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我说了当然不算,但《魏书》说了算!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先生举例的历史记载是:
同治五年《昌黎县志》沿革:“汉为絫县,后汉省入临渝。晋以后为海阳县地”。
民国《昌黎县志》沿革:“前、后汉絫县、临渝县地。三国临渝县地。西东晋海阳县地”。
《昌黎史》:“西汉时,今昌黎境被置为辽西郡絫县;东汉时,絫县因西汉后期的海侵被撤销,县域并入同属辽西郡的临渝县境.西晋时,这里改为辽西郡海阳县地;十六国时,仍为海阳县地;北魏时,改属平州暨辽西郡首城肥如县地”。

先生的结论更是:
“县域”并入临渝、海阳。您的“晋海阳县并不跨滦河而治至今昌黎县境内”又是一个历史学上的大笑话!
您的这个柳城龙城昌黎郡整个被套在晋魏辽西郡的里面!
您记住历史是“愿怎么篡改就怎么篡改”的吗,不是。



看来,这昌黎县的历史就是这样被先生们这样“顺理成章”
地给“推理”出来了。


那么对今人在《昌黎史》中所说的“北魏时,改属平州暨辽西郡首城肥如县地”和先生也更是言之凿凿地说的“您的这个柳城龙城昌黎郡整个被套在晋魏辽西郡的里面”!我们却是要真正认真地探讨分析一番的了!

对《晋书·地理志》中的“晋海阳县并不跨滦河而治至今昌黎县境内 ”我已说明了看法。

而对南北朝时期,《昌黎史》和先生们所认为的今昌黎县地“北魏时,改属平州暨辽西郡首城肥如县地”,我所说的今昌黎县靖安镇“柳城龙城昌黎郡整个被套在晋魏辽西郡的里面”——却不知《昌黎史》的作者和先生读过北魏的《魏书·地形志》没有?要是读过,为什么会这样说话?

那么,笔者就不得不帮助先生们重新好好读一读北魏的《魏书·地形志》中的“平州、辽西郡”——当然了,要给先生们增加一点儿先生们看来还根本就丝毫不懂的如同“目不识丁”般视而不见、也即正如《苟子·儒效》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善良,当对错,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可,虽敦必困”的被先生们所完全忽视不见不懂的平州还有的另外一个郡——即平州的北平郡!

请看:

《魏书·地形志》:

平州:晋置,治肥如城。领郡二,县五,户九百七十三,口三千七百四十一。

辽西郡:秦置,领县三,户五百三十七,口一千九百五。

肥如(笔者注: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肥如城:府西北三十里”。即今卢龙西北三十里迁安县境内夏官营一带):二汉、晋属。有孤竹山祠、褐石、武王祠、令支城、黄山、濡河。
阳乐(今抚宁一带):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令支、合资属焉。有武历山、覆舟山、林榆山、太真山。
海阳(今滦县一带):二汉、晋属。有横山、新妇山、清水(就这么点儿地方,哪里有滦河东岸的东西呀?)。

北平郡:秦置,领县二,户四百三十,口一千八百三十六。

朝鲜(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朝鲜县:府北四十里”。即今卢龙北四十里潘庄一带):二汉、晋属乐浪,后罢。延和元年徙朝鲜民于肥如,复置属焉。
新昌(今卢龙县):前汉属涿,后汉、晋属辽东,后属,有卢龙山。


而《昌黎史》和先生们却只知北魏平州有辽西郡,而却全然不知其还有位于今卢龙县北部和今卢龙县的北魏平州的第二个郡北平郡!
于是,这问题就来了:也就是说:这位于今迁安县夏官营一带的平州辽西郡治所肥如县是怎么越过今卢龙县一带的平州北平郡的朝鲜县和新昌县两个县而管辖到今昌黎县地来的?有这样在今迁安县的平州辽西郡肥如城中间隔着今卢龙县的平州北平郡两个县而再管辖到今昌黎县地来的道理和史实么?!
先生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如此妄下断言“定论”,把《魏书·地形志》中今昌黎县靖安镇和龙城即龙城至辽东的下列记载、遗址和历史文化文物就全都给弄没了!也即:

营州: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永安末陷,天平初复。领郡六,县十四。户一千二十一,口四千六百六十四。

昌黎郡:晋分辽东置,真君八年并冀阳属焉。领县三,户二百一,口九百一十八。

龙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有尧祠、榆顿城、狼水。
广兴:真君八年并徒何、永乐、燕昌属焉。有鸡鸣山、石城、大柳城。
定荒:正光末置。有鹿头山、松山。

建德郡:真君八年置。治白狼城。领县三,户二百,口七百九十三。

石城:前汉属右北平,后属。真君八年并辽阳、路、大乐属焉,有白鹿山祠。
广都:真君八年并白狼、建德、望平属焉。有金紫城。
阳武:正光末置。有三合城。

辽东郡:秦置,后罢。正光中复。治固都城。领县二,户一百三十一,口八百五十五。

襄平:二汉、晋属,后罢。正光中复。有青山。
新昌:二汉、晋属,后罢。正光中复。

乐良郡:前汉武帝置,二汉、晋曰乐浪,后改,罢。正光末复。治连城。领县二,户二百一十九,口一千八。

永洛:正光末置。有鸟山。
带方:二汉属,晋属带方,后罢。正光末复属。

冀阳郡:真君八年并昌黎,武定五年复。领县二,户八十九,口二百九十六。

平刚。
柳城。

营丘郡:正光末置。领县二,户一百八十二,口七百九十四。

富平:正光末置。
永安:正光末置。



而《新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着在今昌黎靖安镇所设的“营州柳城郡上都督府……天宝元年更名……县一,有平卢军,开元初置;东有镇安军,本燕郡守捉城,贞元二年为军,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又有汝罗、怀远、巫闾、襄平四守捉城。柳城。中西北接奚,北接契丹。有东北镇医巫闾山祠,又东有碣石山”。

《辽史·地理志》也更是明确记载着今昌黎的营州说:“营州邻海军下剌史:本商孤竹国。秦属辽西郡,汉为昌黎郡,
前燕慕容皝徙都于此。元魏立营州,领昌黎、建德、辽东、乐浪、冀阳、营丘六郡。后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德元年改营州,万岁通天元年始入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唐复为营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户。统县一,广宁县,汉柳城县,属辽西郡。东北与奚、契丹接境。万岁通天元年,入契丹李万营。神龙元年移幽州界。开元四年复旧地。辽改今名。户三千”。

《金史·地理志》:“平州中兴平节度使……县五……昌黎:辽营州邻海军以所俘定州民置广宁县,皇统二年降州来属,大定二十九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今名”。

即金代因在今昌黎自辽国始所设的广宁县与广宁府重名而改广宁县为昌黎县沿用至今。


以上众多国史典籍都明确记载了今昌黎靖安镇汉柳城、东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唐营州柳城郡上都督府、辽营州邻海军广宁县、金昌黎县的清晰脉络。


但现在看来,这些也可能只应说与诸位站友们和世人们了。

而先生或先生们是根本就看不懂的,或者是说是“根本就看不懂”的!因为真的看懂了这些是需要有真挚的良心和做人的勇气的。



本贴最后一次由山海关李亚忠修改于2017-02-15 01:45:28



本帖由 山海关李亚忠2017-02-15 01:26:38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当然不会”?您说了算吗?! [网址] 【马骧民】2017-02-14 17:33:00 [2107] (726)
     我说了当然不算,但《魏书》说了算! [网址] 【山海关李亚忠】2017-02-15 01:26:38 [2330] (6K)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12946486473083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