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战国长城-〉中山长城
撩开战国中山的神秘面纱
2002/09/24 16:52:54 记者黄蓥 姚文靖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战国时期,七雄混战,在弥漫着烽火硝烟的北方大地上,在成者王侯败者寇事件的年代里,有个来自太行山区的北方民族在河北中南部建立了一个国家,不但一度和七雄比肩,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文化。但是悠悠岁月模糊了她,就连史学家也对其争论不休。她就是人称“神秘王国”的中山国。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河北考古工作者经过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使这个笼罩着一层神秘光环的中山国终于撩开了面纱。

  在位于太行山东侧的平山县,远处峰峦叠嶂,近处丘陵起伏,南有滹沱河由西向东蜿蜒长流。民间流传着不少动人的传说,而且屡有战国时期的文物出土。1935年,平山县三汲乡南七汲村出土了一块刻有文字的“大河光石”,经过认定,三汲一带是战国中山国国王的园囿和陵墓所在地,中山国扑朔迷离的历史初露端倪。1956年当地农民在掘井时,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青铜车器,其后出土过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刀币。因此多年来这个地域成了许多河北考古工作者心中的牵挂。后来参与中山王墓发掘的刘来成就是其中的一个。

  1973年春天,平山刘杨村农民将挖渠中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铜器和玛瑙送交文物管理处。管理处派刘来成和尤道源去现场调查和清理,这是刘来成第一次踏上三汲乡的土地。当他们骑着车子驰近平山时,突然中七汲村西高地上矗立的两座东西并列的壮观土丘吸引了两人的目光。他们走近一看,更加吃惊了,土丘分明是古人修建陵墓时专门建造的封土,而如此壮观的形制,也只有王侯一级的人物才有资格“享用”。他们在附近地面上还捡到了一些战国时期的陶片等,说明这里应该是战国时期的墓葬。那么,墓主人会是谁呢?刘来成想到这两座墓与灵寿县相邻,有记载说中山国后期曾建都于灵寿。他们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难道这里就是中山国国王的陵墓?回到石家庄后,他们立刻向上级打了报告,并要求把这里作为考古发掘的重点。很快得到了省里的批复。

  1973年冬天,刘来成、陈应祺等考古人员进驻三汲乡开始了5年多的发掘工作,其中仅墓葬周边的调查和发掘就用了近三年。

  这三年间,考古队员们先后在墓南东侧发现车马坑1座,西侧由东向西排列有车马坑1座、杂殉坑1座,葬船坑一座;还分别在墓的东面、北面西侧和西面发现了陪葬墓6座。尽管部分葬坑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盗掘现象,但是仍残留了丰富的遗物。出土了近三十匹马的骨架,还有车马器等。而葬船坑中的南室则埋有长约13米的大船,船侧排列有彩旗,船顶有彩绘的棚盖,还有铜编钟、石编磬等,可以想像当时的中山王必定是耳听金石之声,目观乐舞之美,荡舟于滹沱河上。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战国木船遗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号车马殉坑中出土的5件山字形器,在中国考古史上也属首次发现,器物上部是呈三支剑锋状,体大而笨重,估计可能是中山国的礼器,象征着王权的威严。

  在六座陪葬墓中,考古人员发现死者头部均朝着主墓,这说明死者与主墓死者关系密切。而且其中两座陪葬墓中出土的龙形玉佩、虎形佩和玉环等玉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当时都不是庶民百姓能得到的。据此考古队员推测,这些陪葬墓的死者均是主墓死者的侧室和其奴婢等。

  这一切使得刘来成他们分外兴奋,虽然主墓挖掘尚未展开,但周边墓葬和殉葬坑的遗物、规模和形制,使得他们进一步确认了原先的推断:这里埋葬着中山国的国王。

  1976年的一天,当考古队员调查到主墓土丘北部半山腰处时,一个直径1米的洞口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刚开始,他们以为是当地人取土挖的,可是当他们向洞里作考古钻探时才发现,洞口几乎是一直斜着下去深入到了主墓中心位置,因此他们推断这里是盗墓时所挖的洞。在这个盗洞内部,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玉佩、玉饰片、玛瑙杯等一批小件器物,还有铁镰、铁铲、铁锄等工具。经过分析,这些遗物均是战国晚期产物。队员们推断,战国晚期也就是中山国被赵国灭亡后不久,这座墓就被盗掘过了。

  至此,战国中山王墓初露风华,呼之欲出。

  河北发现了中山王墓!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这是继长沙马王堆汉墓、战国曾侯乙墓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发掘期间,国家文物局及省市各级领导和文物部门的同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发掘现场平山县三汲乡视察一次。他们当中有戎马半生的老将军,也有正当壮年的各级领导,但是只要他们一到发掘现场,就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听考古队员解说每个发掘细节。

  1977年夏天,中山王墓的东库和西库刚刚清理完毕,河北考古队员就连夜将相关材料发往了国家文物局,局里立刻派了专家前来。当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来到平山,亲眼看到了出土的众多文物后,他们激动地握着参加发掘工作的刘来成和陈应祺等同志的手连声说:“这是重要发现哪!”然后他们告诉河北的接待人员,临来之前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就嘱咐他们,要在最快时间内将结果向北京汇报。

  汇报需要发电报,但是在平山晚上找不到发电报的地方,于是一行人连夜返回石家庄,到邮电局后发了一个“长篇”电报,将这一好消息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了汇报。

  1978年夏,河北文物部门特地在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战国中山王墓的文物精品展,并同时举行了一个“战国中山学术研讨会”。这次不但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来了,上海、山西等各地文史界的专家们都纷纷自发赶来。还有人埋怨为什么不事前通知他们。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卧病在床的郭沫若先生还特地要求看看鼎和壶上文字的拓片。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各地的文字专家和文史专家们一致认定,此次河北发掘的中山王墓的主人名叫,他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山王国最强盛的时代。

  自此,战国中山的王墓发掘名扬中外。文史界专家为了终于能揭开一个历史谜团而欣喜不已,而河北人,尤其是石家庄人也为自己的祖先而感到无比自豪。“综合王墓和中山国都城遗址的考古结果,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战国中山有了个初步的了解,这个山地民族曾经在河北大地上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刘来成和陈应祺如是说。

  他们介绍,中山国由来自陕北的白狄人所建,实行游牧和半农经济。公元前407年曾经被魏国所灭,中山国人被迫退到太行山中。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中山桓公复国,到今天的平山三汲乡一带建都,当时称为灵寿。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和韩、赵、魏、燕等四个国家共同称王,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和当时其他各国一样,中山国人已经掌握了城市建筑的各种技巧,并融入了北方民族的风俗和传统,如在调查王墓东南的灵寿城址时,陈应祺他们就发现,它的建造并没有遵循当时流行的惯例,而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利用天然的地理条件依山而建,都城夹在东西两条河沟中间,北山下的泉水便成了护城河,南面则是滹沱河,城中还有山,这正应了“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句话。

  中山古国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单拿王墓出土的千余件玉石器来说,各类玉佩毫不雷同的选材造型、图案纹样,便是其创造能力的高度体现。其中有一组造型简洁的薄片状玉人佩更塑造得惟妙惟肖:女子梳牛角形发髻,身穿圆领窄袖方格纹长袍,古鲜虞人形象赫然在目。中山国人的铸铁技术在当时也非常先进,王墓中出土的铁足鼎、釜等大型铁器自不必说,在灵寿城区东北部就存在有手工业区,有制造铜、铁、陶、玉、骨和石器的作坊和铸铁遗址,而在城内商业区的一户房屋遗迹内整齐排列着铁铲等工具,很明显是用来买卖的。

  与此同时,河北考古人员对中山古城和王墓的发掘也纠正了以往一些错误的看法。譬如以前一些文史专家认为中山国没有自己的货币,当时他们在贸易往来中使用的是燕国和赵国等其他国家的货币。“但事实是,中山国不但有自己的货币,而且还有制造假币的嫌疑。”原来,考古人员在王墓就发现过银贝等春秋就开始通行的货币,还在灵寿古城址中出土了大中小型尖手刀币。有意思的是,考古人员在城区的一处院落遗址发现了化铜炉和一个大瓮,里面有不少燕国和赵国铸造钱币使用的“范”(模子)。由此看来,中山国人还曾经盗铸过别国的货币。这种盗铸货币的现象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已有过记载:“中山地薄人众……民俗怀急,仰机利食……休则掘冢作巧癚治”,这处遗迹的发现,印证了这一记载。

  最后两位老专家还向记者反映,中山王墓和古城的价值虽然早已举世公认,这一带也早在1988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一级文保单位,但是在保护方面存在着种种隐患:当地农民取土建房和当地砖厂大量取土烧砖,都直接威胁着王陵和城区。去年当地又在城区边上开设了一个养殖场。而且因为经费短缺,该遗址管理所目前的工作人员喝水要到几里之外的地方去挑。因此中山古国遗址目前只能勉强维持在基础保护的水平,这与它的意义和价值是极不相称。两位专家大声疾呼:神秘王国的保护亟须各界的支持!

[ 返回中山长城专题首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