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小站-〉长城论坛-〉热爱长城-〉长城资料
与快旅夏夜清风走长城(之二)陈家堡下堡至花家窑之行
作者:狄仁杰 2001-07-31发表于长城小站

  13:02,餐毕开拔
  老夏背上了我的包。

  13:05,从碎石坡开始登山
  从口子楼下来的那条夹皮沟在接近山脚公路的地方,也有高约20来米的碎石坡,增加了下山的难度。从这里看那条沟,近乎是直上直下,难以相信自己是怎么从那里下来的。相对来讲,石峡这一段还是略微好走些。过了碎石坡,还要穿过一段低矮的灌木,于13:15到达石峡段长城的第一座敌楼,我名之为石字1号楼。
  回头看去,从陈家堡过来的两道长城分别止于南北高度不等的两处断崖,石峡段长城的起点原本似乎应在南侧断崖下。长城的作用,在于阻挡,现在公路的位置原本应该有座关楼或者水门。现在能够看到的石峡段长城的起点,在公路东侧高约1、20米的山坡上,与前面陈家堡下堡段长城的起点处一样,都是毛石砌筑。这段路我是第4次走,前3次都将石字1号楼误认为长城墙体,直到和风霜与仪99的那次穿越时,我在口子楼居高临下,才发现这里是座敌楼。当时没有细看,这次之所以决定和老夏从陈家堡走过来,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想再到口子楼上好好看一下石字1号楼的位置。此楼坍毁十分严重,如果不是从高处看来,的确很容易把它和两边的长城墙体混同一气。
  石峡段长城从起点处开始,有一段长长的上坡,损毁十分严重,砖石散落,许多地方需要下城行走。那次和老独走这段路时,阴天凉爽。虽然对拍片有些不利,但走起来感觉很舒服。老独穿一件蓝色的T恤,戴一顶黑色棒球帽,红色的帽檐,这种色彩在野长城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很好看。这次天气闷热,我们走得一身大汗,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与1号楼距离20多分钟的地方有一段搓板路,北侧有十几个垛口。这是石峡段长城首次出现垛口。从长城上五湖四海众多游人的刻字中可以看出,这里并不乏人光顾,刻字的人有的来自河南卢氏、项城。

  13:47,石字2号楼
  此楼在南侧紧靠长城,已经成为一座碎石堆,残高约在4米左右。前几次来,我都把这里误认为是石字1号楼。老夏觉得,这可能是座烽火台。山势在这里稍微缓和,向东有一段下行,再有几十米的平路到石字3号楼。这时刮起一阵风,我和老夏继续交流对儒学的看法。

  13:57,石字3号楼
  此楼南墙已毁无存,北墙基本完整,4箭窗,墙厚逾2米,东西墙各存1门1窗,东墙之窗已被砖石封闭,西窗堵了一半。和老夏坐在窗洞里聊天,上次在这里,我和老独彼此互相拍照。14:39离开3号楼,老夏回头拍城楼上的裂缝。造成这裂缝的原因,即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雷击。据严欣强老师说,曾有长城学会两个人在长城敌楼中避雨,结果遭雷击不能动弹,被救援人员抬了回来。
  上行。这段长城修得比较讲究,方砖漫地,接近长城最高点的地方有一段搓板路,有完整的垛口和射孔,看来等级不低。

  14:40,到达长城最高点
  回头让老夏拍这20多个垛口,上次老独在这里也拍了照。此处已可看见前面山谷中那座孤楼。架在山上的高压电线凌空越过长城,附近山坡上立有高压线架。最高点的长城东侧,有一下城的拱门遗迹。东南山脊上有一道老边墙向东北延伸,从山上的发射塔脚下穿过。由此再向前基本是平路,略有下行,约百多米到石字4号楼。

  15:02,石字4号楼
  南北各1门1窗,东墙3箭窗,西墙5箭窗。墙厚逾2米。东墙上与西墙南北两个箭窗相对应的地方未开窗,形成两个紧靠着门的小室。上次来这里,老独把此等楼称为“洞房楼”,回去要向快旅推荐。此楼原本应为两层(这一线的敌楼完整的结构大概都是两层),2层地面已坍毁无存,有楼橹的部分南墙残存,残高约2米。还有西墙两个箭窗残存。此楼内部宽敞,稍做清理即可当营地使用。看上去搭两顶三人帐有富裕,三顶又可能太拥挤,但是几个窗洞里都可以住人,大概能将就搭起单人帐。
  我的肚子又饿了(咕咕叫),坐下来吃喝。老夏犯困,坐到北门旁边的小室里睡觉。我吃喝罢便在楼内外四处转悠,见此楼南门外还有一处下城的拱门,2楼外墙,有完整的出水槽。寻找长城的防御面,有两种简单的土办法。一是看垛口的方向,哪边墙有垛口,哪边就是防御面。但有时候长城两面都有垛口,这就容易让人犯糊涂到底要防哪一边。于是还有第二个办法,就是看出水槽的方向,哪边有出水槽,那边就是自己的地盘,长城的另一面就是关外。出水槽的设置,反映了一种小农经济的思想,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天下在长城上的雨水,要让它流到自家的地里面。同时应当也有军事上的原因,如果出水槽设置在长城关外一侧,那么可能会让进攻的敌人利用来挂绳索攀登城墙。至少出于这两种考虑,出水槽就一定要设在长城关内一侧。
  由4号楼到5号楼之间的长城呈一V字型,下行的这一段有不少矮灌木,西墙有几十个完整的垛口和射孔。上行的那段则基本没有草木,也没有垛口残存。长城宽约4米,看得出原本也应是规格不低,有条石墙基、外包砖、垛口、射孔和青砖漫道。
  原本与老夏约好15:30出发,但我去叫他时,见他睡得正香,胡噜很响,叫了几声没有醒。知道他昨晚休息得不好,不忍心再叫他,我就又到别处转悠。后来听得老夏咳嗽声,他已经自己醒了。离开洞房楼的时候,基本已是下午16:00。

  16:05,石字5号楼
  仅存东墙4窗,南墙1门,余均毁无存,残存的东墙也已经倾斜,墙厚逾2米,有出水槽。站在窗前,感觉风力不小。此楼后的长城走势为下行,方向大致向西北。

  16:15,石字6号楼
  存东墙3窗1门,门居最北。南墙1门1窗,门居东,其余均毁无存。墙上有“河南省沈丘县”人写的字。上次我问老独河南有无沈丘县,答曰有,老独说是给我上地理课。
  山谷中那座孤楼,立在一座孤立的小山包上。大约从南面高处俯瞰,平面呈菱形。5号楼在它西面约百来米的山脊上,从这里看,那孤楼又是长方形。其东西应是各1门1窗,南北各4箭窗。2层地面坍毁无存,仅剩楼橹一面东墙。上次老独说,这座孤楼也很适合做洞房。这回老夏猜测,此楼在古代可能是座火药库,其所处的地点在关内,与长城有一段距离,万一发生爆炸,也不会伤及长城。这种猜测很有道理。
  6号楼外向北的长城,有几十米下行。

  16:22,石字7号楼
  一地羊粪。东西各4箭窗,南北各1门1窗。中厅仅在南北两侧开门与回廊相接。西墙外层包砖已毁,其余各处箭窗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楼顶未坍,墙最厚处逾3米。我没留神,脑袋磕在门拱上,很疼,还好没磕破。
  此楼北门距地面1米余,可以从东侧箭窗出去,绕小路下行。这段下行的路坡陡城残,只能走长城下的密集的灌木丛。上次我和老独从此楼东侧的山坡下行,钻树林,路陡刺划。老独说喜欢走这种路,左右都有抓的,有的动作就可以很柔软地做出来。中途发现镜头盖失踪,遍寻身上不见,我在原地等候,老独原路上坡去找,说上山很刺激,找到镜头盖后兴奋地狂呼大喊。这次我和老夏是贴着长城东墙根下的小路下行,扶着城砖,抓着灌木,象螃蟹一样横着走,我就把这种姿势称为“蟹行”。
  长城虽残破,但长城的砖石仍能给我一个个牢固的支点。

  16:37,下到谷底小路
  告诉老夏,这次在长城上的行走到此结束。长城在东山上向东北而去,两山之间的沟谷约宽10余米,中间原本应有水门。上次我和老独在这里东向上山,再翻越一座山头从八达岭东沟残长城景区大门出来,遭到门卫干涉。因那里已被开辟为旅游区,门票价钱高达50元,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从山里出来没有买票的人比较不喜欢。我出示了长城学会的证件,他们虽没有再坚持让我们买票,但要我留下姓名电话,看得出还是很不甘心。自此之后,我也就再也不愿意从那个大门出去了。
  与老夏沿小路西向出山谷,几次走这条线,还是第一次从这个山谷出去。上次和风霜等3人穿越之后路过这个谷口时,见山脚下立有封山育林的牌子,还有一排红顶房屋,有点担心这里的道路会被封闭。但我在山上时又峡谷中见有明显的路向山外延伸,因此估计应该不会出不去。中途见山中有夯土残墙,山头上有残存的夯土墩台,告诉老夏我们在山西见到很多这样的长城。老夏说我与快旅的无味长得颇象,上次无味来京,没有与他见过面,不然也许会以为在照镜子。中途遇见4个民工,巧得是他们是郑州的老乡,在西拨子那边修建高速公路,下班了进山来爬长城。问我为啥不修长城,我告诉他们里面的长城很残破,需要小心,他们说已经来过多次了。

  17:08,走出山谷上了公路
  从石峡到此,沿公路走并不很远。山坡上有几个老汉在聊天,从他们口中得知,这里叫花家窑,可他们似乎不识字,说不清到底是不是“花家窑”这3个字。那排红房子是用来看树的。
  沿公路不久就走回来时经过的岔路口,拦了辆红色面的,15元于17:58到八达岭。919末班车18:30在延庆发车,至多1刻钟到西拨子。我在摊上买了个长城铜摆件。18:12乘上919。人多一时没有座位,我站着,老夏坐在门口地板上,相隔较远,又没能向他介绍居庸四十里关沟。

  19:40,德胜门
  下车后与老夏到上次和风霜等回京时腐败过的饺子城用餐,之后老夏打车,我坐地铁,各自回家。

  陈家堡下堡至花家窑之行结束



∩编辑:小站编辑部关闭窗口