西三队承建。要求88年12月15日竣工,每提前或延期一天,奖罚万分之二。达到全优奖1.5万元,优良不奖不罚,合格罚1.5万元,不合格推倒重来。乙方为表示对长城维修工程的关心,捐款5万元,并有10万元的质量抵押金。在甲、乙、丙三方的密切配合下,工程如期完成,89年1月17日进行了预验收,评价甚好。
在建设过程中,陈列工作亦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请甘肃长城专家吴礽骧先生编写了长城展览纲要,实际等于编写了一本长城题材教科书;二是请博物馆陈列专家徐祖蕃主持全面设计和制作、布展工作;三是由高凤山带队赴长城沿线征集长城文物;四是布置“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和“书法绘画展览”。以上工作都是在王勤台处长的亲自指挥下运作的。徐祖蕃、吴礽骧、王勤台同志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以高度负责、精益求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陈列任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受到人们的崇敬和赞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他们无怨无悔,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岗位上,却不取分文,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实为文博人员楷模。
1989年2月3日,举行了隆重的“长城博物馆竣工开馆”仪式,市委书记李天昌、市长刘恭、省地矿局副局长张庆中为长城博物馆开馆揭幕,迎来第一批参观者。当人们踏入博物馆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由书法家徐祖蕃先生题写并刻在馆楣上的“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八个大字,不由肃然起敬。步入第一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采自黑山的巨石,上刻“伟大的长城”五个金色大字,它向世人庄严宣告:“伟大古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俱在此馆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1992年8月10日登上博物馆城台,壮怀逸兴,摸着巨炮不住称赞:“雄哉!壮哉!有创意,了不起!”并对讲解员钻研历史知识的精神给予了热情赞扬:“年轻人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学一行。文物工作学问很大,就要靠自己钻研。”
有感于博物馆建设落成开馆,我草成小诗一首:
风风雨雨写春秋,莽莽苍苍馆内收;
秦皇汉武埋荒草,长城不倒万古留。
工程八:综合项目
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使关城周围环境与长城相协调,增加游人的欣赏情趣,1985年下半年至1986年,指挥部对许多零星项目组织综合施工,取得了融科学、实用、观赏于一体的效用。
(1)维修了嘉峪关内城南敌楼和敌台、西北角楼和角台、北敌楼、三座角楼、两座箭楼、朝宗门楼、会极门楼、东西马道门楼。
(2)对内城水井掏沙,深15米,砖拱井壁,防止塌陷。按古井亭原样重建并彩绘了井亭。装置了辘轳和井盖。
(3)修建了外古内洋的水冲式厕所一座。
(4)关城内打井一眼,深76米,解决了关城绿化和生活用水。
(5)平整关城场地,清除垃圾,填平壕沟17936平方米。
(6)关城外修整停车场1.5万平方米。
(7)修筑东闸门内外水泥砂砾路301米(1806平方米)。
(8)东闸门内道路两侧石砌护坡450平方米。
(9)东闸门至接待室道路两侧种龙瓜柳120米。水泥厂至牌坊梁道旁植树4000株。
(10)修筑外城排洪沟1000米,清理了周边堆积日久的废墟和垃极。
(11)整修关帝庙,改为大屋顶,恢复内部装饰。
(12)复制“天下雄关”碑一块,并建碑亭一座,将其石碑保护起来。原“天下雄关”碑由于长期置于露天,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故字体受损,碑体中间断裂。为保护真迹,移在室内珍藏。另仿制“天下雄关”匾一块,悬挂东闸门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宋静存同志1988年秋在东闸门以“天下雄关”匾为背景留影后盛赞:“不知这是谁的点子?好点子,很提神。以后要多出这样的点子。”
(13)修筑两翼长城沿线简易公路16公里。
以上为长城维修工程的全部内容。另有魏晋墓、“七一”冰川、长城宾馆、旅游产品开发四项工程属旅游开发项目,另文记叙,此处不赘。
盛 世 长 歌
长城是中华大地一条跃动数千年的巨龙,是中华民族一道固若金汤的精神屏障,是智慧之剑,力量之源,艺术之根,道德之本。我们在修复长城的日日夜夜,不仅表达着无限真诚和执爱,同时也接受着热与冷的洗礼,用虔诚塑造中华形象,用意志开拓美好未来。平心而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清平盛世,没有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大批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匠的无私奉献,断然不会有今日雄关之新貌。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深深谢意!
嘉峪关长城维修保护工程的圆满结束是一个壮举,得到多方面的肯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的关爱变成跳动的盛世长歌,变成闪光的历史文献,激励嘉峪关人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1985年11月,罗哲文先生题字:“待到西楼重崛起,巍巍杰阁映祁连”,对重修嘉峪关楼寄予厚望。
1986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姬鹏飞寄来题词:“长城生辉,世界共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寄来题词:“研究长城,促进文明”、全国政协副主席溥杰寄来题词:“巍峨长城镇千古,振兴四化壮山河”、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黄新廷寄来题词:“荒漠有幸,玉关多情”、王定国寄来题词:“研究长城,宣传长城,保护长城,开发长城”、魏传统题词:“长城文化久,横向联系长”,又“夜深月色叹凉月,山海关联嘉峪关;明时居正主朝政,互通有无利两边”。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主任黄罗斌寄来题词:“长城万里威震千古,振兴中华气壮山河”、甘肃省政协主席王秉祥寄来题词:“长城万里,威震千古”。
1986年8月14日,魏传统前来参加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成立大会,成《嘉峪关抒怀二首》:
(一)
嘉峪关头何处是,祁连白雪迎风来。
征西尚未攻关过,帷有黄沙任剪裁。
(二)
二十八年曾到此,雄关第一心神怡。
无际平沙映碧天,钢城红浪光嘉峪。
1986年7月30日杨植霖《诗二首》:
(一)
欲振中华设论坛,群彦喜上嘉峪关。
城头遥望天山雪,一路熏风不觉寒。
(二)
气势磅礴北国悬,江山万里任牵连。
身经百战无何怨,稳坐宁迎雨雪眠。
世上谁能终不倦,中华犹在拨催弦。
长城自古英雄汉,应对当今执导鞭。
1986年8月,罗哲文先生拟长联《长城》一副: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聪明智慧坚强毅力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跨峻岭横大漠穿草原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墩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绣锦飞舞腾翔起伏盘旋月宫邀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1987年9月19日,越南领导人黄文欢登上嘉峪关城楼,欣然四顾,兴奋不已,连连称赞:“真可谓天下雄关!”
9月22日,省委书记李子奇专程来嘉峪关检查长城维修工程,在李天昌和我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正在施工的嘉峪关楼工地,详细询问结构、材料和经费情况后说:“嘉峪关很壮观了,应该立个碑。”在帮夯城墙工地听施工负责人介绍该工程保证300年不会有质量问题,他很高兴地说:“三百年也可以了,没有白费辛苦,能给我们下几代人交待了。”下午登上悬壁长城,声声赞扬:“好,好,很好!很有气势!这就很能吸引人。如能同对面山上的长城连起来,那就更壮观,更好了。”他说:“文物就得维修,哪个朝代都在修护。维修的意义就是把文物古迹一代一代地保护好。”他还说:“嘉峪关的名气很大,来的名人也多,要发挥这个旅游优势,以此促进全市二、三产业的发展。”
1989年9月22日,省委书记李子奇再次视察嘉峪关市工作,李天昌、刘恭、黄积咸和我陪同,参观了“伟大的长城展览”后说:“你们的几个大项目(指维修长城的项目)都完成了,应有个记载。过去关楼破破烂烂,现在修好了,要把维修的情况记下来,也是个历史见证。”又说:“今天看了你们的长城宾馆和长城博物馆,感到这些建筑设计新颖,质量不错,风格独特,体现了西部长城的风采。”尔后挥笔写下了“西关风采”四个大字。
1989年10月2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留下《咏嘉峪关》二首:
依山傍泉建雄关,楼台雉堞接云天。
北有马鬃山巍峨,南耸祁连峰雪染。
两山峡锁近咫尺,关隘险峻猿难攀。
西陈瀚海望无际,东临绿洲近江南。
天工精艺相汇粹,嘉峪山海酒媲美。
东海西漠万里遥,重楼金碧相映辉。
乾隆年间变内城,古建逐日遭残摧。
近年修葺工艺巧,昔日风貌又重回。
1992年5月,著名诗人、甘肃作协主席高平《赞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一首:
长城天下第一馆,中外惊奇刮目看。
纵览江山千万里,定格风雨三千年。
生存不易多聪慧,发展还需灭燧烟。
远看民族浩然气,丰碑无语映雄关。
1992年9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画家赵朴初先生偕夫人一行四人来嘉峪关市考察,有所感念,遂成《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五日访嘉峪关市有作》一首:“飚轮千里驰,四望枯干土。但见垒垒乱石间,驼草怒若负隅虎。不期到此城,崛起穷荒处。卅四年前开拓人,幕天席地战万苦。夏日曝兮朔风吹,草可食兮雪可煮。地尽其利兮宝藏兴,人竭其力兮天阙补。酒钢六绝耀西东,父老三呼夸富庶。宽衢大厦比名都,鲜花佳果满瑶圃。市以雄关名,嘉峪地形据险阻。登楼远眺南北山,俯视金汤不可侮。出关身履古战场,浩浩平沙豪气吐。顾谓书记言,关市相成不相负。关城天下雄,市亦雄今古。”是年赵朴初先生八十有五,以此“奉呈市委诸同志暨全市父老兄弟”。
1987年10月20日,甘肃省政协书画室致函一封,全文如下:
政协嘉峪关市委员会转中国嘉峪关长城研究会:
为了赞助修复长城及嘉峪关城楼的工程,经我会书画界的同志倡议,由省政协书画室成员和我省部分书画界的知名同志个人捐献书法和绘画作品一百幅,其中书法五十一幅,绘画四十九幅。请你会义展、义卖,将收入作为修建工程使用。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书画室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日
捐赠书画者有:郝进贤、陈伯希、应中逸、赵正、王天一、阮文辉、牟紫东、何晓峰、杨丁东、甄载明、裴慎、黎凡、王巨洲、王维德、黄汉卿。1987年10月26日,由书画室主任、省政协常委郝进贤及杨丁东、李易新同志送达,市上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我和市政协副主席贾实负责接待。以上作品以市政府名义颁发了收藏证,在长城博物馆首次展出后全部由该馆馆藏。
遵照省委李子奇书记、国家旅游局韩克华局长关于“长城维修工程结束后应当有个记载,对后来人有个交待”的指示精神,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功用制作了几块碑。
——“嘉峪关维修简记”:
正面:“威震华夏 壬申秋李子奇”。
背面文:“明长城始建於洪武间关处长城之西极亦长城之起点也其地山高水险雪暴风狂而关楼巍然特立於山環水抱之中以雄丽之姿与山海关遥相对应如绝世双姝为中华数千年来之伟大文化传神写照惟以岁月既久建筑多所废毁与今之开拓气象颇难适应公元一九八五年夏中共甘肃省委李子奇书记倡议全面维修嘉峪关以保护丝路古道之名胜古蹟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与世界各国之文化交流此议一经提出即为各方盛赞蒙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中共甘肃省委及省政府特别关注中共嘉峪关市委和市政府乃能顺利施工其间公私协力五载而就计重修嘉峪关楼重建游击将军府一所井亭一所修建碑亭一所整补关墙如初彩绘全部楼阁及各处建筑因关城两翼墙体颓废过甚於仅存遗址之上更施修复三公里许修整既竟复以今日国家之繁荣所需不得不增添配套设施乃增设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一所新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一所及水电交通有关设施多种庶几荜路蓝缕不负先贤铭之石碑以励来者焉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三年六月立”
——长城维修捐资纪念碑:
“长城以天神之姿纵横万里忽于嘉峪山前探首苍旻者明代所建之嘉峪关也昔为边防重地惟见烽烟滚滚今为名胜古蹟致力于世界之文化交流而六百余年嘉峪关及其附丽建筑多已毁损为保护文物古蹟弘扬民族文化计中共嘉峪关市委市政府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决定维修嘉峪关及其附近长城蒙社会各族各界有识之士群起响应捐集人民币贰拾捌万肆仟零壹拾陆元伍角柒分於国於民於古於今胥有功焉工程既竣理应镌名用彰盛德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三年六月立”
——重修游击将军府碑记: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建於公元一五六七年至一五七二年间时陕甘总督王崇古上书朝廷议於嘉峪关设守备此奏获准乃建守备府至清代设治未废且升格游击即改称为游击将军府府宅广袤五千平方米两院三厅门外原有小型钟鼓二楼分立两侧后倾圮不存一九八五年中共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筹资维修嘉峪关时拟议一并恢复旧府一仍原貌不稍更饰一九八六年动工一九九二年完工特勒良石以资纪念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三年六月立”
——维修长城捐资纪念碑:
“酒泉钢铁公司在维修嘉峪关长城活动中捐资人民币壹拾万元特立碑纪念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三年六月立”
——悬壁长城铭:
“大河之西冰川之阳有长城焉名曰悬壁削壁巉崖备极险要明嘉靖十八年肃州兵备道李涵所筑也城以年久失修仅留残迹公元一九八七年中共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因其颓圮之际引而长之版筑六百二十米建烽台三座障城一座既竣市长孙一峰嘱为之铭曰
祁连苍苍弱水泱泱长城迤逦瀚海汪洋冰川远引石窟辉煌烽烟既戢关塞迷茫是用备葺雉堞橹樯登高临远极目禹疆著文明兮迢递揽胜迹兮徜徉访黑山之石刻沐雄关于朝阳想瑶池兮西极来天马兮远方展澄湖之明滟集鸥鹭而飞翔啖浮瓜兮夏日醉葡萄兮夜光融春煦于鹤翅凛秋肃于苇塘啜南山之白云挹东篱之幽芳谛驼铃之悠悠谐气笛之昂昂鞭虬龙于疏勒夺天工于酒钢出能源于砂碛媲美玉于昆冈遨九天兮射天狼荫千里兮遍绿杨扼丝路之要冲当欧亚之津梁夸鱼米之饶庶作天下之厫仓喜人文而蔚起绍勋业于汉唐既远来而近悦卜古道以遐昌
袁第锐撰文 聚川何裕书丹
嘉峪关市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九三年六月立”
——嘉峪关记:
“依山筑防临水设险拒劲敌于边墙之外固邦国于危难之秋此古之当国者所以于边墙关塞之设无不未雨绸缪殚心竭力者也遡自周秦以還披荆榛斩蒙茏攀峭崿越峥嵘历时两千载绵亘数万里版筑雉堞之殷井斡烽橹之勤以空前之壮举竟百代之伟业如屏如障为锁为钥而长城之事
岸门口人:行与思的流浪
转帖于
2006-01-06 08:37:00 发表在分类:
长城新闻 中
(55358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