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不能让仅存的史证消失
按照中国建筑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杨鸿勋授关于古崖居为“汉长城前沿候台”的推断,我们对延庆北山部分崖居遗址进行了踏查。我是汉烽火台踏查计划的实施者。考虑到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教授74岁高龄和烽火台应在崖居遗址上方或附近的山顶,我们的踏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我们先进行探
路和初步踏查。第二步,一但有发现再请杨鸿勋教授进行实地考察认定。
考察结果:崖居遗址均有以下特点:
1.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2.具有极强的防御性。
3.与正南方向的古长城之间无视线障碍,均有良好的视野。
4.便于监视从外蒙入关的通道和传递烽火信息。
5.延北山自西向东排列,其相邻崖居遗址距离均在4公里左右。
6.所有崖居遗址的石室都朝向西南。
其中,狐狈沟崖居遗址存留最为明显。在这处崖居对面山顶上有至少五六亩的山顶场地,在环山顶平场发现围墙遗迹。在围墙墙基以里,保存有烽火台墙基遗迹和两间房墙基遗迹,而且还有散落的石块和一石磨盘遗存。
该遗址为烽火台有以下三点依据:
1、 有明显的烽火台遗迹。
2、 从间房的位置看,间房在整个山顶平场的南端,不符合民居的建房习惯而符合烽火台值班用房的需要。
3、 从两间房和五六亩的山顶场地围墙的工程量看,远不是两间房所居人数所能完成的,可以断定非百姓所为。
当时,杨鸿勋授就断定此遗址确为“汉长城前沿候台”,几处崖居遗址为汉长城烽燧一线。
无论是否汉代遗址,根据我们多处、多次的考察,崖居遗址和烽火台遗迹确为同时期的古代遗迹,不可质疑;二者有这必然联系,不可质疑;根据遗址的地理位置、等距离分布、石室数量以及出进石室的方式和开凿的工程量等实际情况,多处崖居遗址绝非民居,不可质疑。
由于其他几处已经失去了明显的烽火台遗迹,只有狐狈沟崖居遗址幸存明显烽火台遗迹,而且,山顶平场上长满了野杏树,密不通人。急需有关部门加以保护和考察。因为,这对我国历史的政治沿革、人文沿革、还历史于真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真切呼吁:尽快实施对“狐狈沟烽火台”古遗址保护和考察!万不能
让仅存的史证消失!
吴广禄
2006年6月20日
本帖由 wuguanglu 于2006-08-11 21:01:32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