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联盟!!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古城墙数据集中国古城墙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  
数据库首页 :: 新建 :: 搜索 :: 列表 :: 位置索引 :: 修订情况 :: 登陆
明清重庆城门首页 : 明清重庆城门建筑列表 : 在明清重庆城门内搜索 : 明清重庆城门修订情况
官方名称明清重庆城门
别  名东水门
其他名称
所属合集:明清重庆城东水门
保护级别:国保
年  代:春秋
地  址:重庆市,渝中区,
     [查看本区县古城墙列表]
材  质:夯土
所在国家:,
平面形状:矩形
分  类
类  别:城市,边城,
城池内外
墙体设施
暂无墙体设施信息
历史遗存
暂无历史遗存信息
基本数据
面  积:502   周  长
保存现状
整体状况:
城门依山就势砌筑而成,坐西南朝东北,方向2 8 ° 。城门址由内、外两重城墙 围合而成,形成类似于瓮城的空间格局。内城墙用宽约0 . 3 、高约0 . 3 米的条石错缝丁砌而成,残高 4 . 2 5 米。外城墙用宽约0 . 4 、高约0 . 3 5 米的条石错缝叠砌而成,平面呈曲尺形围合内城墙,二者之间 为近似“Y ”字形的道路布局,一条经平街子、猪十字、大什字可到川东道,一条经月亮街到太安门。 城门位于外墙中部,现存有城台和门洞。城台长约1 1 、宽约6 米,其东端向南延伸5 . 2 米围合门洞南 部通道。城门洞为拱券式,一券一伏。券顶石厚0 . 4 、伏厚0 . 2 5 米。门额原刻有“东水门”三字,已风化。门道底平面呈“亞”字形,道路呈三级平台通往城内。门洞中部两侧壁均发现有4 组对称分布的栓眼,下方路面上各凿有一个长方形门臼。门洞宽3 .1 5 ~ 3 .9 5 、高2 .6 5 ~ 4 .4 5 、进深6 .6 米。
损毁情况:

损毁原因分析: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详细描述
历史沿革:重庆古城位于今重庆市渝中区,地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半岛尖端,三面环江,西面接陆。 西侧陆路鹅岭陡狭,两江紧束,鹅岭以西佛图关高踞山脊,形势险 要,为重庆城的重 要门户。《读史方 舆纪要》载:“府会川蜀之众水,控瞿塘之上游,临驭蛮剪,地形险要”,历 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巴人据此为都以来,历代皆以此天险为城。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巴国,占领江州后,秦国丞相张仪于此筑江州城,《华阳国志》云“仪城江州”,成为文献所载重庆城最早的筑城记录。蜀汉建兴四年(226年)江州都护李严自永安还住江州,修筑江州大城,《华阳国志》载:“后都护李严更城大城,周迥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长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为洲”。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为抵抗蒙古入侵,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抢筑重庆城,“为蜀根本”[1],后成为宋末余玠构筑的川渝山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明洪武六年(1373年)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在旧城基础上重修,正德《四川志》卷一三《重庆府》载:“本府石城,因山为城,低者垒高,曲者补直,洪武初指挥戴鼎重修, 高一丈八尺,周围二千一百三十六丈”,形成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城垣格局。历经明中后期至清初的 多次补筑,形成了“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的城垣布局。此后,因灾害及自然坍塌重庆古城垣又 经过了多次补修,直至民国时期城市拓展时被拆毁或填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随着渝中区下半城旧城改造项目的进行,重庆城的一些城垣遗迹逐步显露,特别是太平门、朝天门城墙遗址的抢救性发掘,使重庆古城垣再度回归公众视野,掀起了新时代重庆母城的保护热潮。为廓清城垣的布局、年代,更有效保护重庆城古城垣遗址,对重庆城的古城垣遗址开展了专题调查,共发现城门4座、城墙1 6 处约4 3 6 0 米、炮台1 处。

总体情况:

平面格局:

城墙附属设施:

城内、城外主要历史遗存:

人口和居住情况:

与道路、河流、防御体系的位置关系:

修缮情况:

与其他遗存的位置关系:


保护管理状况
管理部门:
相关法律:
保护级别:

地理分布查看明清重庆城门地图显示 [推荐]
国家编号:0
操  作:[ 把此数据暂存在数据框中 ]
图  片点击小图查看大图,点击大图隐藏大图
11     图片说明:11
图片供稿:一环
[在新窗口打开]  
图片说明:11
正在转载图片--请稍等...
22     图片说明:22
图片供稿:一环
[在新窗口打开]  
图片说明:22
正在转载图片--请稍等...
图片链接

  本页修改历史 :: 编辑本资料内容 :: 编辑本资料图片 ::                  管理区: 定稿 :: 恢复到当前版本
 评论/讨论/留言区 :: 发表新帖 :: 刷新 :: 回到顶部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v0.1 2003; v0.8 2015.10 ; © 2003~2015,www.thegreatwall.com.cn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1.0 Generi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