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小站-〉长城社区-〉热爱长城-〉长城资料
我们走近长城
作者:万寿山人 2000-07-07发表于绿野仙踪

  长城,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它在北国大地上横亘万里,蜿蜒曲折,几乎串联了所有的关口和要地,几经荒废,又几经重修。风风雨雨中,时间已流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长城多已残破,却更加引人关注。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思考长城的存在呢?

  我们想起往日曾登上的长城:那是其中久负盛名的几段,终日游人如织,是备受全世界青睐的旅游点。那里都已经被修缮得十分完整,看上去气魄非凡,可每次登临总觉得那里并没有长城真正的内在。

  于是,寒假里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出校门,骑车撞进京北的山区。我们要看一看群山之中已然衰弃的长城,看一看长城未经现代技术修整的真面目。

  我们一直来到怀柔县的西南角。这里有一块众山环抱的平地。怀九河从中穿过,静谧幽雅。一个叫“黄花城”的庄子坐落于此。我们找到了黄花城乡政府,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得以对这一带的长城进行一番考察。

  该段长城修于明朝,属蓟镇总兵戚继光的防地。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不象八达岭和古北口那样,是从塞北入京的正道,而是从八达岭外向东绕行,避开居庸关,迂回入京路线之要害。明代统治者对此处的防卫备加关注,因为这是拱卫皇家陵园“十三陵”的门户所在,距十三陵的首陵“长陵”仅50华里,地形上只隔一道山梁。因此,我们认定:这里的长城有一定的重要性和代表性。

  考察是我们在到达该地的第二天进行的。

  一早,我们溯河而上,进入黄花城东沟后,北行两公里,到达长城著名关口“头道关”。这里是峡谷通到村庄所在的那块山间平地的惟一出口。长城由两侧山上顺着山脊急转直下,于峡口正中筑成二敌楼。位于西侧的是关楼,现倒塌严重,上部已毁,不复存,好在下部的拱洞尚且完好。进去一看,估计约有两米多高,两米多宽。据记载,这个拱洞就是当年的交通要道之一。另一座敌楼筑于东侧对面的山脚,保存得不错,下部用花岗石围砌,上部砖砌,是一座“二眼楼”。两座敌楼之间就是山涧。现在已在两楼之间修了一座水坝,拦往常流不息的涧水,形成一个小型水库,为此地风景增色不少。

  从地形上看,两楼东西成犄角之势。在东楼上面五十余米处还有一座较小的“二眼楼”,正当山险路狭之地,使关口愈显坚固。在关楼西侧的一块巨石上刻有两个大字“金汤”,每字均一米见方, 字体浑厚,苍劲有力,生动地表达了这里的地理形势,也成为关口恰如其分的衬托。巨石上,大字旁边还有小字:“万历己卯春 金陵□臣书”的落款。相关资料上说,书写者惜已无从考证。

  当地人称:从此西去的长城上有一“撞道口”,城上石条深刻“镇虏关”字样。因不顺路,未能前往。

  从头道关继续沿沟谷深入,沿途可见北面山上一个个独立的敌台分占着各个制高点。行三公里,至一村庄,在村北有一巨大石砌方台,其两侧均有城墙向山上延伸,至山势陡峭处消失。这里就是古“二道关”。顾名思义,此乃第二道长城防线。

  二道关不如头道关保持完好,关门已被拆除修成公路。那个大方台是古城堡的遗址,旁边还可以看出简易的城墙。由此能够推断出,二道关同样是跨水设立在山涧正中,紧挨关口是小型的营盘,建有城堡以供屯兵。这与资料记载是相符的。由于这里山势更险,内侧又有头道关,因此两翼防卫较弱,只有较短的简易城墙供正面防守,而在山顶上以孤立的敌台了望敌情,传递消息。在关口处,可以望见村南有一小的支沟,支沟尽处是头道关西侧的一道长城。

  以上这些现存的东西,向我们展示了黄花城的二级防务体系:首当其冲的二道关守住大路,贮有一定兵力,与头道关联系紧密。头道关是主将所在,是天险。敌人如攻进二道关,主将既可在关口组织固守,还可以从撞道口出奇兵,夹击敌人于狭长谷地。故此处防线在设计上构思缜密,独具匠心、实为易守难攻。这十分必要!因为一旦失守,敌人在此可兵分两路,一路直抵十三陵,夺取了昌平镇后,面对广阔的平原,再无险阻,对京师颇具威胁;另一路可趁势直扑怀柔,过了县城后也可转入平原作战。在我们翻阅的史料中,没有发现关于此地是否发生过战争的记载。我们估计,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路线偏僻,另一方面也可见当初设守之坚。

  为了做详细的考察,我们又返回黄花城村,转入黄花城西沟,准备登上长城,查看细部。

  出发之前,我们读了一些材料,了解到长城在附近有一“北京结点”,位于黄花城西北的黑坨山,长城在那里分成南北两支。关于结点,当地老乡有一说法:“东看楼子西看边。”黄花城在结点以西,我们便一路对“边”作了注意。

  长城城墙具夹心饼干构造:用特大青砖沿山势砌成两道墙,中间填以碎石、土方,再层层夯实,青砖之外再筑一层花岗石壁。通高四至五米。我们就看到了几处这样的长城横断面。据有关专家评价,这样的城墙不易老化,尤耐流水和草木生长的侵蚀,高大稳固,坚不可摧。黄花城西沟里,大部分长城都50%以上完好,近看草木生长其上,朔风扫过,一派荒凉。

  黄花城西沟中有一条从怀柔通向延庆的小路。在它与长城交叉的地方,城墙被拆断。正好可以从此登上去。这里没有人烟,正值冬季,满目萧然,唯有巨龙一般盘旋在山间的长城,给群山带来了生命。

  在城上行走十分困难。从长城的身躯里生出的灌木如此之密,让我们觉得此刻绝不是观览,而是一种挑战,我们在摸着城砖披荆斩棘时,都强烈地感觉到,这“野味”的长城,注定要赋予我们新的东西。

  长城在山间起伏,有一定坡度。障碍的存在,使下比上费劲许多。当初为了士兵们来往便利而砌成的台阶,还有段段的遗留,给我们提供着落脚之处。垛墙(外墙)和宇墙(内墙)只30~40%完好,有许多城砖被完整地拆去。与人们熟悉的八达岭相比,这里的墙体薄而矮,射孔较少,城垛间的缺口也可用作射口。宇墙和垛墙并无差别,体制相同,射孔也一模一样。墙根处有集水槽,隔一定距离设一排水孔,连着砌于墙中的出水槽。出水槽系用石凿成,突出墙外二尺许,以免泄出的水侵蚀长城的根基。

  长城的精华部分是敌楼。我们沿长城前进、先后进入四座保存较完好的敌楼内部,了解细节。

  从构造上看,四座敌楼可分为两类:

  第一是一、四两楼 (按照我们到达的顺序排列)。它们都属于相当制高点的位置上。两侧均开有拱门与长城相通,以供在城上往来的人员从中穿越。敌楼分为两层。下层与城上马道相平,其四壁除两边设有拱门外,还设有了望孔和射击孔,每面三个。楼内纵横各三条砖拱道,联结各壁开孔,前后左右,运动自如。了望孔后均有一个陷于厚墙之内的小空间,便于隐蔽。下层的顶部一角开有天窗,踩着砖缝上去,就到了上层。上层四面均是两米来高的垛口墙,在便于观察的高度上开有缺口,中下部是错落的射击孔、排水孔。据史料记载,戚继光设计的敌楼上层为一小间铺房,供守备官兵休息及遮凤避雨。现在上层长满乱草,下面是一些瓦砾,也许就是当年铺房的遗迹吧。

  第二类的三、二两楼,位于山腰,在构造上与第一类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们都只有一个拱门,若想到敌楼另一侧的长城上去,必须从城墙内侧开的券门下城,从下面绕过敌楼,才能从另一侧的券门上去。据考证,这种设计是考虑到敌人攻上长城的可能性,这样,敌人受到这种敌楼的遮断,不能在城上直接运动,去威胁兵力集中的敌楼。其次,楼内设施也不同。虽然一样是六条砖拱道,但靠墙却是一圈土炕,用砖垒起,上覆黄泥。这样,楼内只有正对拱门的一条通道了。不过,站在炕上,也能直身走动。土炕是大通铺,其添火口、烟囱均完好无损,有的添火口还设计成地炉,与乡村常有的那种一个样。有几个了望孔用碎砖请泥堵了半截,多在西北迎风向,看来是防风的。再者,这两座敌楼没有天窗,因此就没有上去看看是什么结构。但上层的垛墙是和第一类敌楼一样的。另外,在内侧城根,还发现了灶台,有一个甚至相当完好,不知是否也是明代的遗物。

  如此看来,两种敌楼功能不同。毫无疑问,第二类是屯兵的,士兵们在此生活。第一类当肯定是战备用的,它不但处于制高点,而且具有双层结构,在下层能容士兵多名,而上层既然是“更上一层楼”,就更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至于上下层的互通,我们在书中查到是在天窗处应用软梯。我们发现,尽管生活、战备设施完善,却没有贮藏设施,不知生活资料在何处放置。这很奇怪,因为这里运输不便,此种建筑必不可少。

  到达了第四座敌楼,日已西斜。我们通过上层的垛口四外望去,只见北方一片高山,如铁壁一般耸于面前,西面的长城绵延伸展上更高的山顶,山下涧间一条冰河闪着光彩,傍冰河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渐入深山。我们知道,小路的尽头是一零八公路。长城所在,总使人觉得险无立足之地,看看天色将晚,我们也只有走到这里了。

  结束了这次活动,我们意识到,黄花城长城是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担负有保卫皇陵的特殊使命。修建者煞费苦心,应用了各种防御方式,对万山之中一线天的关口和望若游丝的小道,设置了各种工事、哨所,以及二道防线,其间战垒林立。长城走向,基本沿黄花城西沟,而把沟中的小道封锁在外。长城以北是高山所成的天然屏障,可谓“天险”。这里的长城,缩写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建筑成就。

  我们寻找长城,考察长城,并非是盲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表面上看到的长城,进一步了解长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去理解长城存在的意义。因此,行动前后,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长城的资料。现将我们的一些粗浅认识录于纸上,作为这次活动的报告的下篇。

  长城作为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作为一种独特的宏伟的战略构思,在我国是由来以久的。长期以来,秦始皇修长城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首筑长城却是六国而非秦。自秦而后,坐天下的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几乎从未中止过,长城在历次战争中发挥着作用。只是自宋、元起,先是金人,后来又有蒙古人,夺取帝位,把长城一带作为他们自己的领地,长城在那些年代便无用武之地。我们试图说明的,是明长城重修的问题。对明长城的存在,理当历史地来看。

  明长城修建的背景是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起因可从朱元璋开国时道起。朱派兵将元顺帝赶往北方以后,元人仍不时南犯。为此,朱四次北伐。不久,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二部。到明成祖永乐即位后又进行了五次亲征,将鞑靼、瓦剌击败逐远。永乐帝深恐后患,乃决意定都北京,亲镇边防,开始小规模地修筑长城。

  明代中期,鞑靼为瓦剌所并。这支游牧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所处之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资源严重匮乏,迫切需要与中原进行物质交换。此时,明王朝却无开边之举,致使瓦剌不断南扰,终于造成了“土木之变”,领兵亲征的皇帝英宗被俘,给朝廷以强烈震动:边防不稳,何来天下大治?

  此后,明代的外患于嘉靖年间达到顶点。一方面沿海倭寇大起,一方面中兴蒙古的元朝后裔不断侵扰西北。蒙古方面以据有黄河河套的俺答势力最强。该部生活较接近汉化,需要内地物资极为迫切,屡次向明请贡,均遭无理拒绝,乃入犯不已,终于导致了“庚戌之变”:俺答的人马自古北口突破长城防线,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京郊物产而去。

  这两次兵患,使朝廷不能不严整边关防务了。抗倭名将戚继光,便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自东南沿海北调蓟镇,承担起京师左右的防务。我们所考察的这一段长城,便是当时戚继光主持修建的。

  戚继光早年在沿海作战,平定了倭患,堪称一代名将,民族英雄。然而就他修筑长城,却有人指责他保守,不敢出击。这种看法实在是对历史的误解,事实并非如此。

  戚将军抗倭作战的目标不止是防倭,更主要的是驱倭。在浙闽沿海,他打了不少漂亮的攻坚战、歼灭战,令倭寇闻名丧胆,怎能说是不出击呢?他之所以要选择修筑长城的办法来巩固边防,也另有原因。明隆庆元年,这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一代名将,奉旨北上来到荒凉的边塞,欲一展雄才大略以解边关不稳的燃眉之急。他踌躇满志,一心想组建一支有战斗力的大军,冲出关塞,打几个大仗,在国门之外彻底打垮敌主力部队,使其不能或不敢再南犯骚扰。孰不料人言可畏,朝廷听信谗言,不准他招兵练兵。戚继光精兵强国的计划破产了……万般无奈,他在强烈的民族责任心驱使下,开始督修长城。在将军眼中,修长城绝非上策,可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戚继光在实地指挥修长城,得以充分发挥他的经验,在设计时考虑了种种敌情和困难,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条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采取了最有效的防卫手段。

  他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防线太长而兵力不足,加之敌人主力是骑兵,往来飘忽,不易阻挡,何况自己一方军队的联系也极不方便呢。为此,他指挥加宽加高了城墙,又独具匠心地设计出来史称“骑墙式”的空心敌台(即敌楼),密集构筑。这样一来,对付敌人可以使用相对较少的兵力,长城也使各路军队有了快捷的联络线,于是整个边防开始有组织、有秩序,因而有了战斗力。长城的多种防线如迂回墙、山险墙、战墙等等,以及各种守备方式,都是戚将军按严格的实战要求设计,设计思想十分周到缜密。当然,对付骑兵,长城是守不住的。但如果想在塞北寻歼敌人主力,一来兵力无优势也不易寻找到,二来塞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也是靠不住的。所以,长城主要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挫其锐气,而我方则可借机使大部队在关内集结,待机而动。这样,战斗的主动权便在自己一方手中了。

  戚继光在任期间,只打了不多也不大的几个仗。还有一次盛大的军事演习。这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明朝改变策略,封了俺答为汗,并沿边开市,而俺答已然年老,逐渐厌战。所以人们容易认为,费这样大的工夫修了长城却没有用上,未免有些可惜。然而不能就此否定长城,认为它无用、退缩、保守。现在,我们立在敌台之上,追思古今时,望着眼前的长城,仿佛见到将士们坚决抵御外患,在此为国战斗的情景,戚将军冒风沙、抗冰雪,万里赴戎机的情景。这一座座敌楼,不尽的边墙。无不体现着戚继光非凡的军事天才,卓越的指挥才能,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强烈的爱国之心。那么,长城,首先是这一位名将的丰碑!

  古老的长城,如今当然失去了它的作用。早在清人入关之时,出现了所谓“内外一家”的新局面,长城失宠,成了前朝的遗迹。有人认为长城从此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的确,康熙皇帝曾说过:“修筑长城,实属无益。”但此说并没有把长城打入冷宫的意思,只是康熙自己认为,明代为修长城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惜他却没有机会用它来向外界展示他的文治武功了。现在,我们格外珍惜它的一砖一石,岂止是因为它古,因为它大。矗立在群山之上的长城是在给我们显示着它颇具磨难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是一位沧桑的见证人。我们可以从现存的长城,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版图、对外关系、科技发展等各个方面的请况,可以得到丰富、准确、生动、具体的东西,所以,长城蕴涵着先人留给我们的无尽宝藏,它是我们民族一座巨大无比的博物馆。

  现存的长城,还极大限度地向我们展示了明代的建筑成就。明代只有两个工程最为庞大,一为故宫紫禁城,另一个就是长城。戚继光总兵蓟镇,驻守十年,共建起空心敌台一千多座,而且形状、结构、功能均因地制宜,成为长城的精华。我们这次行动,只是看了不多的几座,就已经小有一种成就感,而资料记载着明长城的敌台极为丰富多彩,不少精绝之作美不胜收。在这里,我们没有见到砖雕这一有代表性的长城艺术,但当我们到达山巅的敌楼,凭垛口了望,那一派北国风光雄浑壮阔,与长城浑然一体,我们顿感有如君临一切了。这就不止是美,而且是妙,妙不可言了。

  还曾有人说,长城象征着我们民族的保守,说它本身也阻绝了我们古国的对外交流。这一观点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说长城是防御工事,一点不错,但它的作用决不是保守的。长城自古保卫着中原地带的生产和文化。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北方聚居的民族部落受自然地域限制,只能过游牧生活,这使他们渴望与中原通商,但又无法接受种种通商条件的限制,最后竟然以劫掠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看,仅此一点,便可分出双方文化发展的高下,交流又谈何说起呢?我们用长城长期作为北方的屏障,使民族文化得有一片温床热土。在这一方面,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沿长城的走向西去的!长城保护着来往的商队使其不致遭受象张骞那样被虏的危险,让这条著名的古代文化交流之路畅通无阻。由此看来,长城却正好是我们民族对外交往历史的伟大证明!

  在我国古代,发生于长城以北的战事,大多是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的反侵略和自卫反击性质的战争,而侵略性的则少有。这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对外友善,表示和平共处的原因。长城,也是由于这种原因才产生的国防方式。明长城的修建,是因大的战事而起的。但修成后,却没能迎来大规模的战斗的洗礼,犹以在明末大混乱的社会局面中,长城竟也毫无用武之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可长城建起之后,对游牧民族有了心理上的一个震慑。长城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它的巍然暗示着坚不可破,它的宏大又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众志成城”。因此,我们从自己手扪城砖的惊叹之中也能悟到:这砖石的建筑其实也是强大的精神武器!它表现强大,它表现无与伦比的大度,它表现尽了一个大国的应有本色,不是吗?我们民族并不保守,否则我们就不会有长城!

  也有人向我们对长城的赞颂提出置疑,认为不如说长城是民族文化的“悲剧纪念碑”。然而,长城是无辜的啊,怎能把近代中国的衰落归咎于长城呢?何况,我们民族的文化,主导着我们民族的方向,那是进取,再进取!

  壮美啊,长城的命运!

  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我们中国人的凝聚力,我们国家的巨大能量,以及我们寄予厚望并为之奋斗的未来,长城不都蕴涵着吗?

  先人的智慧能筑出长城,长城体现着先人的智慧。但先人的智慧又怎么能想到,他们不自觉地劳作给了我们后人一份不朽的遗物那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民族的象征——长城!




∩编辑:小站编辑部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