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历代长城-〉北魏长城

  正在制作中,欢迎提供资料、建议、意见。
北魏长城示意图


·



北魏长城简介
华夏子 《明长城考实》

  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占有个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为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符坚所灭。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前秦为东晋所败,北方随之分裂,鲜卑拓跋部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日渐强大。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
  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旋即皇帝位,建元“登国”。
  北魏政权建立后,逐步吞并了后燕、夏、北燕、北凉,于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开始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局。
  自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柔然族在蒙古草原上兴起,成为同北魏王朝相对立的强大努力。在北魏与南宋对峙的形势下,柔然的兴起被北魏视为心腹之急。北魏道武帝曾发兵进攻柔然,夺马千余匹,牛羊万头。柔然首领社仑率众走漠北。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社会自称可汗,控制了东至辽东半岛,西到新疆焉耆,以及大漠南北的广大地区。
  北魏王朝的主要敌国是宋。为实现其南下的战略意图,免于两面作战,决定筑长城以防柔然。
  《魏书·太宗本纪》载:“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月丙辰…… 蠕蠕(柔然)犯塞。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备设戍卫。”1此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诚,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限制了柔然的南进,也切断了柔然地区同中原的经济往来。
  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率军分东、西两路亲征柔然,获全胜。随后于京都平城以北,阴山以南,自西面东先后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六个军事重镇,用以拱卫京都。
  这些城镇组成了北魏北部疆域的又一道防御线。2
  北魏六镇的地理位置为:
  沃野镇,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
  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西南。
  抗冥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四于王旗东南土城子。
  武川镇,分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土城。
  柔玄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台基庙东北。
  怀荒镇,今河北省张北县。
  另据《魏书·世祖本纪》载“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3
  北魏所筑这道被称为畿上塞围的长城,建于京都南、西两面,用以护卫京都。这道长城起于今北京市居庸关,向南经山西省灵丘等地,至山西省河曲县黄河畔。4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受大丞相高欢所逼,孝武帝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北魏从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资治通鉴》载:梁大同九年,即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东魏“丞相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东至上墱,四十日罢。”5 高欢筑这道长城是防西魏与柔然联兵以进攻东魏的。东魏肆州长城起于今山西省静乐县,止于山西省代县崞阳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魏书·太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3,第63页。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3页。
  3.《魏书·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下,第101页。
  4.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5.《资治通鉴·梁纪》,中华书局1964年版,卷158,第4920页。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我的爱护!


[参考资料]
欢迎指正,欢迎投稿!!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