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有故事的地方--广宁●●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一句“广宁溃”,几百年后读之,犹觉惊心。

初五的街头,熙熙攘攘。不见仓皇溃散的明军,更寻不到“股栗不知所为”的王大人....

但,朋友,请屏住呼吸,静心聆听吧!你一定能听到军鼓声、号角声、喊杀声……这些声音,永远围绕着这座城市。

广宁,铁与血的边镇,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

廣宁潰

  遼東經略熊廷弼主守,駐閭陽;巡撫王化貞主戰,駐廣宁。三人議論遂成水火,此致敗之由也。天啟二年壬戌正月,化貞疏言臣愿請兵六万進戰,一舉蕩平,且与粘化定盟,及虎墩、免憨歃血,又用遼將孫得功為先鋒,欲共殺敵。廷弼俱言不可信。化貞不從。大兵臨河欲渡,總兵劉渠駐兵振武,飛書告急。化貞招外兵万眾至邊,策敵必不敢渡柳河,欲令部將羅万言哨卒過河誘之來入,以驍騎蹙之,可以大創,各道以為非計,乃止。大兵渡河,逼西平堡,羅一貴堅守一日夜,大兵頗被傷,將解圍,复攻振武。總兵劉渠方集,有先鋒孫得功乃化貞所任心腹驍將也,推渠當先,未及戰,得功呼曰:兵敗矣,率所部走渠略陣,馬蹶被殺。祁秉忠扶病上馬中箭死,李永芳复環攻,西平城陷。一貴自刎。得功走入廣宁,疾呼軍民宜早剃頭歸降,因命其党封府庫以待,一城哄然,率奪門走,化貞方晨起視書,西將江朝棟排門入呼曰:滿城人走空矣。化貞股栗不知所為,而所坐馬已為心腹將竊去,倉皇整行李四箱,以二橐駝載之,而自騎朝棟馬以行,及門,亂兵訶止,將縛之,朝棟後至,持刀与斗,乃得出。得功遂踞城附敵。此正月二十二日事。廣宁既潰,化貞所招外兵大肆殺掠,逃軍和之,難民西奔者十不得一,損棄幼小於途,蹂踐死者相望。化貞從數騎走閭陽邊,熊廷弼自右屯引兵至,止焉。化貞向廷弼而哭,廷弼顧笑曰:六万軍蕩平遼陽,竟何如?化貞慚,尋向廷弼議固守宁前計。廷弼曰:晚矣,公不受 慕戰,不撤廣甯兵於振武,當無今日。此時兵潰之勢,誰与為守?惟有護百万之生靈入關,勿以資敵足矣。乃整眾西行,化貞与宁前道張應吾殿後。時大兵以東無追逼者,故得緩轡以施,總督王象乾一一驗放入關。

  按臣方震儒在廣宁尚臥未起,聞撫臣走單騎走,亦單騎走,監軍牛維嚁、邢慎言隨之。高出、胡嘉棟、韓初命隨經略走關上,惟高邦佐留松山沐浴衣冠向西再拜縊死。其仆高厚亦從死焉。
------------------------------------------------------

广宁之战

辽沈被后金攻占后,明廷再次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又以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王化贞和经略熊廷弼不和,熊廷弼议用“三方布置策”,率五千兵马守右屯,化贞自领十三万军驻守广宁城,以降将李永芳作为内应,孙得功做先锋,调出广宁(今辽宁北镇)、闾阳的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祖大寿率领会合明将祁秉忠进战,熊廷弼派部将刘渠支援,双方战于平阳桥(今辽宁大虎山南八家子附近)。孙得功和参将鲍承甫一交锋即行逃亡,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败走觉华岛(今菊花岛),西平堡守将罗一贯殒国,至此明军全军覆没。
王化贞不战而逃
  此时广宁守军哗变,王化贞这时还在牙帐中整理文书,参将江朝栋等排闼而入,大喊:“事急矣,请公速走”。王化贞放弃广宁逃亡,途中在大凌河遇到熊廷弼,化贞大哭,熊廷弼既笑且愤,质问王化贞:“六万众,一举荡平竟何如?”王化贞羞愧难当,化贞提议收集残兵力守宁远及前屯。廷弼却说:“嘻,已晚,惟护溃民入关可耳。”“乃以己所将五千人授化贞为殿,尽焚积聚。二十六日,偕初命护溃民入关。”兵备道参政高邦佐独自赴松山(辽宁锦县松山乡),长叹:“不能存广宁,何颜入关!”遂自缢死。
  二十三日广宁尚未完全失守之际,熊廷弼竟未率军入城进行殊死战,尽守土之责,只是消极退至山海关;轻弃广宁,乃至轻弃关外全部土地,种下日后被阉党斩杀之口实。最后明军只得退至山海关,沿途饥民哀号,哭声震野,接着王化贞也退入关内。不久孙得功开门投降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一度因胜利过于简单而怀疑是否中计,不敢进入广宁城内。后金占领广宁,并接连攻陷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40余座城堡。努尔哈赤下令把辽河以西的百姓,驱赶到辽河迤东尽行屠戳,惨绝人寰。天启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魏忠贤虽对王化贞百般袒护,但由于罪行确凿,迟至崇祯五年(1632年)处死。
  广宁之战后,明朝丧失了整个辽东。王化贞既失辽东,张鹤鸣惧罪,自请经略辽东,二十余日后,以病告老还乡。明廷再遣任命宣府巡抚解经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解经邦三次上疏,力辞重任,最后被朝廷“革职为民,永不叙用”,熹宗再命王在晋经略辽东,在晋亦辞,不准,令其“刻期就道”,王在晋遂前往山海关。

明军失败原因
1、经抚不和,造成指挥中心的分裂,正确的战略主张得不到实施。   
2、王化贞不知兵而指挥兵,他寄希望于蒙古的四十万铁骑,实际上林丹汗只出了一万余人,这也可能是林丹汗最大的能力了。他将宝押在了忠心耿耿于努尔哈赤的降将李永芳身上,但却被人家策反了自己的心腹。他的一举荡平之策完全是不顾现实的蛮干。   
3、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再次得到了充分发挥,上兵伐谋,兵法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也。用间当是伐谋的一种,。努尔哈赤善用间,这次在广宁之战中又一次应用成功,策反了王化贞的心腹爱将孙得功。孙得功的倒戈在广宁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平阳桥之战明军的惨败完全是孙得功导演的,努尔哈赤没用一兵一卒,和平进入广宁又完全是孙得功运筹的结果。

后金攻克广宁的意义
1、切断了与辽西比邻的蒙古各部和明朝的联系,达 到了争取蒙古的目的。史载:广宁被攻陷后,“蒙古厄鲁特部十七贝勒来归。上宴劳之,授职有差,喀尔喀五部同来归。”   
2、掠取了大量的粮食,仅右卫屯,即熊廷弼驻扎之处便有粮草50万石,正是这批粮草帮助努尔哈赤渡过了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至于珍珠财宝报掠更是无计其数,战争始终是后金政权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广宁之战,后金国的奴隶主们的腰包更加鼓起来了。   
3、斩断左臂之战。继王化贞之后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对广宁沦陷痛心疾首,他说:“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4、明朝向来将辽东比作京师左臂,广宁一失, 左臂彻底被斩断,明在辽东统治的基本结束,大明江山已不再是一个完整之躯。而后金政权将实力范围推到了辽西,断绝了大部分辽南汉人复辟的幻想,对稳定后金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185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185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185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185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33:05发表


前年跟老普到过这,那时这里是个大集市。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秋阳2012-01-31 18:14:38发表


尽管我军地面百姓常遭土匪抢劫,但还是要很顶八两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用叉子杈住八两往墙上顶,这样就可以吸引老杜等人前来救援,这样一网可获大捷。
问候老杜饼兵好!



本帖由 诗书2012-01-31 13:08:01发表


春节回老家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你们老家的文物真不少!



本帖由 明边2012-01-31 12:04:23发表


谢兄帮顶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明末之辽西,丧乱之地也。

天启二年丢失广宁,全辽尽陷,后来袁崇焕也没有光复广宁,只能死守宁远、锦州一线。

现在广宁(北镇)仅有西北角一里土墙、一里砖墙,是因为军队大院才得以保留。看的出砖墙是清代翻修的,里面才是厚重的明代青砖。

本想去北面白场门乡的“镇远关”(下图1),但因为距离太远,时间不够作罢,以后再去吧。

广宁城现在是全国重保,当地一些仅仅数米的土墙遗址被如此保护(下图2),不知该哭该笑,呵呵。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84843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848431.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12:40:43发表


有这个总比啥都没有强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狄2012-01-31 14:49:00发表


用心之作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一世无城2012-01-31 04:21:38发表


感谢大师鼓励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10:41:27发表


图片之一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李成梁

中国明朝后期将领。据《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朝鲜内附明朝,任铁岭卫指挥佥事。明史记载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详见朝鲜陇西李氏)。李成梁虽然是自朝鲜内附中国东北,但经过好几代人,早已融入辽东汉族,一贯被视为汉族人,例如清末章炳麟起草革命宣言就称:“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即把李成梁当做汉族的民族英雄。朝鲜英祖对明末逃亡到朝鲜国内的明朝遗民后裔也予以“世世免役”的优待,并编纂《华人录》,以为免役的依据。《华人录》中就有李成梁的后裔,可见李朝把李成梁及其后裔视同为汉人。   李成梁英毅骁健,大有将才。因家贫,40岁以生员袭职。初为险山参将,因屡建战功,明隆庆元年(1567年)进副总兵官,协守辽阳。隆庆四年(1570年),擢为辽东都督佥事,驻节广宁(今北镇城内)。明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鞑靼插汉儿部多次进犯辽东。十年间,明三员大将相继战死。时值边备废弛之秋,成梁莅任即募四方健儿抗击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扰,由是军声始振。万历初期,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有大将才。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镇守辽东30年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万历八年,建石坊于广宁城内(今犹存),增秩受禄数次。但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军赀、马价、盐课、市赏随意侵吞;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不仅以贿赂权门朝士自固,甚至虚报战功,杀良冒级,为言官所劾。万历十九年罢官。其后10年,辽东边备益弛。二十九年李成梁复职,年已76岁,之后复开马市、木市,缓和了东北地区的民族矛盾;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错将万历初年时由他献议兴建,已“生聚日繁、至六万四千余家”的宽甸等六堡,以“地孤悬难守”放弃之,尽徙其民6万余户于内地,以大军驱迫恋家之民,虽为时论所谴责,但使辽东再次出现安定的局面。卒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九十岁,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其子如松等五人官至总兵,如梓等四人至参将,为辽东将家。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攻破抚顺,不久铁岭亦陷,李氏十余人皆战死。

人物评价
  明朝中后期,有两名大将最值得大书特书,一位是戚继光,另一位就是李成梁。前一个人几乎已成定论,他是最值得我们学习与景仰的民族英雄,而后一个人却无法评论,虽然,他已经死了好多年,但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   我们暂且把目光放到张居正当政时代,有一次,张居正收到明军在辽东获得大捷的通报,他当即写下了一首诗,里面有“将军超距称雄略,制胜从来在庙谟”这样一句。诗里所说的将军就是指当时明朝驻守辽东的大将李成梁。   隆庆到万历前期,明朝在北部和辽东的边事在张居正的影响与主导下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北部的安定主要得益于俺答封贡和戚继光镇蓟,北部边陲在数十年里基本上没有战事发生,辽东则几乎年年有战事,岁岁动刀兵。虽然战事频仍,但明朝在辽东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取得这些胜利的最大功臣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李成梁的爷爷李英是朝鲜人,归附明朝后,任职铁岭卫指挥佥事。由于明朝武官的世袭制,李成梁的父亲也担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指挥佥事。但到了李成梁这一代时,他却没有继承这份职位,原因就是他穷得连到北京去承袭这个官职的路费都没有了。   直到四十岁,李成梁还是一个“诸生”,只是秀才身份。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当时的辽东巡抚御史非常器重他,特意资助他进京,他才获得祖辈传下来的职位。由于在作战中立下很多战功,李成梁不断升职。不久升任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1567年),又升为副总兵,协守辽阳。四年后,辽东鞑靼辛爱部入侵,辽东总兵王治道战死,李成梁被任命为代理总兵官,署理都督佥事。   这是他第一次任辽东总兵,从隆庆四年(1570年)至万历十九(1591年)年,在辽东,他付出了二十二年时间。   这是一个谜,许多年后,被人揭穿。而之所以能揭穿,就是因为有人把他和当时的戚继光相比较。   当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立下赫赫战功后,就被调到北方戍边,扼制来自蒙古的威胁。戚继光采取一劳永逸的策略,力求进行毁灭性肃清,使敌军不敢再犯,防守的时候,则大修长城,研究开发各种兵器与军事战术,以求长期巩固防线。戚继光因这两手而威名远扬,北方平乱之后,竟十多年不见烽烟。   对于一个帝国来讲,这是好事。但对于个人来讲,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长久没有战争,戚继光无战功可立,从而无法封侯晋爵;同时因为长久没有烽烟,戚继光的重要性也不复存在,慢慢被人忽视、遗忘。   而李成梁则完全不同,在其镇守辽西的时候。他对付女真族的策略是:一方面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一方面给敌人留下后路,以便自己随时有仗可打,有功可立。结果,关外烽火不断,他的战功一再累积,爵位竟升至最高,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没有人不敬他三分。   也许,发现这个谜的人很可能忘记了当时辽东的情形,坚决地认为李成梁是在玩狡诈。李成梁自然也有反驳的余地,可无论他如何反驳,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努尔哈赤的崛起,他有着不可低估的“功劳”。   一切事情还应该从万历元年(1573年)说起,在这一年,张居正以俯瞰天下的姿态登上大明帝国的舞台。由于建州女真不断侵犯边境,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边墙外,还采纳了李成梁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按照李成梁的意思,朝廷移建环山堡于张其哈制佃,险山堡于宽甸,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这就是著名的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六堡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首先是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开市带来的可观收入也给辽东士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修建宽甸六堡其实就是重新在边境上修建了一个镇。这也正是李成梁的愚蠢之处,这就像是一道大墙,完全阻隔住了明帝国与墙另一面的努尔哈赤。任努尔哈赤在墙那边疯狂地发展,这面始终得不到太重要的信息。可是,他最愚蠢的还在后面。到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这个地方已经有住户六万多。也正是这一年,二次出任辽东指挥官的李成梁又废除了六堡。因为他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他跟朝廷说,这个家伙太厉害了,六堡是孤地,很难防守,撤了它。   于是,宽甸六堡被撤,六万多户人家从那里撤进辽东。有的人因为不愿意离开就被李成梁像杀猪一样地杀掉。宽甸六堡废除时正是努尔哈赤快要有实力向明帝国开战的时候。我们现在无法猜透,李成梁怎么会和努尔哈赤这么有默契,他就像是努尔哈赤肚子里的蛔虫,努尔哈赤想要崛起,他就修一道墙不让明帝国看到,努尔哈赤想要与明帝国开战,他就立即把墙拆除。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三月,在大学士沈一贯的建议下,李成梁老树开花,以七十五岁高龄,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职,在辽东又镇守了八年。当他第二次出任辽东总指挥官时,为了彻底破坏掉明帝国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合可能,他实行暴力征伐。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然后是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扬嘉奴。而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   为了进一步给努尔哈赤扫清道路,李成梁先是建议朝廷封努尔哈赤官职,让努尔哈赤在众少数民族中有了帝国冠名的威望。然后是自己冒功敛财。李成梁当时已近八十,为了弥补四十岁前的穷困岁月,疯狂地在辽东敛财。钱财从哪里来?当然是辽东人民那里来,他用尽最后的生命把辽东人民逼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逼得百姓把大明帝国骂了一百辈祖宗。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只有逃跑,胆子大一点的就闹事。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的情报大部分都来自汉人,原因已不用明说。他甚至连士兵都不放过,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经过他几年的折腾,辽东的士兵,甚至连马匹都软了。士兵们哪里还有心情打仗,天天在祈祷自己能有吃的,能不被盘剥。   当努尔哈赤向明帝国宣战、杨镐来到辽东挑选士兵时,才发现,这是一群根本就不能打仗的士兵。而让他们成为这样的士兵的就是李成梁。   诸多历史学家都给李成梁以肯定,毕竟他在辽东三十多年的确稳定了辽东的局势。他的武功,大明帝国不会忘记。但当大明帝国把努尔哈赤一身戎装呼啸而来的原因阐释出来,并且确认是他李成梁造成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更不会忘记,这个对大明帝国有功的人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罪人。   有人说,李成梁和努尔哈赤有着微妙的关系,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两个人无论有没有关系,努尔哈赤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挥师南下。造成这一切结果的就是我们无法评说的李成梁大将军。   当满洲人开始在辽东边境上横行的时候,李成梁已经死掉了。他的老家铁岭被努尔哈赤攻下来烧杀劫掠,他在阴间是否会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感到懊悔呢?   一个人的主观努力多么让人惊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观上引起了什么后果。李成梁并不是真的想帮满洲人进中原,可他所做的一切所引起的后果注定了满洲人一定会进入中原。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35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359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359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359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35:59发表


看来李成梁没有葬在铁岭其家族墓地。北京妙峰山南有一座仰山寺。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秋阳2012-01-31 21:47:44发表


图片之二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22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22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22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22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37:02发表


图片之三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86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86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86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486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38:06发表


图片之四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537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537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537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537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38:57发表


有国人的地方就会有垃圾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倭国的古迹多干净



本帖由 老狄2012-01-31 14:51:09发表


回狄观察的话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现在的县城基本差不多,都是脏乱差。

李成梁李大人的石坊,两座壮观的辽塔,都被包围在一堆杂乱的电线杆中央,垃圾更是随处可见。

悲催。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14:59:12发表


图片之五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1,2 广宁城北数里的山口,当地人说以前有很高的边墙,但现在几乎寻觅不到踪迹,在地图上标记为“分税关长城遗址”

3,4 全国重保,北镇庙。广宁的石狮很多,但好像,都在哭泣。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11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11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11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11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41:51发表


这种风车阵我们在宁夏也见识过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很壮观



本帖由 老狄2012-01-31 14:52:16发表


图片之六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70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70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70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1770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42:50发表


图片之七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北镇庙里有很多金、元、明、清时代的碑文。明代石碑大多是皇帝敬献给医巫闾山的祷告之词,求雨、平叛之类。清代石碑乾隆帝的题诗占90%!! 下图二即为乾隆帝亲巡闾山,在广宁城的有感而发,大抵是讽刺明朝经抚不和导致广宁大败。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198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198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198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198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49:58发表


图片之八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257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257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257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257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50:57发表


图片之九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永乐大帝气势的确非凡!! 1,2为永乐大碑。


张学颜(?—1598)   明肥乡(今属河北)人,字子愚,号心斋。嘉靖进士。由曲沃知县入为工料给事。隆庆五年(1571年)大学士高拱用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在任招抚流亡,充实军伍,整顿战备,与大将李成梁击败土蛮,进右副都御史。万历中拜户部尚书,为张居正所倚重。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奏列《清丈条例》,厘革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得官民屯牧湖陂地八十余万顷。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兵部尚书,疏陈内操军士在皇城内披甲执刀,兵部无权管辖之弊。神宗不听。十三年张居正党被劾,致仕。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生九月失母,事继母以孝闻。亲丧庐墓,有白雀来巢。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由曲沃知县入为工科给事中。迁山西参议,以总督江东劾去官。事白,迁永平兵备副使,再调蓟州。俺答封顺义王,察罕土门汗语其下曰:“俺答,奴也,而封王,吾顾弗如。”挟三卫窥辽,欲以求王。而海、建诸部日强,皆建国称汗。大将王治道、郎得功战死,辽人大恐。隆庆五年二月,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砦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大将李成梁敢力战深入,而学颜则以收保为完策,敌至无所亡失,敌退备如初,公私力完,渐复其旧。十一月,与成梁破土蛮卓山,进右副都御史。明年春,土蛮谋入寇,闻有备而止。   奸民阑出海上,踞三十六岛。阅视侍郎汪道昆议缉捕,学颜谓缉捕非便。命李成梁按兵海上,示将加诛,别遣使招谕,许免差役。未半载,招还四千四百余口,积患以消。秋,建州都督王杲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辽阳镇东二百余里旧有孤山堡,巡按御史张铎增置险山五堡,然与辽镇声援不接。都御史王之诰奏设险山参将,辖六堡一十二城,分守叆阳。又以其地不毛,欲移置宽佃,以时绌不果。万历初,李成梁议移孤山堡于张其哈佃,移险山五堡于宽佃、长佃、双墩、长领散等。皆据膏腴,扼要害。而边人苦远役,出怨言。工甫兴,王杲复犯边,杀游击裴承祖。巡按御史亟请罢役,学颜不可,曰:“如此则示弱也。”即日巡塞上,抚定王兀堂诸部,听于所在贸易。卒筑宽佃,斥地二百余里。于是抚顺以北,清河以南,皆遵约束。明年冬,发兵诛王杲,大破之,追奔至红力寨。张居正第学颜功在总督杨兆上,加兵部侍郎。   五年夏,土蛮大集诸部犯锦州,要求封王。学颜奏曰:“敌方凭陵,而与之通,是畏之也。制和者在彼,其和必不可久。且无功与有功同封,犯顺与效顺同赏,既取轻诸部,亦见笑俺答。臣等谨以正言却之。”会大雨,敌亦引退。其冬,召为戎政侍郎,加右都御史。未受代,而土蛮约泰宁速把亥分犯辽、沈、开原。明年正月破敌劈山,杀其长阿丑台等五人,学颜遂还部。逾年,拜户部尚书。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然是时宫闱用度汰侈,多所征索。学颜随事纳谏,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减云南黄金课一千两,余多弗能执争。而金花银岁增二十万两,遂为定额。人亦以是少之。   十一年四月,改兵部尚书,时方兴内操,选内竖二千人杂厮养训练,发太仆寺马三千给之。学颜执不与马,又请停内操,皆不听。其年秋,车驾自山陵还,学颜上疏曰:“皇上恭奉圣母,扶辇前驱,拜祀陵园,考卜寿域,六军将士十余万,部伍齐肃。惟内操随驾军士,进止自恣。前至凉水河,喧争无纪律,奔逸冲突,上动天颜。今车驾已还,犹未解散。谨稽旧制,营军随驾郊祀,始受甲于内库,事毕即还。宫中惟长随内侍许佩弓矢。又律:不系宿卫军士,持寸刃入宫殿门者,绞;入皇城门者,戍边卫。祖宗防微弭乱之意甚深且远。今皇城内被甲乘马持锋刃,科道不得纠巡,臣部不得检阅。又招集厮养仆隶,出入禁苑,万一骤起邪心,朋谋倡乱,哗于内则外臣不敢入,哗于夜则外兵不及知,哗于都城白昼则曰天子亲兵也,驱之不肯散,捕之莫敢撄。正德中,西城练兵之事,良可鉴也。”疏上,宦竖皆切齿,为蜚语中伤。神宗察知之,诘责主使者。学颜得免,然亦不能用也。   考满,加太子少保。云南岳凤、罕虔平,进太子太保。时张居正既殁,朝论大异。初,御史刘台以劾居正得罪,学颜复论其赃私。御史冯景隆论李成梁饰功,学颜亟称成梁十大捷非妄,景隆坐贬斥。学颜故为居正所厚,与李成梁共事久,物论皆以学颜党于居正、成梁。御史孙继先、曾乾亨、给事中黄道瞻交章论学颜。学颜疏辩求去,又请留道瞻,不听。明年,顺天府通判周弘禴又论学颜交通太监张鲸,神宗皆黜之于外。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二十六年;卒于家。赠少保。




本贴最后一次由八两饭修改于2012-01-31 01:26:54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394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394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394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3943.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53:14发表


图片之十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44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12/01/13279424491.jpg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00:54:09发表


学习了,也见识到了一些北镇风貌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见识到了1999年一个人骑自行车历时38天千里下辽阳考察燕秦高丽长城和明代辽东边墙经闾阳而未及到的北镇的一些风貌,也学习了广宁之溃和张学颜、李成梁等的一些知识。这样在一个地方专门讲那里的历史事件人物的做法让人记忆会更清晰深刻。



本帖由 山海关李亚忠2012-01-31 03:04:53发表


回李老师的话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学生写不出这么多东西,学生只写前20字,其余为网上找的。

去历史厚重的地方,事先学习些相关人事物,非常有趣。














本帖由 八两饭2012-01-31 10:47:45发表


这种形式很好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找的恰到好处,也得是有心人、有积累的人才能做到的。



本帖由 山海关李亚忠2012-01-31 17:11:43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81281661987305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