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城事
 任百姓评说 

2006-01-16 Mon

兰州城区最后的长城满目疮痍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新华网甘肃频道( 01-16 15:18:59) 来源:兰州晚报


核心提示 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一座座古老建筑的萎缩。长城,这个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伟大历史奇迹,也在城市崛起的同时,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兰州城区仅剩下七四三七厂最后一段长城遗址了,即使到了风烛残年,它也未能逃过疯狂蚕食。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也许过不了多久,兰州城区的长城遗址将会永远埋藏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了。

300米长的古城墙现在仅剩不到60米

七四三七厂物业公司的孟书记,对厂子北侧的一段明代长城几十年来的风雨变迁可以说了如指掌。1月12日,记者来到七四三七厂,听他讲述了一段明长城遗址几十年来由保存完整到惨遭毁坏的忧心故事。

孟书记告诉记者,明长城从七四三七厂西北侧穿过,原来有一段约300米长的城墙,西侧还有门楼、要塞和烽燧。

“长城遗址在60年代还是比较完整的,基本的设施都还存在,地基宽约7米,高10米左右,与解放初期的模样基本一样。几十年来,它的命运随着七四三七厂周边环境的变化而每况愈下。”孟书记说,“厂区西北侧的一段长城遗址原来就属于厂里的地盘,上世纪60年代以前,遗址之外还都是一片荒地。从60年代到80年代初,长城周边人烟还比较稀少。但80年代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长城遗址逐渐被包围、分割、侵占、挖掘,西侧的门楼和要塞随之消失,西北侧仅剩的城墙也遭到严重破坏,继而矗立起一栋栋参差不齐的‘小炮楼'。”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七四三七厂为配合地方建设而转让了一部分土地,一些居民也逐渐搬到了厂区边缘。随后,这段原本保存完好的长城遗址遭到了疯狂蚕食。长城遭毁坏最严重的时期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的10年间,长城边缘的一些居民将长城的地基变为主要的侵占对象。

孟书记痛心地说:“现在长城遗址仅剩不到60米的土墙了,如果是自然风化,它还是可以修复的,但人为的破坏并已被占用了的长城地基,永远也无法还原它本来的面目了!”

“小炮楼”崛起挤走古城墙

2001年12月,本报记者曾就兰州明长城遗址进行过采访。专家们认为,位于拱星墩七四三七厂家属院西北侧的长城,是兰州市区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明代长城。然而,时隔仅4年,西北侧残剩的一段宽约6米、高约10米、长约300米的长城遗址,已经荡然无存。眼前所能见到的仅仅是位于七四三七厂锅炉房院内北侧一段满目疮痍的土墙了。

明长城遗址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却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被挖掘一空,如何不叫人痛心呢?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紧紧相连而毫无规则的“小炮楼”,这些“小炮楼”完全占据了长城的地基。

为保护厂区的土地,2001年9月,七四三七厂请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重新绘制了一幅地界图,从长城地基中间3.5米处用红线确定了厂区分界线。如此一来,长城周围的居民更是有恃无恐了,很快将红线以外不多的长城遗址据为己有,并逐渐将触角伸到红线以内。

在七四三七厂家属院西北侧记者看到,一座座“小炮楼”将七四三七厂西北侧围了个水泄不通,而明长城遗址已经不见了踪影。七四三七厂物业公司的周经理告诉记者,这些“小炮楼”的主人侵占长城遗址的手段十分“独特”,他们先在城墙边缘盖好房子,然后一点点削刮,掏空长城的地基,待城墙坍塌后,再将黄土运走,最后砌上砖墙,长城遗址就这样一点一点被切割、挖空,直至被完全占据。由于他们在城墙外面挖,厂区内看不到,等保卫人员发现时,为时已晚。周经理说,厂保卫处曾多次进行制止,那些蚕食者当时放下了工具,但等夜深人静之后,他们便又开始“工作”了。2004年10月25日,一李姓居民占长城遗址建“小炮楼”,遭到厂里制止时,双方发生了纠纷,李某一家对厂保卫人员破口大骂,强行占地,甚至将“小炮楼”的墙角伸到厂区。政府有关部门无人出面制止,厂里也没有能力管这些居民,就这样将长城遗址蚕食殆尽。

兰州是唯一有长城遗址的城市

据史料记载,明朝时,为防鞑靼、瓦剌南下侵扰,自明太祖至明神宗的200年间,先后18次修筑长城,总长达1.2万余里,甘肃境内有3600公里,沿黄河经兰州穿城而过。兰州北长城从桑园峡经盐场堡、安宁堡、沙井驿、永登、武威、张掖、酒泉至嘉峪关终止。东边沿黄河经什川、靖远、固原、大同到达山海关。在明代,黄河南北两岸各建有一道长城,其间关、堡、镇、卫密布。东岗镇、拱心墩(今拱星墩)、沙井堡(今沙井驿)、盐场堡、金城关、安宁堡、土门墩等地名就是根据当时长城的遗迹而留存下来的。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黄河南岸的长城“系蒙恬筑,明万历元年(1573年)补修。厚二丈,高倍之,土色坚韧。西至新城(西固区新城)起,沿河而东,至靖远县大浪沟界止,约二百余里。”也就是说,兰州境内的明长城实际宽6米、高12米、长100公里。从长城所经过的城市来看,兰州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长城遗址的大城市。这也更说明了古代兰州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兰州城区最后的长城遗址

兰州城区是否还能看到同样完整的长城遗址呢?记者先后咨询过多位专家,结果令人感到遗憾。最近几年无人再对此作过专门的考察,原因是“做这项工作无多大意义”,况且政府也未能出面加以保护,即使有人想去作一些考察、研究和保护工作,经费的来源也是个头疼的事情。而七四三七厂西北侧这段近60米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遗址,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兰州城区古代长城最后的见证了。

专家访谈

谁来保护长城遗址?

谁来保护这段长城遗址,成了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然而,记者在最近几天的采访中,没有发现一个相关部门来关注城区这一最后的长城文化遗产,即使是文物部门也对此讳莫如深。难道就这样让长城遗址消失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吗?

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保护起来非常困难

市文化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感叹道,有关兰州残留下来的长城遗址保护问题,文化部门不是没有考虑过,但由于这些建筑过于分散,而且大多破损严重,残留的部分太少,又极不规则,加之资金匮乏,因此保护起来非常困难。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建筑的责任和义务,任何破坏古建筑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一般情况下,如果古建筑处在某单位院内,该单位完全有保护它的义务和责任。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曾经对兰州明长城遗址作过深入考察研究的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邓明,在听了记者有关长城遗址惨遭破坏即将消失的诉说后担忧地说,兰州自古以来便是军事重镇,曾保留着许多古代军事遗迹,诸如长城、城池、关堡等都有。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古代军事建筑基本被拆除一空,实在令人可惜,这一点我们比不过其他城市。也许过不了多久,七四三七厂最后的长城遗址也将不复存在,我们的后人也只能从史料中找到它的痕迹,这无疑是兰州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首席记者曾德华/文 晚报记者于永昭/图 )

图一:目前仅存的一段长城遗址

图二:2004年挖长城修围墙时的情景

图三:“炮楼”挤走长城

图四:地图上粗线表示长城,目前现存的长城只有很少的一段。









转帖于 2006-01-16 15:18:59 发表在分类:长城新闻
(48607次点击) | 编辑 | 删除 | 关闭匿名评论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