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觉得我吃饱了撑的,著名的雁门关何须你等去寻找。此雁门关非山西代县雁门关,而是另一个在陕北大山里少为人知的雁门关。
这个同名同姓的雁门关位于延川县西南,延安、延川、延长交界处,延河支流西沟河与县河支流文安驿河的分水岭上,海拔1251米。
据《明史》、《延安府志》、《陕西地名志》等载,此关始建于唐代,初名合岭关,宋、元时更名合峪关,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易名雁门关,又称禅梯岭。是明代西安至榆林主干驿道上的重要关隘,古驿道从甘谷驿北上文安驿必经之关口。从关口可以看出荒废的古道北通延川县禹居文安驿,向南分两岔,一通甘谷驿,另一条小道通延长方向。如今210国道从文安驿过一个隧道直通甘谷驿,古道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次去找雁门关的时候,山脚下的土路被树干和枣树枝拦住,本想下车搬开通过,几只狗冲过来狂吠,不得已只好作罢。第二次去吸取了教训,特意请当地苏老板做向导,他年轻时曾去过雁门关,也多年没上去了。道路依然被拦截,老苏下车将树干搬开,那几条狗远远地看着一声不吭,它们也知道欺负外乡人呀。
开车沿着土路爬到塬上,垂直高程大约240米,山上道路有几处分岔,幸亏老苏有经验,下来观望一番,就能确认正确的方向,没有走任何弯路,10:30车行到了尽头,余下几百米只能步行过去。昨夜刚下过一场雨,上午仍然乌云笼罩,云雾从我们身边飘过,山花时隐时现,宛若仙境。
雁门关遗址现存残破砖石券砌关门,高近三米,宽2米多,深11米。关门东南、西北方向各有方锥形夯筑烽火台一座,两台相距约300米。关门东南方为呈长方形的关城,关墙夯筑,残高1米余。北墙存一砖券门,高、宽、深均约2米。关城内有一石窑洞式硬山顶庙宇,名康正寺,又名沙门寺,创建于明代。如今杂草丛生,野兔乱窜,久无人至矣。庙内供奉送子观音等七尊女神,墙边还靠着一通明代石碑,字迹班驳,隐约看出是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非吾代所独创。
雁门关遗址内遗存明、清碑刻多通,均残损或风化严重,文字模糊不清,只有一通明碑的侧面记载了“嘉靖三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大势达贼十万有余自北来住三日杀X人口牛羊向西回后人讨耳”之事。查《明实录》,有“三十二年…秋七月…乙丑,河套诸部犯延绥。”
雁门关遗址周围还有多个烽火台高高地矗立在山顶,北望有吕家河烽火台、驮家岔烽火台、樊家沟烽火台,西南方向有石家河和罗家湾烽火台,烽火台的走向与古驿道并行。
在雁门关遗址转了2个小时,天气已经晴朗,蓝天白云,黄土高原上的景色美不胜收,拍了大量照片后,12:30下山,送老苏回家并答谢宴请,席间相谈甚欢,真不虚此行。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原来上山只能步行,现在石油部门勘探出雁门关周边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已经开辟了道路,平整了站场土地,不久的将来,那里一定不再宁静,成排的磕头机将昼夜不停地抽取地下宝藏,但愿能源开发的同时,把雁门关遗址保护好。
本贴最后一次由torch修改于2009-04-27 00:35:31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4/1240753678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4/12407536781.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4/12407536782.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9/04/12407536783.jpg
本帖由 torch 于2009-04-26 21:47:58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