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柱 著《万里长城》中关于北齐及前后朝代修建长城描述 李鸿宾:《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综述》 关于北朝长城,艾冲考证了北魏和北齐长城的起迄地点,认为东魏、北齐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的不同部分,北周长城只是对北齐长城的增补(《北朝诸国长城新考》) 王雪农:《山海关及其相邻地区古长城遗迹的调查与考证》参见:张立敏:《秦皇岛市境内的古长城》参见:有这样一个迷恋考古的农民 ——他发现山海关以西明长城旁的所谓“高丽边”正是北齐在今卢龙县北所设“朝鲜县”的高丽县民所修筑的北齐长城,并据此提出:山海关一线明长城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增修补筑的。 冯永谦:《东北古代长城考辨》五 北齐长城 于德源 :辽南京(燕京)村乡 指辨 继唐、五代之后,契丹贵族的辽朝统治今北京地区几近200年之久。其间,辽人对这里的政区设置略有改易。辽把幽州(治今北京)定为五京之一的南京(燕京),唐代幽州城(今北京)由此也就改称南京(燕京)城;又置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下领6州11县:析津县(唐蓟县)、宛平县和玉河县(由唐幽都县分置)、昌平县(旧置)、良乡县(旧置)、潞县(旧置)、礹阴县(由唐潞县分置)、安次县(旧置)、永清县(旧置)、武清县(旧置)、香河县(由唐武清县分置)。析津府所领诸州中与今北京有关者:顺州(原唐侨置归化州)领怀柔(旧置,今北京顺义区)一县。檀州(旧置)领密云(旧置)、行唐(新置)二县。但是,其间辽人并没有像后世的金、元、明、清那样向这里移民,所以其村乡分布大多不改。因此,研究辽南京(燕京)村乡,也可得以窥见唐、五代时村乡分布的旧貌,这一点颇值得学者注意。宋人路振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出使辽国,途经辽南京(燕京)城,其《乘轺录》云:“城中凡二十六坊……并唐时旧名也。”城市中如此,村乡中当更是如此。 本文内容只限于直接见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资料的辽代村乡,至于其他由推断可得者则概不涉及。 …… (顺州怀柔县)天柱庄、华林庄《辽史·景宗纪》下载:“乾亨四年正月己亥,如华林、天柱。”按:天柱即今北京朝阳区天竺镇,华林即今北京顺义区花梨坎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载:“(顺义)县西南二十里有天柱村;三十里有苇沟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长城遗迹。”苇沟村与温榆河渡、北齐长城同在一地。苇沟村今分为前、后苇沟村,在温榆河西南岸。今天竺、花梨坎即隔河在其东北,正与《辽史·地理志四》所载北齐长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地望相符。依此,辽华黎、华林二名当同为一地,即今花梨坎,音近而讹。华林又书花林,见《全辽文》卷八《非浊禅师实行幢记》。 (顺州怀柔县)大夏坡、望京馆《文献通考》卷三百四十六《四裔考·契丹中》引王曾《上契丹事》:“出(燕京)北门,过古长城、延芳淀,四十里至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过温榆河、大夏坡,坡西北即凉淀,避暑之地。五十里至顺州,东北过白屿河。”按:延芳淀在今通州区礹县镇一带,望京馆即今望京村,白屿河即白河。凉淀当为凉殿,即天柱(今天竺)。大夏坡当在今天竺东南。 (顺州怀柔县)中顿、孙侯河村康熙《顺义县志》卷五《补遗》引沈括《梦溪笔谈》:“幽州东北三十里有望京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又三十五里至中顿,又発孙侯河,行三十里至顺州。”按:中顿无考,但在顺州境内无疑。古长城为北齐长城。孙侯河即今孙河村。 范军 :辽金时期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争 居庸关,作为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历来起着拱卫北京的重要作用。居庸之名,来源于秦代“徙居庸徒”,即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士卒及民夫徙居于此。汉代上谷郡下辖有居庸县,县有关,即为居庸关。北齐改居庸关为纳款关。唐代仍称居庸关,又有军都关、蓟门关等名。 成大林:居庸关杂考下口和恒州…… 综合以上史实、方志文献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认为北齐天保六年修长城时的“夏口”,不是《水经注》中今昌平县南口镇所辖的“南口”。而是居庸下口或飞狐口二者之一,至于此飞狐口是指哪一个隘口,还待考。 …… 因此,我以为天保六年所筑长城的“恒州”当是侨置在秀容的恒州。而不是今山西省大同附近的北魏时的恒州。 岳升阳:北齐长城调查小记[新] 该文采用了一些考古断代方法,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证据.…… 1.寻找调查线索 2.昌平北西岭古长城戍所遗址 3.门头沟大村古长城戍所遗址 贾全富:《独石路长城》 《北史·齐本纪》又载:北齐天宝六年(555),“诏发夫180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复口,西至恒州,900余里。”今赤城县境内南自东万口一带起,向北至沽源县驼骆嵯坝头一段石筑长城,即为北齐长城。 杨晓国:《山西万里长城及其关隘》 根据历史文献中有关记载的显示,他在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时,就曾不顾冬天的严寒,亲自君临晋西北的吕梁山上,“次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10这段南北向的长城,大约北部起自今天的岚县一带,南部一直修筑至现在汾阳与离石交界处的薛公岭(亦即历史上的黄栌岭)之处。其历史遗迹至今仍能在一些地方偶然发现。天保六年(公元555年),高洋又“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又“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六十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公元557年),又“初于长城内筑重城,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11以上引文中古地名如恒州、总秦戍和库洛拔等均在今山西大同附近,坞纥戍则在今天平型关遗址的东北处。高洋死后,不到6年时间内,北齐连续就换了4位皇帝,至天统元年(公元565年)北齐后主高纬时,高纬竟又“自库堆戍东距海二千余里间,凡有险要,堑山筑城,断谷起障”。12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齐时除了于塞北修筑长城之外,而且还曾在今山西阳城与河南济源间的太行八陉之一的轵关陉附近也修筑过数百里长城,以防御当时北周宇文氏的北侵。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笔下有关“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13的记载,即是史证。时当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春三月的时候。至清末光绪年间,当地人仍能见到这些古长城的遗迹。近年在山西阳城至晋城之间山区考察时,有关方面发现的所谓不明时代的长城遗迹,极有可能就是北齐时所筑长城的历史遗存。 我国首次发现宋代长城 岢岚自古是经太原至雁门关及蒙古高原和陕北的交通要道,是太原的屏障。早在北齐时,就在这里修筑长城并设置了军事要塞苏孤戍。隋开皇元年间又沿北齐长城旧迹修筑了长城。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宋朝没有修筑长城。 李隽:忻州长城小考 北齐王朝建立后,在其北部和西部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冬十月,齐主自晋阳如离石,自黄栌岭(离石西北)起长城,北至社平戍(五寨县),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这段长城是为防御稽胡和西魏及以后的北周。后由五寨社平戍到达神池,又由神池折而向偏关至老牛湾(总秦戍)。后来北齐为增强防御能力,“是年(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偏关老营堡北五眼井)而东,至于坞纥戍(繁峙平型关附近),凡四百余里”。具体走向从清水河北堡乡五眼井起,至老营折南,复又折东,经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到达河北下关。天统元年又延伸至居庸关,与外长城汇合,长约千里。北齐长城在偏关老营南保存有25公里,由新庄子村分开,明长城向西南,北齐长城向东南,绕了个弯后,在北场村南,复与明长城汇合,二者相距最远处约六七公里。北齐长城残高3米,底宽4米,顶宽0.5米,其余北齐长城均被明长城覆盖在下面,裸露甚少。 [种种说法,从东到西] 一个农民的长城考古情结 10余年间,李亚忠徒步考证了燕、秦、北齐、高丽、明等11条古长城遗址,悉心记载下近百万字的笔记资料,先后在《人民日报》、《长城学刊》等报刊上发表《山海关旧长城考》等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明长城是对北齐长城的增改补筑和利用》获2000年中国国际长城节优秀论文大奖。 董家口村民退还长城砖修长城 据史料记载,董家口长城是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筑的,为二等边墙。明隆庆5年(公元1571年)戚继光将其重修为一等边墙。 李萍:唐山古长城 白羊峪长城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历史上曾多次加固,现存的白羊峪长城是明代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后组织将士修建的。 青山关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大青山腹地,1956年河北省政府就把青山关一带的长城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时这里曾修筑长城,北齐长城与明代长城东段路线基本一致。 明代北京长城是集战国时期秦、赵、燕及北魏、北齐、隋唐、金等诸国长城之大成,不断连续,不断完善,已成为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明代北京长城从山海关蜿蜒向西,在平谷县的将军关进入北京市界。东西横跨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等六个区县,基本上是沿燕山和军都山内侧山脊,呈环抱北京、拱卫京师之势。北京长城全长达629公里,有墙台、敌台、战台共827座,关口、城堡71座,随崇山峻岭、沟壑山川绵延起伏。地势之险、走向之曲、防线之长、关隘之多、城墙之固为270多年的明代帝都之坚固屏障。修筑明代北京长城,凝聚了徐达、华云龙、谭纶、戚继光、于谦等军事家、建筑学家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他们上谏言,亲居塞上,亲自设计,亲自督建,终明之世,几乎无时不在修筑长城,为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遗产,也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 CBD的后花园,新移民的卫星城 通州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深受旅游爱好者喜爱。其中的北齐长城遗址尤为壮观,迢迢数百里北齐长城仅余此处,在比较完善的保护下,正大放光彩。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东北部,距北京120公里。始建于北齐(550),明万历年间(1573)重修。 北齐长城 南北朝时期,北齐石筑长城如同一条土龙匍匐在司马台关门的西山上。据《北史·斛律金列传》记载:“羡以虏屡犯边塞,自库堆戍东据于海,二千余里,其间凡险要,或斩山筑城,断谷起嶂,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公元565年,明州刺史斛律羡督修长城,其东段“东至于海”而达渤海北岸山海关,库堆戍,有人认为就是三堆戍,今之山西静乐县之内长城而东。在这两千里长城的防线上,置戍五十余所。而今发现之司马台北齐长城,坐落在密云县东庄乡后川口村,对面山上的大阴坡,高0.7米多,宽2.5米。长断断续续约六、七里。起于司马台关门西山脚下,沿山脊在后川口与明代金山岭长城连接,这是唯一的偏离明长城的一段北齐长城,其余东西北齐长城,早已迭压在明长城底下,其遗迹不见。 罗哲文:《长城》 古北口在早期并没有长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从古北口以北很远的地方经过的。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所修自西河(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二千多里的长城从这里经过,古北口这一带才有了长城。但是北齐长城比较低小,为土石所筑,现在遗迹已经不多了。唐代曾设东军、北口二守堤,金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在这里设过铁门关,但是古北口成为一处雄关隘口,是从明朝开始的。 鹿皮关讨论 鹿皮关长城风景区:鹿皮关长城始建于公元550----559年(北齐天保年间)明朝万历4年,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建敌楼,近看石长城特点各异,远观鹿皮关长城宛如一条龙,如蜡像奔驰。”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县境内。据文献考证,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造而成。 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了距昌平城区30多公里的流村镇,在老峪沟东山找到了在1980年原昌平县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册上称为“燕长城”的那段长城遗迹。 这段“燕长城”,在昌平境内绵延约5公里。实地采访之前,记者曾查阅了一些有关这段长城遗迹的资料。关于它的修建年代,专家们有燕、秦和北齐几种说法。 《光绪昌平州志》提到这段长城时是这样记载的:“旧志:在州城西长城岭一带,雉堞甚古,疑北齐天宝六年所筑。”这是一些专家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据《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起长城,自幽州北夏口(今北京昌平北)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九百余里”。北齐幽州夏口即今北京昌平县居庸关南口, 余水(今温余河上源)南流出关,谓之下口,“夏”当做“下”。从位置分析,这条北齐长城还是利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所筑“起上谷西至于河”的畿上塞围长城之北环,重新加以修补而成。 现在,对于这段长城的修建年代、规模、走向和残留情况,尚无定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察。 太原道关于山西历代长城的描述 山西省宁武管涔山生态旅游区 马仑草原是华北最大的万亩亚高山草甸。它与芦芽山遥遥相对,在芦芽山之北,顶部广阔一夷,最高海拔2721米。自古就有广阔的牧坡,而且水草丰盛,发展畜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春秋战国人们就饲牧牛马,到唐代达到鼎盛,故有“娄烦牧政甲天下”的美誉。今天,依然是青青牧草、牛羊如云,游人至此,总会感觉到如同进入内蒙古大草原一种壮阔之美。 马仑草原顶部有北齐的长城,自东至西从山脊上穿过。历经数千年风沙填塞,遗址高出地面一米左右。北齐长城北端有明显的壕沟痕迹,远远望去,长城犹如这座山的脊梁。北齐长城用当地的紫罗石砌成,极具考古研究和游览价值。 联系地址:山西省宁武县旅游局/联系电话:0350-4721369 4729467/传 真:0350-4728907 山西省宁武管涔山生态旅游区 金锁关:北齐长城重要关隘。位于山西省汾阳市黄芦岭。北齐文宣帝三保三年(522)和七年两次较大规模修筑长城,均西起此点。关隘内外山高谷深,林密路险,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长城遗址尚存石砌关和瓮城券洞 [线索] 叶芷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藏周氏藏拓整理记 周氏藏拓中这一时期河北地区的碑刻拓本,较为著名的有河北灵寿县幽居寺遗址内的赵郡王高颮修寺碑及高颮修寺颂记碑,两碑同刻于天保八年(557年)前者为二月十五日,后者为四月八日。此碑还被分别俗称为小定国寺碑和大定国寺碑。碑系为纪念赵郡王高颮扩修幽居寺而立。撰书人虽无法考证,但其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碑文内容对研究北齐时期的河北历史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金石录》、《京畿金石考》、《金石汇目分编》等书均有著录。唐邕写经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北响堂石窟刻经洞前,依山壁雕刻而成。刻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三年(572年)五月二十八日,为唐邕书丹。碑文楷书20行,行34字。书法虽为楷书,但兼用隶笔,笔法淳古,气魄浑厚,开唐人刻碑之先路,为含隶意较浓的魏碑体碑,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中有较详细考证。兰陵忠武王高肃碑,全称:“齐故假黄太师太尉出兰陵忠武王碑”,位于邯郸地区磁县刘庄村东兰陵王墓前。碑刻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四年(573年),碑文漫漶,无法辩认撰书人姓名,碑阳面文字18行,行30字;阴面文字26行,行52字;正面文后段与年月俱刻于阴面。额篆阳文16字。碑阴额篆书“安德王经墓感兴诗”6行,行10字。此碑为河北省现存北朝著名碑刻,系隶意较浓的魏体碑。此外还有位于同一地区(磁县)的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年)和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高翻、高盛碑,此二碑同高肃碑一起被称为河北磁州的“三高碑”,杨震芳《碑帖叙录》中有著录。魏赠定州刺史邸珍碑,位于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内,碑刻于北齐武平五年(574年)不著撰刻人姓名。碑文隶书30行,行39字。碑额刻楷书“魏故侍中散骑常侍定州刺史司空邸公之碑”,此碑系邸珍后代为其先祖歌功颂德而建,具有较高的书法和史料价值,也是北岳庙中最早的一通石碑。周氏藏拓为整纸拓本,有 残。 [ 返回专题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