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南关传统的竹马制作工艺面临失传
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76岁的沈迎老人,一边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灵巧地揻弯着手中的竹篾,一边娓娓地向记者讲述着永宁南关竹马的传说和典故。一根根不起眼的竹篾,在老人的手里逐渐地显现出马头、马身的形象,简单的蜡竹、小刀、铁丝等工具,经老人的双手,赋予了竹篾以鲜活的生命。
竹马又称“竹马舞”、“跑竹马”,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可能起源于古代兵马列阵。《后汉书.郭伋传》就有“……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的记载。其后《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清史稿》中都有关于“竹马”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之句。早期的竹马应该是儿童在年节或祭祀中表演的列阵舞蹈。后来逐渐演变成多种艺术形式。传统的“竹马舞”目前在全国保留不是很多,有载歌载舞的、有说唱结合的,还有单独舞蹈的。参加演出的人员也不尽相同,少则一两个人,多则十二、十三个,永宁南关的跑竹马则达到18个人。竹马舞所反映的历史故事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昭君出塞》、《状元游街》、《萧太后狩猎》等等。
据沈迎老人讲,永宁南关的竹马舞至少流传300多年了,全村男女老少都能舞几下。竹马舞蹈演绎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公元前三十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提出和亲,汉元帝决定选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自己的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深居宫中的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求远嫁漠北。昭君出塞,实现了汉匈人民向往和平愿望,在她的努力下,汉朝和匈奴长达60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确实实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沈迎老人讲,永宁南关的竹马不同于其它地区,有18个角色,有主角王昭君、4名侍女、10名送亲卫兵、1名汉朝送亲官员(王龙),另外还有两名骑骆驼的匈奴迎亲使者。18个演员分别骑乘竹马或竹骆驼前呼后拥,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迎送亲队伍,逶迤前行。舞蹈的套路主要有“八葫芦、六葫芦、五葫芦、四葫芦、里罗车、外罗城、卷蜡、倒褪皮、双褪皮、单褪皮、攒场、褪羊肠”等。表演时,演员挎上竹马或竹骆驼,左手执缰,右手执马鞭,好像骑在竹马和竹骆驼上。王昭君骑红马,其余演员骑其它颜色的马或骆驼。
而作为这一民间传统舞蹈的道具“竹马”在永宁地区只有沈迎老人会做了。据老人介绍,他做竹马已经有40多年了。40多年前的竹马都是纸糊的,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人会做,大多是从北京买回来的。当时,沈迎老人除了跟着一起“跑竹马”之外,有空的时候他还要和老花匠们一起修补玩坏了的“竹马”。纸糊的竹马不结实,两匹马不小心一撞就能撞出个大窟窿。沈迎老人根据“跑竹马”的实际需要,在传统工艺上创新,开始用布糊,做出了结实耐用的竹马道具。
制作一匹竹马需要破竹篾、揻骨架、糊纸、糊布、彩画、上漆等20多道工序,一个人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做完一匹马。工序中最难的就数扎马头和画马眼了。仅做一个马头就需要十多道工序。画马眼尤为重要,要事先把眉毛留出来,画完眼睛后再画眉毛和笼统,眼睛的位置一点也不能错,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工艺是老人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感觉。比如马鞍上的花他自己也叫不出名字,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去装饰。以前,附近村庄也曾比照南关竹马做过一套,但是怎么也做不象,鞍子不象鞍子,屉不象屉。村里也曾有两个人跟沈迎老人学过艺,但不幸的是前两年都相继去世了。“现在的年轻人没人愿意学了”,老人无奈的说道。
目前,国家十分重视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竹马舞”作为民间舞蹈的一种独特形式,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竹马”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同样需要保护、发掘和整理。沈迎老人越来越年纪大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学这种有点枯燥、用途单一的传统手工艺。永宁南关竹马的制作工艺能传下去吗?将来竹马跑坏了有还谁能做呢?这种传统制作技术会不会有失传的危险呢?这些都成了疑问。近日,延庆县文物部门在征集民俗文物时,特地请沈迎老人现场制作了两只竹马,并记录了整个制作过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沈迎老人的技艺保留下来。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这种传统技艺得到继承和发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延庆县文物管理所 范学新
摄影:何东来、王妍妍
img_file=/photo/upload/2007/03/1172736069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7/03/11727360691.jpg
本帖由 nobody 于2007-03-01 16:01:09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